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类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类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建筑类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析

面对21世纪土木工程兴起而人才竞争加剧的趋势,反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现其人才培养还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上更多地注重学生本专业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忽略对多学科知识的结合与融合。目前国内建筑类高校依然采用单专业培养学生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学生“只知其一”的弊端,从而使学生在社会人才需求的洪流中不具有特色优势。为了促进专业之间的融通,最大限度缩小院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长春建筑学院提出通过三年试点实施建筑类学生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目前,经过连续四届学生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成熟的联合毕业设计路线,总结出了成熟的设计、考核和管理流程。

前言

5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立为“吉林省应用型整体转型发展试点校”后,积极探索多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专业联合毕业的可行性和优势,走出一条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该项目自7年启动,在省内是最早开始实施的,在国内是参与专业和学生数最多的,在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上是非常有效的。

1实施方案

改革项目遵循“多个专业、一起联合、真题真做、职场实态”四个原则,采取模拟设计院的管理模式、植入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引入真实岗位群机制,依托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城建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等6个学院,组织成立了6个各自涵盖我校建筑类专业、独立管理、独立运行的设计院,设计院院长由学院院长担任。设计院总工聘请省内甲级设计院的总工担任,负责整个设计项目的技术指导。学校相关部门组成建设单位(甲方),进行设计委托、合同签订、成果收取等工作。改革项目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二级管理”的制度体系,学校成立了试点项目领导委员会、项目推进组、辅导教师团队及学生设计所,形成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从顶层引领逐步完成项目计划。改革项目按照“三级跳”方式推进改革目标,学校将校内包含建筑行业链条上的专业整合在一起,经过启动阶段、深入阶段、成熟阶段的规划安排,实现了学校建筑类专业的全覆盖,即除了传统的建筑、结构、水暖电专业之外还包含的房地产、工程管理、道路桥梁、工程造价、室内设计等近20个专业,学生参与数千余人,占建筑类毕业生总数一半以上。

2实施过程

联合毕业设计整个建设过程包括开题、前期、设计、答辩等部分。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具体实施过程,是构建教师主导性和学生自主性体制机制保障体系的过程,是“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过程。

2.1开题

按照设计院的工作流程,校领导以及各专业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项会议进行“实战”题目的选定,并研讨制定出总体任务书和项目进度计划表,然后各专业根据设计的项目,完善各自设计任务书,突出专业协作的各环节;制定统一的设计进度表,尤其是根据各专业设计内容、专业间的配合进行时间分配,充分锻炼学生的专业协作意识和能力。

2.2报建

报建环节是联合毕业设计项目实施过程的一个创新。学校相关部门组成建设单位(甲方),由集团华岳房地产公司模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改、规划、土地、建设),由每个设计所的相关专业学生共同前来报建审批,主要完成项目立项审批,规划条件审批,土地利用审批等。报建从硬件设施到人员配备完全模拟真实报建流程,在学校政务大厅设置了长春市规划局和双阳区发改局两个业务窗口(模拟),并聘请两位专家模拟政府窗口工作人员,通过这样的实际演练使参与该项目的所有专业学生了解前期的报建过程,熟悉项目的各个过程。

2.3设计

设计阶段是整个联合毕业设计的核心环节,大致可分为过条件、会审、交圈,出图装裱、提交成果等几个主要的过程,设计必须严格依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项目执行进度进行。该项目的关键点在于“多专业”和“联合”两个关键词,所以要打造专业的联合毕业设计空间(设计院)使各专业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使学生不必走向社会,就能够在真实的岗位群里,以职业人的身份,一专多能,跨专业学习,跨专业配合。既懂得经济与成本,又懂得建设单位的需求,还懂得建设单位的项目建设流程。

2.4答辩

各学院设立联合毕业设计答辩领导小组和答辩分委会,不仅要纵向考核每个设计所各专业之间的联合程度,还要横向比较各设计院之间的设计质量,答辩评委也要有本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并且其中%为具有设计院经验的老师。这种答辩形式能够全面考核专业之间是否做到联合与融通,也可让各设计院之间有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为以后在职场中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2.5成绩评定

最后的成绩考核分为三部分考核,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平时表现给出;质量评阅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设计成果进行给出;答辩成绩由聘请的设计院总工和指导教师组成的答辩小组根据现场应答情况给出,答辩时不仅要考核本专业知识还要考核相关专业的知识,考核“联合”的深度。学校设立联合设计答辩委员会,负责监督抽查毕业论文质量及优秀毕业论文审核认定。

3过程管理

(1)二级管理:一级管理由校级领导委员会以及教务处主管,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教师指导和学生设计工作;二级管理是由各学院及其所在设计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教师有指导排班表,按照排班要求进行签到,学生要求每天要在联合毕业设计空间进行毕业设计并按照要求进行签到。(2)例会制度:同时为了按照设计进度表的安排推进项目还执行了每周例会制度,在推进组的鞭策下,各专业辅导教师和学生融合在一起,每天在设计所内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各专业之间也互相提出建议和方案,极大的促进了专业之间的融通。

4阶段效果

对于学生,联合毕业设计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养成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对于学校,有利于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的理念和思维;对于教师,促进不同专业知识交叉,融合不同的思想和理念,提升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对于社会,学生专业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为社会服务意识加强。

5现实意义

5.1激活了体制机制这一关节点

以此为契机成立了领导委员会、辅导教师团队、设计院、学生设计所等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理顺运行机制。制定了联合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和设计指导要求,强化各级领导组织机构的职责并规范化进行管理。5.2找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切入点该项目的实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打破专业壁垒,使学生建立了建筑整体概念,促进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强化了专业配合,提高了就业竞争力,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贴合实际情况、贴合生活情况、贴合学生情况就基础,做到大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环节,突破了传统常态化的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基点,引导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对社会认知以及就业环境认知有一定的主动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家国情怀,落实对大学生三观价值的引导,以此夯实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5.3强化了指导教师团队这一关键点

学生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对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教学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行业技术和规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不仅要发挥个人的主动作用,还要发挥教师指导团队的整合作用等。

5.4提升了教育理念这一根本点

学生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这一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提出,更新全校上下思想观念,提升教育理念,专业之间交叉融合、协同育人的具体体现,有效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6引领作用

6.1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明显:“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改项目得到了与会高校领导的高度认可,并探讨了地区间、校际间的联合教改模式等。所以该项目已在省内乃至国内同类高校中产生了可复制的办学影响力。

6.2社会评价

企业对我校这项教育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通过联合毕业设计,使得毕业与就业之间零距离、无缝衔接。”教育部专家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反馈意见中表示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明显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成为该校人才培养的一个亮点。各类媒体例如新华社、腾讯新闻、吉林日报等多家媒体以“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为题大版面报道我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纪实,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品牌名片。

7总结建议

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变革下,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有了明显的改变,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育的过程中,渗透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针。在教育的过程中,依托联合毕业设计的同时,也要与其专业进行紧密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此外,在我国“双创”战略的视域下,需要对教学改革以及实践在迎合时展的基础上进行再优化,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打造了高质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联合毕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最后一次大阅兵,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全面贯通,把各专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续保障。经过探索,试点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发现了存在不足,所以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要继续加强过程管理,保障专业之间融合,同时在大一至大三学年设置跨专业选修课,弥补知识空白等,继续完善管理和考核制度,做到流程标准化,人员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本文系7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建筑类院校学生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

作者:邹建奇 李静瑶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