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全生命周期成本背景下建筑节能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全生命周期成本背景下建筑节能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全生命周期成本背景下建筑节能论文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背景下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能耗不只对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运行过程中的照明、采暖、空调的能耗进行计算,而必须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期,把设计阶段和拆除报废阶段的能耗折算出来。

1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节能措施

(1)建筑规划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对于建筑节能有很重要的意义。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应从建筑物选址、建筑布局、建筑物朝向、间距及日照、季风主向、环境散热、墙体绿化、建筑物窗墙比、体形系数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精心设计。①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和减轻热岛效应。当项目用地面积达到或超过10万平方米时,宜在典型气象条件下进行项目用地,风环境的模拟预测,优化建筑规划布局。②建筑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于南北向,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和门窗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避免主要房间受东、西向的日晒。

(2)环境设计

通过对环境指标的调整,比如绿化率,硬化路面分布及路面遮阳技术等等,减小热岛效应,降低既有建筑环境问题带来的能耗。通过建筑绿化达到有效降低气温、调节环境温度、遮阳防晒、净化空气的目的。建筑绿化可分为环境绿化和围护结构绿化。环境绿化对城市建筑物环境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抑制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围护结构绿化可以起遮挡太阳辐射和吸收热量的作用。实测表明,墙面有爬墙植物后,墙的外表面昼夜平均温度可降低约4℃,而墙的内表面温度相应可减少约0.9℃。

2建筑单体设计阶段

(1)围护结构设计

对建筑的围护结构如屋面、墙体、窗户、热桥部位等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使节能建筑的结构热工性能的评价指标(如体形系数、窗墙比、外墙传热系数、幕墙遮阳系数、遮阳方式等)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使被评建筑的整体热工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2)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选择

①外墙。可采用外墙外保温,也可采用外墙内保温。②对于门窗节能技术,为了解决大面积玻璃造成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人们将普通玻璃加工成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LOW-E中空玻璃、高强度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等)。③屋面常用的保温技术措施是在屋面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作为保温,如闭孔式泡沫混凝土作为保温隔热层。除保温外,还可通过屋顶隔热降温的方法节能,包括架空通风、屋顶蓄水或定时喷水、屋顶绿化等。研究表明,采用“冷屋顶”节能可使空调负荷减少约10%~15%。

(3)围护结构节能材料的选择

①主墙体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陶粒)小型空心砌块、PCB-Ⅱ(Ⅲ)型聚苯乙烯混凝土节能砌块、隔热混凝土砌块等。常用的外墙保温绝热材料有无机保温干粉内保温复合墙体、无机保温干粉外保温复合墙体等。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材料内部都有大量封闭孔,它们表观密度都较小,这也是作为保温隔热材料所必备的。②门窗材料包括:门窗框扇材料和玻璃。前者有:塑钢型材门窗框扇、塑铝型材门窗框扇等,后者有热反射镀膜玻璃、中控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等。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背景下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1认真收集项目信息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起步晚,严重缺乏基础的历史数据,这对建筑评价及建筑节能项目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从现阶段开始,认真的收集项目信息,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库,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面积收集和处理全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数据。通过持续的积累,建立完善的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库,从而为建筑项目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树立建筑节能设计理念

在设计时,不仅要认真考虑环境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污措施,还要将环保思想融入建筑设计中,全面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建筑节能设计理念,以减少建筑能源损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为目的,科学的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项目的决策、建设、运营、维护等各方面的费用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3加强建筑节能设计管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会对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者施工管理不当,就会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同样的如果设计方案十分合理或者施工管理十分严格,就会改善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促进建筑周边经济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加强对节能设计的监督管理,在确保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的运用各种技术,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总结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生命周期成本背景下,通过认真收集项目信息、树立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加强建筑节能设计管理才能有效地优化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詹素娟单位: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