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大量修建既满足了城市发展用地需求,也为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层建筑其基础底板多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且高层建筑多设置有地下室,故其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十分必要,本文就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基本特征、施工要求、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主要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超厚底板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其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基本特征简析
较之于普通股钢筋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即结构厚实、工程操作复杂、混凝土含量较大等[1]。大体积混凝土其实体积并非很大,而是其所承受压力主要来源于均匀收缩与均匀温差,高层建筑中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包括一个筏式底板与基础箱形状,其特征如下:(1)均为半地下或全地下建筑物,防水性能良好,钢筋混凝土需对其裂缝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无承载力缺失问题;(2)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为其常见结构操作形式,温差及收缩变化约束功能相对复杂,裂缝出现概率较大;(3)超静定地下建筑结构一般情况下均可符合承载力建设相关要求,其安全性功能比较显著,对温度收缩作用加以控制是裂缝控制的主要因素;(4)混凝土标号较高,建筑使用中水泥使用量较大,故水灰比较大,大程度变形较为常见,裂缝收缩出现率比较高;(5)多为钢筋结构,配筋率通常为0.2%至0.5%,因而,对裂缝进行控制时需将钢筋作用纳入同步考虑范围;(6)水化热可于短时间内快速升温,故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收缩与降温;(7)较之于坝,地基对混凝土底板所具有的约束功能较弱,故地基为一种非刚性;(8)养护工作需极为重视,湿度及温度须保持在合理区间范围,在混凝土保温操作过程中可适当获取保温功能。
2高层建筑其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通常情况下其基础形式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或者承台相连接,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极为重要。在高层建筑实际施工进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处理方法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故需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或问题予以充分考虑。行业相关标准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外表面与环境间的温度差均不可高于25℃。浇筑振实成型为施工环节的主要环节,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成型时,因缺乏振实而产生的外表面的麻面、气孔、裂隙及蜂窝等质量问题易引起人们重视,而因振捣不良而造成的内部蜂窝及孔洞等内在质量问题则极易被忽视。混凝土由于内在质量存在缺陷也可对其结构物造成破坏[2]。因此,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振捣予以足够重视,与此同时,质检员应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混凝土得以良好振捣。
3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相关施工技术分析
3.1控制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其降温过程中受降温及水分蒸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裂缝,且受外部约束功能不能自由变形从而产生温度应力。故,在对水泥因水热化所出现的温度升高进行处理时,可将温差问题的出现加以降低,这对降低温度应力、避免出现温度裂缝作用极为突出。若将上述情况移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则需对施工整体过程进行密切准备,水泥品种应以中低热为宜,可适当加入少量外加剂与粉煤灰外掺料,在骨料的选择过程中须确保粗骨料符合最大粒径程度,细骨料则多选择粗砂与中砂。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其总温度变化和内外温差产生变化,对其出机温度与浇筑温度进行控制极为必要。
3.2降低混凝土温度降低速率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为减少升温中的温度差,防止表面出现裂缝,适当养护技术相关操作极为重要。要想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可促使水泥实现顺利水化功能,从而促使混凝土极限拉缩得以切实提高。此外,降低水化热的降温速率,降低结构计算温差有助于避免应温度应力的过大而造成温度裂缝,因而混凝土保湿及保湿养护操作十分必要。
3.3采取养护技术相关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相关强度等级规定、施工季节及施工环境等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3]。高层建筑多采用在表层覆盖保温保湿物来进行养护,在混凝土初步凝结后将保湿保温材料覆盖在其表面,不可使任何混凝土外露,覆盖层厚度应根据温度计算值予以确定。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施工单位需及时开展温度测量,及时对各温度点变化情况加以监测,当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内外温差超过25℃时需立即进行保温强化操作;参粉煤灰混凝土气覆盖层拆除后需通过浇水来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大于14d。
4施工过程相关技术措施分析
4.1浇筑
根据工程实际施工进程对施工段进行合理区分极为重要,有助于对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因地制宜加以控制。施工操作开始时混凝土泵送能力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为施工分段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此两者须互相适应方可避免后期出现冷缝问题。此外,混凝土浇筑最终阶段合理减泵为施工分段的另一重要参考因素,将此因素纳入施工分段参考范围方可有效避免因混凝土上升速率过快而导致胀膜问题的出现。浇筑方式则选择薄层振捣、斜面分层、循序渐进为宜。
4.2振捣
泵在送混凝土时会自然出现一个斜坡度,根据此坡度在浇筑带前中后均设置振捣棒,并于每台振捣棒上分辨处设置一个混凝土卸料点,混凝土斜面中部部位、钢筋底层及坡脚,设立上述内容其目的在于混凝土卸料点处的振捣棒可确保混凝土更顺利地从面层钢筋通过,而后再将其汇入至底层位置,处于中间位置的振捣棒则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底层振捣棒则可确保混凝土能够更顺利地流至下层钢筋部位。
4.3温测分析
测温技术为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控制混凝土温度有助于避免超厚底板出现裂缝[4]。在对混凝土进行温测时须对其各涂层温度进行测量,根据其温度特性加以分析。在混凝土温测时多采用电阻性温度计,因而在测量过程中应对测温点及测温线进行分布操作,先选定位置,实施记号编订与定位,而后进行温度测量。另外,测温线与钢筋应保持合理接触,方可保证测量过程更为精确,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温度应力。
4.4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1)由于泵送混凝土其塌落度相对较大,在其完成浇筑沉降过程中其表面钢筋的下部会产生水分,或者表层钢筋的上部会出现细小裂缝,为避免出现上述裂缝可于混凝土适当收水之后实施二次振捣,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面压实相关措施;(2)针对进场混凝土应进行严格验收,一旦发现配合比或离析存在显著问题时须禁止使用,要求此材料退场;(3)确保混凝土得以连续浇筑,其间歇时间应低于3至5小时,若因情况特殊而未能进行连续施工时则须按照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及时进行处理;(4)在混凝土拌合物完成浇筑直至开始凝结这段时间,因骨料下沉使得水分上升,从而在已经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产生水分,出现泌水进而产生浮浆,导致硬化后混凝土表面的强度降低,因而在采用分层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须将泌水和浮浆及时予以清除。
5总结
高层建筑在其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选用适用的混凝土材料,对各材料间组成比进行合理配置,对各个项目加以准确计算,对混凝土整个施工建设进程各步骤实施重点看护,方可确保高层建筑其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前.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Z4).
[2]陈春丽.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7).
[4]崔红宇,项雪璞.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35)
作者:荣国强 单位: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