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给水排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给水排水

BIM给水排水论文

一BIM在医院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BIM协同化工作的优势

协同化工作,包括设计时的能量分析、碰撞检查、成本计算;施工时的进度跟踪、现场安全;使用时的运营管理、维修管理;以及建筑使用后的翻新、改造、拆除等等。如此,BIM能够有效地综合所有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部门,为建设项目的每个过程提供精准化服务。在二维设计中,通常先由建筑专业向其他各个专业提出最初的建筑条件,随后各个专业根据自身需要向建筑专业反提条件,如此反复直到设计工作最终完成。在这样的传统设计过程当中,因软件及技术的局限性,各部门设计人员难以实现协同化工作,必然引发沟通不足与非必要性修改等问题,由此极大地影响了设计团队的工作效率。而在BIM技术协同工作中存在一个共享平台,即信息模型。各个专业设计人员可同时对此信息模型进行设计,将各自所需要的设备构件、管道信息设置于模型中并赋予参数,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即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其他专业的设备参数、设计进度、交叉碰撞情况。

2BIM三维可视化的应用

BIM的三维视图和可视化是不能分割的,三维视图的出现就是为了通过视觉效果,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解建筑。在BIM的三维视图中,软件不再是一种画图的工具,更是一种设计的手段,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特点,设计人员的设计构思能够得到实时性呈现,不再局限于通过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想象。BIM的三维视图不仅能够实时呈现设计构思,同时还允许设计人员任意角度观察、绘制及修改模型,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鲜活流畅。包括外部的建筑颜色、日照分析、场内的功能划分等,建筑效果一目了然。同时BIM的漫游功能,能够模拟设计人员亲临建筑内部,通过内部的视觉效果了解拟建建筑物的功能性、合理性、安全性及舒适度等问题。通过漫游功能模拟的内部走廊中管道布置状况、管道高度、消火栓位置、墙体、门窗材质、颜色等,整个拟建建筑的内部设计都尽收眼底。对于给水排水专业,由于所有管道、设备均被参数化,可视化的三维效果,能够准确的了解到每一根水管的走向、坡度、与设备的连接方式、是否有利于检修以及能否与室外管线衔接等各种问题。在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时,所有的设备构件都与实际的尺寸一致,在设计时,就能够合理的布置设备、确定管道走向、管径大小、管道材质及管道连接方式等。以排水管道为例,与洗手盆连接的排水立管管径为d75,排水横干管管径为d100,排水坡度为1.2%,排水横干管在梁下敷设,所有设计效果均能准确呈现。在普通的CAD绘图中,当任意管道或设备要修改时,相对应的其他图纸均需要自行修改,系统图更需要设计人员通过空间想象来绘制。而在运用BIM进行给水排水设计时,设计人员可利用多窗口、多角度、多剖面进行同时观察、同时设计;并且在任一窗口进行的设计修改,结果会实时反馈到其他窗口,这对于空间管线布置及设备连接有很大帮助,也避免了人为疏忽造成的错误或遗漏。同时BIM能够自动生成系统图(即三维视图),保证了系统图与平面图的完全一致,不仅减少了繁琐的工作量,更减少了错误的出现。,利用BIM的可视化功能对平面、剖面、三维视图同时设计的卫生间给水管道,

3BIM管道综合的应用

点击阅读全文

消防给水排水论文

一消防水源

消防用水可由市政给水管道、地下建筑内外水源井、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供给。当采用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其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备的用水要求。当采用天然水源时,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的消防用水量。

二消防水池

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消防贮水池:①室外给水管道和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时;②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地下建筑只有一条进水管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不超过10L/s时可不设)2)消防水池容量,按1小时消防用水量计算。在发生火灾时能保证连续向水池补水的条件下,计算消防水池容量时,可减去1小时内连续补充水量,但水池的最小容量不应小于36m3。这主要是考虑到地下建筑的特点,即1小时后如火灾仍不能扑灭,则贮水量再大也无济于事。3)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4)消防用水与机械、生活、空调用水合并的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被他用的技术措施。

三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

设有消防给水的地下建筑,当消防用水量超过10L/s时,应在外部设水泵接合器。距水泵接合器40m内,应设有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建筑内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应设在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地下建筑出入口不宜小于5m,以便于地下建筑内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操作。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大于2m,以便于消防车直接从消火栓取水。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点击阅读全文

BIM技术给水排水论文

一、BIM技术具备的特点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就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运用三维数字技术,将各种相关的工程数据组成数据模型。该技术能够使项目管理信息化,从而能够提升工程效率、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以及降低建筑成本。目前总的来说BIM技术总共具备五个方面的特点,主要是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二、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运用在建筑行业的给水排水设计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起到了更为广泛的改善和作用,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视化的设计

在原来传统的设计模型之下,土建筑专业主要是在传统的CAD平台上给排水专业提资的时候,平常都用平、立、剖的三视图方式进行展示和表达,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整个工程的位置和结构梁高的信息情况,因此,在遇到比较复杂和工期比较紧的工程项目时,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容易造成三维信息的割裂和失真,从而造成重大的差错。

2、综合管线的设计

所在的三维视图上显示的建筑空间结构,设备管道系统以及结构的梁柱体系,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和直观的空间信息,有利于设计人员及时了解建筑的空间构成以及管线的布设,最主要的是进行三维碰撞检测的时候,能够实现专业内以及其他专业的自主碰撞,从而减少因为碰撞引起的后期修改,以及避免发生难以弥补的错误,进而减少由于后期修改影响工程质量。

点击阅读全文

建筑设计标准给水排水论文

1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对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标准有几百多条,根据标准制定原则的不同,可以将建筑给水排水标准体系分为四级,可以将建筑给水排水标准体系分为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标准。前两者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必须按照前两者中的具体规定进行,而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样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建议。目前从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标准的设计情况来看,经常存在或者发生以下的问题:首先,在设计过程中经常漏泄相对比较重要的相对比较重要的规范;其次,在实际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技术混乱,进而导致各个标准的混淆;再次,在规范的参考中,参考了与对应的建筑工程无关的规范标准;最后,所参考的编写规范不是最新的体系标准,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另外,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最新的标准体系的理解不正确或者出现偏差,导致这个设计混乱。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

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设计必须依据相关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体系标准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既基础、通用和专用三个标准。这些标准是目前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主要依据。

2.1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整个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的基础部分,同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体系的专用标准和通用标准提供基础。为整个建筑给水排水标准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目前我国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常用的基础标准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和《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等。这些标准体系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以及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通用标准通用标准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体系标准中针对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类方面所制定的覆盖面较广的标准,顾名思义通用标准就是建筑给水排水中使用范围最关,涉及面最多的标准。通用标准也是制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标准制定的基础。目前最常用的通用标准主要是针对通用的安全、卫生与环保要求,通用的质量要求,通用的设计、施工要求与试验方法,以及通用的管理技术等。通用标准主要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等。

点击阅读全文

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摘要: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出现,为给排水系统施工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保证给水排水管道的安全使用。鉴于此,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经验,简单的对超高层综合楼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作出以下探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安全;设计

引言

超高层建筑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集中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建筑行业施工技术进步的具体体现。通常情况下,超高层建筑由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商业区、办公区、住宅区以及酒店等多种功能组成,建筑高度超过100m,并在4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超限,给水排水系统纵向有别于普通的高层建筑,所以要求设计人员熟悉各个系统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的建筑,采用相对科学的设计方案。

1生活给水系统

1.1市政直接供水系统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