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隐性约束建筑设计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隐性约束建筑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隐性约束建筑设计论文

一、建筑创作中的约束

1.建筑创作中的显性约束

在很多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巧妙地利用了显性约束,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佳作。例如夹缝中的住宅设计,两侧不能开窗阻止采光通风,地基的有限空间形成一种显性的约束,但独有匠心的建筑师会在方寸之地营造乾坤,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空间。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建筑师安藤忠雄的早期作品“住吉の长屋”。安藤在谈到他最初的想法时说:“问题是在这里生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人们对居住阵地的理解的问题。对此,我的答案是:“让生活融合在自然中才是住宅的本质。”如果是在一个面积宽裕的地基上,这个构思显然是容易满足的,但是住吉の长屋的地基面积仅有60m2左右,宽度不足5m,面对这个严峻的约束,安藤的出发点显得很不切实际,但是最终他找到了解决之道:将原本就不宽裕的基地进深一分为三,中间部分留白作为中庭,开放向天;立面打破了传统长屋的样式,采用简洁的素混凝土。紧迫的约束不仅没有束缚安藤的构思,反而促使其构思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出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和争议,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长屋乃至居住空间的理解,最终该作品成为了安藤引以为豪的代表作。建筑设计中的显性约束还有很多,比如在既定柱网的条件下进行设计,或者在建筑高度有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应该认识到,这些约束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约束条件比较明显,如果运用处理得当,将会对建筑师的设计过程产生积极作用。

2.建筑创作中的隐性约束

隐性约束往往需要设计师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思考,例如促进新与旧的对话、反映时代特征、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旧有建筑扩建等。在这些方面同样不乏优秀的建筑实例,法国卢浮宫著名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一个新旧完美融合的例子。法国卢浮宫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怎样在充满古典氛围的环境中引入现代的元素,又使二者和谐相融?这是设计师贝聿铭所面临的约束。他的应对策略是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又采用极具现代感的玻璃材质,大胆地立起了一座玻璃金字塔,以此作为卢浮宫扩建部分的地下入口,展示给世界各地的游客。玻璃造的金字塔,听起来就很夸张,并且是艺术宝库卢浮宫的扩建部分,这个方案不禁大大地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从而争议不断。但多年之后,曾经的反对者也被该金字塔的剔透纯净所征服。巨大的玻璃面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为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条件,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些苛刻的约束,就绝不会有贝聿铭出人意料的处理手法,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杰作。例如河南大学南大门扩建项目,亦有思考隐性约束与创造运用的体会。河南大学南大门建于1936年,是学校的正门,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现为国保单位。该大门原为两个四柱三牌楼庑殿顶工字脊组合的建筑,中间通高10.39m,主要通行的中间拱券形门洞净高3.7m(最高处),宽3.6m,不能满足通行能力及消防车通过的双重要求,解决交通问题便是扩建大门的初衷。方案设计时分析约束有三:功能约束、形象约束及技术约束,且三者交织在一起。按文物保护法“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建筑形象采用传统形式;为了不喧宾夺主,建筑高度低于原大门高度;按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通行净高须不小于4m。所以,净高的需要和总高的控制成了方案创作的核心约束。针对这一分析,方案采取单檐庑殿顶形式,重点压缩柱上大小额枋之间垫板的高度,将大小额枋与垫板连体做成工字梁形式,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总高,而且也解决了结构梁在4m跨度下断面较低的问题。方案有效地将功能、形象、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把控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了设计创作。在法律法规约束下也不乏有创造性的作品。譬如《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6.4.1规定: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在山地、台地建造住宅,充分利用地形及等高线的特点,使入口从第六层进入建筑,下5层,上6层,整个建筑可建造11层,既不设电梯,又不违背规范要求。这种设计虽是针对山地、台地的特殊情况,也能充分说明约束与创造的关系。

二、如何面对建筑设计中的约束

尝试学习如何面对种种约束,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约束、促进创新的概率。通常,为了响应某种约束,一个新的形式被创造出来,之后得到推崇和广泛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形式容易被人们记住和识别,但是形式产生的背景约束却容易被人遗忘,模仿不再是为了突破约束,而是为了模仿而模仿,虽然约束悄然改变了,以前的那种形式却被一直僵化地沿用着。所以,当我们尝试着追本溯源地进行思考时,就有可能突破这种僵化的方式,回到问题的本身,从而找到更多适用的方式,而不再被没有意义的僵化方式所羁绊。路易斯•康主张追本溯源地进行思考,提倡打破既有的原则、回溯问题的起点、思考建筑的本质。当路易斯•康谈到学校时,他说:“我认为学校是一处适合学习的空间环境。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一群人讨论他的理解,他并不明白他是个老师,他们也不明白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在思想交流中做出反应,明白这个人的出现有多好。他们愿意自己的孩子们也来听这个人讲话。很快空间形成了,这就是最初的学校。”显然,路易斯•康对学校的认识在今天仍然适用,如果我们以此作为学校设计的出发点,那么我们的解决方式显然要更加丰富和自由,不会有太多不必要的设计约束。记录为打破而存在,所以回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更容易找到真正的约束所在,可以采用更有效的解决方式,也更容易抛开不必要的约束,从而形成创造。

作者:刘力军单位: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