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产业集群发展分析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产业集群发展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建筑产业集群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在介绍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产业集群现象及特点,阐述了建筑产业集群效应,提出以产业集群作为建筑业发展的新思路,并对建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两条路径进行探讨,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建议。

产业集群现象由来已久,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产业地理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如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广东的专业镇和浙江的“块状经济”等等。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然而,建筑产业集群却极少受到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和单件性决定了建筑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集群方式和集群效应也呈现出自身特点。

1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这一概念阐明,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是大量同一产业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而其经济学本质则是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波特等学者都对产业集群作过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产业集群几乎是任何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产业集群在区域竞争优势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产业地理集中而形成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很多方面,这里统称为集群效应。王缉慈等对集群效应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纯经济学角度,主要着力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次从社会学角度,主要从降低交易费用角度,认为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可以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和生产者前来;再次从技术经济学角度,产业集群更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等[2]。还有学者从网络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效应,认为集群网络的作用机制决定着集群的竞争优势。网络是指集群内行为主体在交换、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而建立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当网络内部成员实现了基于产业链的紧密合作,通过积极的合作互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集群的竞争力就可更为充分地体现[3]。总而言之,产业集群理论认为各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不是均衡的,而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地理集中,即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从多方面为企业带来集群效应,从而提升集群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集群效应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原因,也是发展产业集群所追求的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产业的地理集中并非必然带来集群效应,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间密切联系和交流,甚至良好的区域文化与社会资本都是十分必要的,也即只有建立和形成集群网络才更有助于集群效应的发挥。否则,仅仅依靠单纯的地理邻近而缺乏产业联系只能叫“企业扎堆”,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2建筑产业集群现象及特点

建筑业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这使得建筑产业集群和其他产业集群特征不那么一致,但建筑产业集群仍然存在,并且应该得到关注和研究。产业集群首先是企业的集群,即相关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集中。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有很多建筑强省、建筑大省;从省域范围内来看,各省又分别涌现出一些建筑强市(县)和建筑之乡。这些都表明了建筑业发展并不是均衡的,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集中特征。以建筑业比较发达的江苏省为例,南通建筑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群特征。南通市共有建筑业施工总承包企业及专业承包企业近90论文格式0家,从业人员83万人,2009年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2035亿元和455亿元,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第一,全省建筑企业30强中南通占13家,前10强中有7家是南通企业[4],无论在企业数量、规模还是各项经济指标上,南通建筑业都在全省处于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2009年初,沈阳市提出在铁西区建造国内最大、全国一流的现代建筑产业园,打造以产业集群为目标的现代建筑产业之都,重点发展建筑装备、建筑部件和制品、建筑物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和智能高科技型建筑产业。据了解,铁西建筑产业园除沈阳远大、三一重装、北方交通重工等重点项目外,日本通世泰洁具、广东中山格兰特玻璃等72个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目前已有宝钢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决定入园投资[5]。此外,浙江、湖北、山东等地区的建筑业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集群现象。建筑产业集群既有与其他产业集群共同的特征,也有其自身特点,这些特点是由建筑行业特点所决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企业集群为特征,产品和生产要素则是分散的。这是由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产业集群以一定区域内企业集群为特征,但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劳动力、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则分散于不同地区。

(2)企业间分工与协作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传统产业集群通常按照产业链或者产品的零部件进行分工,集群内企业分别承担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通过大批量和专门化提高生产效率。而建筑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主要依托于工程项目,工程项目一次性、单件性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必须根据项目的情况来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3)具有较强的根植性。根植性是社会经济学的概念,也称为本土化程度或者本地化程度,是指经济行为嵌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现象。建筑产业集群通常与当地的资源禀赋、习俗、历史文化传统等有关,如南通及很多建筑之乡,历史上就有很多能工巧匠,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往往能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制度较好地结合,很难迁移到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本地化属性。

(4)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国家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等很多方面制定了法律法规来加强行业管理,如将建筑业企业资质划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禁止串通招投标等等。这使得建筑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的规定,很多转包、分包以及联合承包等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

3建筑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集群效应是指由于集聚所带来的好处,建筑产业集群同样可以形成集群效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归根结底,集群效应来源于经济的外部性。经济学中所谓外部性是指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而集群效应主要指的是正外部性。综合分析,建筑产业集群可以形成以下几方面的集群效应:

(1)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于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日益复杂,很多巨型项目往往需要多家企业联合完成。建筑产业集群形成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于企业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和长处,在长期的合作中实现共赢,提升整个集群的产业竞争力。

(2)集群的产业协同有利于树立市场品牌和形象。集群的产业协同,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营销、采购、管理、技术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的高度一致性或和谐性[6]。协同有助于建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形成品牌效应,由集群内企业共享。如南通的建筑队伍已成为行业品牌,被誉为“建筑铁军”,南通的建筑企业往往具有良好的市场形象。

(3)集群内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是指知识和技术在一定范围内扩散而给相关主体带来好处。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是普遍存在的,但具有空间局限性。这是因为除了可编码、易传播的显性知识外,还存在许多含糊的不易编码和传播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的最好传播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和连续的、重复的接触与联系,并且不易与个人、社会和环境分开,也正是这些知识才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使企业更加接近,更加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从而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超级秘书网

(4)集群文化和信用机制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概念,科斯把交易成本定义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其中包括了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价格信息,为了达成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以及监督和执行等活动所花的费用。建筑产业集群内企业密切关联,信息交流频繁,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了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集群文化和信用机制可以减少有限理性和投机行为,不仅可以减少谈判环节,降低签约成本,还可以大大节约签约后的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更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4建筑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

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建筑业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集群效应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从而促进地方建筑业的发展;其次,集群内分工协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优化建筑企业结构,形成由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层次构成的三角形企业结构;再次,集群内信息和技术的频繁交流,有助于溢出效应的形成,从而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建筑产业集群,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发展市场主导型的建筑产业集群,即在一些建筑业较为发达、已经具有一定产业集群雏形的区域(如南通),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通过建设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促进集群内企业加强产业联系,建立集群网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建筑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二是发展政府主导型的建筑产业集群,即通过地方政府扶持和优惠政策,依托于本地建筑产业特点和基础,招商引资,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建设建筑产业集群(如沈阳铁西建筑产业园)。需要注意的是,建设政府主导型的建筑产业集群,必须注重集群内企业的产业联系。如果企业间没有密切的产业联系,不能建立相应的分工协作关系,仅仅是依靠当地政府土论文格式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而集聚在一起,则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当优惠政策取消时,该地区可能会由于很多企业外迁而成为“飞地”。上述两条路径均有各自特点,但都必须充分考虑建筑业的实际情况,遵循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创造适宜集群发展的条件,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理想的集群效应。这两条路径好比一个是“自然林”,一个是“人工林”,只要具备生长条件和良好的环境,都可以成长为茂盛的森林。

5结语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不乏许多成功的典范。建筑产业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可以形成集群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这对于促进建筑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有选择地培育和扶持一批建筑产业集群,这对于做大做强建筑业无疑是一条值得尝试和探索的新思路。当然,由于建筑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都还很匮乏,本文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77-90.

[2]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意义[J].经济地理,2001,21(5):550-553.

[3]雷如桥,陈继祥,刘芹.产业集群网络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60-63.

[4]南通市建设局.南通市建筑业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思路[EB/OL]./web/news.aspx?id=20100223110015904.

[5]姜敏.沈阳建国内最大的现代建筑产业园[N].经济参考报,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