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民居形态的表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民居形态的表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民居形态的表现

1项目设计

1.1平面与空间设计

小招待所建筑用地近似为矩形,东西约84m,南北约71m,西南角紧挨场地制高点。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基地南北向狭长且平缓的地势条件,在总平面布局上,参照朝向与景观特点,将建筑南北向布置,利用绿地、广场、庭院与后院观景台,构成对称式的建筑布局,与迎宾楼坐北朝南的布局方式遥相呼应。建筑平面(图2)功能用房包括大套间、客房(标准间)、活动室、会客厅、会议室、餐厅与库房等,总建筑面积1826m2。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特点,建筑平面采用了传统民居单层四合院的布局形式。四合院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四”即指东西南北四面,“合”指组合一体、天人合一[4]。其规划布局通常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内敛聚气,私密封闭。根据功能分区以及流线要求,将建筑平面划分为公共与私密两大空间区域。将会议室、会客厅与餐厅围绕门厅布局,置于建筑前区,组合成可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同时,良好的平面组合布局形成了围合感较强的门厅空间。这种“合”的空间不仅吻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藏风”、“聚气”之说[5],同时又突出表现了传统民居内敛含蓄的建筑性格。而建筑的私密空间设计则是利用客房与辅助用房围绕庭院组合而成,其中,套房的空间设计是整个方案的重点。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套房的功能空间划分为动、静两区:首先,将客厅、用餐区、公共卫生间等空间沿东西方向布置,形成起居和接待的动区;其次,将卧室、书房、主卫生间及衣帽间等空间沿南北向布置,形成私密的静区。两区通过连廊相连,形成“L”形的套房平面。并且,将两个大套房对称相向布置,不仅确保了内庭院空间的景观开阔性,更使每一房间都有景可观,有花可赏,尤其是主人躺在床上打开整幅的落地窗帘就能欣赏内庭的四季景色(图3)。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两个大套房,在设计中采用北面衣帽间小过厅将两套房联系起来,有分有合。这一巧妙设计不仅使套房之间分合自如,而且方便主人便捷到达北面的后院景观平台。建筑围合的庭院空间(图4)作为内敛的外部空间,尺度宜人,环境优美,能较好地调节建筑内部的小气候。庭院东西两侧的外廊实现了使用空间的连续性,营造出舒适的内部空间氛围,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和观赏空间。建筑平面布局简单而又富有变化,通过由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再到庭院空间的层次过渡,强化了建筑内部秩序与功能分区的关系。这种连续空间的变化正是继承了四合院式民居空间的精髓,内向而方正,极具亲和感和凝聚力。在私密性得到最大保证的同时,兼备实用性和本土性。宜人的建筑尺度和富有人性的空间氛围,无不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民居的魅力所在。

1.2建筑造型设计

在建筑造型设计中,设计人员确定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设计原则[6]。这不仅要满足现代建筑功能及施工技术要求,也要体现传统民居和地域特点的文化表达方式。通过对巴渝建筑特点的研究,设计人员汲取并提炼出当地民居建筑的某些特色,将其运用到建筑造型当中[7],用诗意的创作手法展现出传统民居特色和地域文化。粉墙黛瓦、双坡屋顶与穿斗式结构是巴渝地区传统民居立面常用的建筑元素,其中穿斗式结构更是巴蜀民居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在建筑的山墙面上,柱和梁编织成方格状结构体,其缝隙则填以砖石或黏土,并刷以白石灰饰面。同时,川渝民居的木饰部分多用桐油涂刷,防腐耐久,形成了深棕色框架与白色墙面结合的独特立面造型。所以,小招待所外立面设计采用了巴渝民居常用的两坡高低错落的屋顶造型,出挑较深的屋檐既可以遮挡光线直射,又可防止雨水直冲墙面。在以白色为主体的建筑墙体上,利用深色仿实木装饰条进行修饰,突出了建筑立面的沉稳与大气。同时,在屋顶上采用类似小青瓦的灰瓦加以搭配,使整个建筑更显朴素淡雅,民居气息格外浓郁。就建筑高度的把握而言,合理的尺度感是建筑能够融入环境的关键。由于基地地势较高,人们观察视线通常处于上仰状态,如果建筑高度过低,则使建筑尺度感失真,犹如玩具;而过高则会使建筑显得突兀,破坏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所以,经过视线分析与周围环境测量,结合自身空间比例计算,最终将主体建筑屋脊高度定为7.4m,檐口高度4.2m,使建筑与周边山体和树木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对话关系。同时,建筑立面采用大面积玻璃景观窗,增加了室内的通透感和开放性,将周围景色引至室内,力图实现建筑与景观的统一。

1.3强化细部处理

细部处理优劣决定着一栋建筑的设计成败。在中国历史建筑中,雕梁画栋和木刻砖雕,使人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厚重。从某种意义上说,细部处理具有画龙点睛或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从传统民居的细部做法中可以寻觅出大量的文化信息,诸如一处精彩的节点处理,一个美轮美奂的柱头细部,都足以让人击节赞叹(图7—8)。在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注重建筑细部的处理:从室外到室内,提炼和运用优美的细部元素,使其更有力地表现传统民居建筑风貌[8]。例如,在设计门窗时,除了有意加粗洞口四周的边框,更参照比例精心设计了窗扇的装饰花格;在设计庭院外廊时,还将古典“美人靠”(图9)考虑到其中,供人们休息使用,其制作工艺参照了传统构造手法;在入口照壁、柱头檐口、石级台阶及景窗洞口等处均选用了传统的砖雕、木雕与绘画等艺术作品进行加工修饰,外走廊顶上还悬挂了中式味十足的宫灯。整个室内装修均以传统中式风格为主,家具也选用中式木质制品。通过这些精致的细部刻画和合理的元素搭配,将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民居文化的意境在现代建筑中得到表达和传承。

2结语

某部营区小招待所于2011年8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富有传统民居韵味的建筑造型使其成为营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和谐地共存于现代营区多元文化环境当中。对传统民居文化应该认真继承和不断发扬。然而,继承不是守旧,更不是一味地随意搬弄,而是认清传统的真谛。在发展中继承传统的精华“,不以形作标尺,探求居之本原”[9]。应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及社会人文氛围等更深层次探讨民居建筑的本质内涵,用自然的建筑语言诠释和引导人们体验和感受传统民居文化。

作者:胡望社许睿李圆王添天单位: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