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地铁换乘枢纽建筑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地铁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地铁不仅乘坐方便,载客人数多,而且经济实惠,因此是人们购物、休闲、娱乐和上下班的主要出行方式。但是在早晚期间会出现乘车拥堵问题,而且换乘站也是诸多诟病中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地铁换乘枢纽建筑的设计,提高其实际的工作效率。由于城市的发展,其人口基数也不断扩大,为了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出租车、公交车的数量增加。除此之外,由于私家车数量的猛增,导致马路变得拥堵不堪,而且大量汽车尾气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通过对发达国家的考察,发现建设城市地铁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下面就分析铁换乘枢纽的建筑设计情况,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一、地铁换乘枢纽出现的问题分析
地铁换乘枢纽就是地铁站和其他的交通方式进行换乘的场所,在交通不断发展中,设计人员提出了地铁换乘枢纽,其可以协调各个交通方式之间的功能,合理进行服务的分配,让整个交通系统变得更加有序,运行得更加方便快捷,服务效率更高。在城市的交通中,轨道交通车站就是重要的换乘枢纽,其是很多交通线汇集的地方,集多方向的客流于一地。除此之外,轨道交通车站还可以实现地铁和地铁之间,私人交通,公共交通,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形式的转换。但是由于地铁换乘枢纽设计不合理,或者换乘枢纽和地铁站之间的通道连接形式不合理,导致在上下班、或者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出现客流拥堵问题,主要原因是人为设计导致的,例如很多地铁枢纽站卖票区域人员非常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但是其他位置却人员寥寥,这就表明是设计问题导致的,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其实际的应用价值也就被限制住了,依照地铁换乘枢纽需求,以大连地铁站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二、对地铁站换乘枢纽建筑设计分析
地铁通常由内部的管理区域和公共区域组成,一般公共区域包含售检票厅,站台、以及出入口、通道、楼梯等,在内部管理区域会包括通风道、设备用房以及管理用房等。一定要设计好车站的流线,避免客流高峰期出现拥堵问题。
1.大连地铁车站流线的设计分析
针对以往存在的问题,大连地铁站2号线对车站进行如下设计,主要遵循紧凑的原则。车站整体要按照乘客进出车站的顺序来设计,合理设计进出站的流线,让往来人通过时,不会出现相互的干扰,必须要保证流线的通畅性和整洁性,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如图所示,这就是大连地铁车站乘客进出站的流线图,希望可以增强这方面的理解。一般会遵循以下设计原则,换乘客流和进出客流要分开,避免两个方向的客流出现交叉问题,客流通道在正常使用时,一些配套设备,例如使用的一些公共设施,问询点,以及乘客购票处不会影响客流的流通。通常情况下,车站的乘客流线和乘车站的乘客流线都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乘车站中间增加了一个换乘的环节,因此其换乘的线路越多,其客流量就越大,而且要求各处的客流线要通畅,可以满足快速换乘的要求。大连地铁车站使用直接换乘方式,乘客可以有效利用另一个站台的楼梯、通道等设施进行换乘,如果车站利用其它方式进行换乘,乘客就需要通过楼梯,或者是通道来到换乘大厅,或者是车站的外广场,然后继续向所要换乘的站台进发,有可能还会经过楼梯和通道,导致这一系列操作非常麻烦,而且浪费大量的时间。通过这些问题就可以看出,如果出站的位置,以及检票机的数量设计的都非常合理,影响乘客换乘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站厅中的付费区,或者是楼扶梯,这些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大连地铁站在设计时,就仔细考虑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地铁站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改变车站的平面客流线,有效提高地铁站的换乘效率。
2.地铁站换乘模式的设计分析
业内人士都清楚地铁站的换乘方式和地面上下的环境情况,此地换乘客的流量,以及线路的走向,施工技术的水平都有很大关系,如果把两条线路设计为交叉形式,会对换乘形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设计师都会设计成平行交织形式,斜交形式,以及垂直交叉形式等,通过对国内的地铁站进行考察发现,其基本的换乘形式有很多种,例如上下换乘,通道换乘,L型换乘,T型换乘,十字换乘等。例如哈尔滨的地铁车站就有混合式,岛式和侧式的换乘形式。
3.组合换乘模式的设计分析
例如香港的中环线就是东涌线、荃湾线和港岛线以及机场快线一共四条地铁线的换乘站,该站有很大的地下面积,但是没有复杂的换乘关系。分析发现香港的换乘站都是使用平行同台的换乘方式,通常利用两座车站就可以达到换乘的目的。乘客可以结合换乘方向的不同,选择其中的一个车站进行换乘,而在列车的每个门上都会标记出列车运行的方向,乘客在换乘过程中,只需要下车,然后步行到地铁站的另一侧上车就可以,虽然这种设计增加了线路的工程量和土建的工程量,但是乘客换乘的效率却提高了很多。中环站是上述四条线的换乘站,没有使用内地的天津站换乘枢纽和上海虹桥换乘枢纽模式,应用了两两平行的换乘模式,也就是两个车站分别平行同台进行换乘,然后再利用地下通道把两个换乘点进行连接,最终进行分散换乘。设计成这种换乘方式需要线路和土建条件的允许,但是从实地考察发现,这种换乘方式的设计的确能够解决换乘中客流量集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效减少了人们换乘的时间,避免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客流量的瓶颈问题。例如很多换乘站建成后出现类似问题,再次对楼梯的宽度和站台的宽度进行了加大,因此在以后的设计中,一定要避免人为的把客流量加大的问题。再以上海市人民广场站一号线和二号线,以及八号线换乘站为例,该换乘站共有二十个出入口,其中R1线是岛式的车站,设计成南北方向,两个站台呈现L型的相交模式,但是在建设一号线车站的时候,没有预留出空间,因此最终形成了体外大通道的换乘模式。一号线和八号线是平行紧贴设计的,替代了原来平行的换乘形式。
4.换乘站的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地铁站不仅涉及到城市的交通问题,同时也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乘客对本城市形象的认可问题,因此地铁站正式竣工后,其主要会包括城市的设计、工程的造价、以及城市的规划、工程附近的拆迁和协调等,总而言之,会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其整体的空间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而且会受到开发商资金投入和设计结构形式的影响。由于地铁空间结构类型有限,因此可以根据暗挖和明挖施工方式的不同,设计成矩形剖面、或者是拱形剖面,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换乘站要求坚固实用,但是现在对舒适性和艺术性也有了很大要求。除此之外,有些地铁空间是穿透性的,空间既有屋顶又有墙体,但是墙体没有进行合围,在纵向上呈现两面开口的设计,这样有非常好的引导性,指引乘客通过。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对城市地铁换乘枢纽进行设计非常重要,其直接影响客流量的通过,如果设计得不合理,不仅会导致大量滞留的乘客,而且还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甚至造成人员的损伤,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
作者:蔡旭星 单位: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