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协同管理应用下的建筑管理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协同管理应用下的建筑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协同管理应用下的建筑管理论文

1协同管理的概念和协同管理的实现

1.1协同管理概述在企业管理中,协同是指对两种以上(包括两种)不同资源或组织个体进行协调,使其能够一致地完成某一特定目标,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协作的同时,也涉及到不同系统之间、不同设备之间、不同资源之间、不同情景之间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协同管理关注的重点是组织中的协调,建筑管理中的协同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协同、信息协同、施工过程协同、应用协同等,组织通过职责划分、角色分配、施工设计、资源规划、工作进度安排来实现建筑项目各类工作的协同。组织协同管理将企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员、资源、任务等紧密关联,只有相互协同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建筑管理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又比较多,各方需要建立在协同的基础上,很多复杂的问题都需要各方协同处理,共同完成。协同管理引入建筑管理后,很快就从业务协同演变为战略协同,为建筑企业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扩展了空间。

1.2协同管理系统先进的管理思想需要技术条件和环境支撑,协同管理的实现需要协同管理系统(CMS)的构建,协同管理系统是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协同技术的核心就是网络技术,它使企业信息资源的协同具备可以实现的条件和工具。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越来越重视人与人的行为,基于此,协同管理才会被引入建筑管理。协同管理的引入和应用有其必然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建筑企业需要追求敏捷性以及时应对内外变革,提高自身竞争力,由于在合作的基础上存在着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等诸多问题,各利益相关方需要打破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实现跨应用的协同管理,这种管理上的需求,只有应用协同技术才能使在组织之间的协同得以实现。建筑企业如果不对各种力量进行整合,各部门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关系,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一盘散沙是难以铸成一座宏伟建筑的。因此,协同管理应用于建筑管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引发了建筑管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

2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

2.1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分析建筑管理成熟度是用来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与执行力的框架,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成熟度、人力资源成熟度等,对指导建筑企业日常管理与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成熟度是协同管理引入建筑管理后新建立起来的分析框架,主要用来界定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测量、控制的有效程度,是评估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战略目标能力的一种方法。协同管理成熟度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标准级、测量级、控制级以及改进级。标准级是指在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中制定标准化政策和流程,明确管理主体,实施可行性的管理方法;测量级和控制级都建立在标准级的基础上,前者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结果进行测量,后者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控制;改进级则是在测量级和控制级的基础上,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政策和流程进行问题识别和持续改进。

2.2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分析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个三维的评估模型,即从组织维、信息维、协同优化维等不同层面对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路线,构建起协同管理成熟度改进的整体框架。这个框架的基础就是组织维,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该维度主要分为基本组织、组织规划、组织整合以及组织协同等四个梯度;信息维是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整体框架的核心,该维度主要分为单个项目管理、多个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多类型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等多个梯度;协同优化维是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整体框架中的优化环节,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阶段可分为单体企业组织、组织体系、多项目组合型、项目协同体系等梯度。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个三维结构,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分为三个层级,一级指标层主要反映了建筑管理的综合项目管理水平,是评价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基础;二级指标层包括了组织层面和项目过程层面的各种管理要素,对整个建筑管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三级指标层对前两个指标层中的项目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细化,并最终设定评估项目。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中设定的评估项目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能力、范围界定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项目执行能力、项目控制能力、项目变更能力、项目风险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学习能力以及项目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管理工具的应用水平,对这些评估项目进行测算,能够得出较为合理的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的绩效评价,从而对建筑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实际应用

3.1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协同管理施工招标是建筑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势必会对施工招标施加作用。招标管理的协同主要是为了使施工招标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实现招标人的既定目标。招标系统功能倍增或放大实际上就是建筑项目施工招标协同效应(1+1>2)的外在表现形式,从以往建筑项目施工招标案例中我们能够发现,协同管理的应用实现了单个组织无法实现的效果,而且效果的倍增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招标的成功率。招标管理中引入协同管理的思想是在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条件下把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在施工招标单个要素属性上,而是通过施加一定的管理方法将各要素协同起来,构成一个有序可控的系统结构,发挥出要素的整体优势。在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管理过程中,协同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施工招标的工作流程协同管理,重点在于对协同管理中关键路径法的应用。关键路径法本是一种数学分析技术,通过对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步进行网络分析,计算出时间参数,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关键活动和路线,然后再利用时差对活动和路线进行调整,最终得出最短工期。为了保证施工招标流程的有效运转,有必要对各要素、各工作进行协调,即对其进行界面管理,做好界面交接工作,可以使接下来的工作更为顺畅,从而达成整个工作流程协同工作的目的。施工招标的流程协同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界面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组织的执行力,在招标过程中,组织执行力就是实现施工招标战略目标的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在建立起科学的执行体系,执行体系实际上就是行为体系。其次是施工招标的组织协同管理,这涉及到建筑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对此应制定组织协同管理机制,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将收集的交互信息和反馈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以保证协同管理的高效性。组织协同是将施工招标中的各要素统筹在一起,各利益相关方在组织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配合,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招标的最大效用。再次是施工招标的信息协同管理,主要是对不同组织和招标流程中的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和处理。施工招标信息主要分为完全公开信息、限制性信息、共享信息和内部信息四种,就共享信息而言,由于涉及范围广、沟通渠道长,信息如果得到有效的协调,很可能会因传递失误或延误而影响到信息的价值,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招标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信息协同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来使信息共享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促使整个招标流程的信息流动更为顺畅。通常,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不是在建筑项目筹备中才建立的,而是在前一个项目竣工验收后就已经建立起来的。

3.2建筑项目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项目纷纷上马,建设施工越来越频繁,协同管理应用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筑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主要是为业主方提供的,这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最优投资效益。建筑企业应为业主方保持实时的沟通,在项目前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吸收业主方的建议,以便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帮助。在建筑管理实践中,管理当事人因缺乏项目范围管理意识,使得对利益相关方的界面管理做的不到位,最终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协助业主方制定适应自身组织结构的工作流程,以此来促进项目的开展,协调管理是为业主方项目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新的理念,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纳入建筑管理中,与业主方建立起融洽的合作关系,既丰富了建筑管理的内容,也是今后协同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4结论

协同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运用协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涉及的各节点企业进行协调,以减少内耗和冲突,充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保证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对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应用进行探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永良单位:四川成功建筑劳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