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效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助推了农业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依靠农业机械化,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油助力。基于此,笔者详细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结合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切实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农业机械化作为保障农业经济的重要条件,能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提供新的动能和发展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生产借助机械化操作,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生产效果,颠覆了传统生产模式,有助于形成机电一体化作业模式,带动农业经济长足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够基于可持续发展,解放大量劳动力,使我国朝向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前进。
1农业机械化概念
1.1农机化本质
农业机械化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依靠机械化设备从事农业活动。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取代劳动力,其出发点围绕着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农业机械化,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
1.2农机化作用与意义
1.2.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保障农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先进的农机设备代表了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在保障土地收成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促使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融合,提高了农业经济收入。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更有助于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促进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夯实农业经济发展。1.2.2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农业收入始终无法提升,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想快速推动农业进步,实现高质量生产,需要对现有各个要素进行升级。科学利用先进技术,结合机械化设备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推动高水平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农业终将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技术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农业综合实力,这是推动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1.2.3农机化发展对于社会政治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转变农业生产动力,对于社会政治有深远的意义。农业机械化能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保障农民收入增产增效,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来看,农业现代化应是技术+创新的高效作业模式,在设备与技术的结合下,形成机电一体化作业。然而,国内的农业生产结构还无法满足这一发展目标。对此,笔者就国内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更科学的发展对策。
2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1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已实现高度机械化生产。基于农业增产目标,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农机化发展。发达国家农业化发展较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十分成熟的经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由于农业人口占比小,在农业生产环节中,机械化程度能够达到95%,为其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2.1发展历程。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尽管耕地面积占比不高,却用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从农业角度来看,中国农业具有一部分优势。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管理体系。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1)起始阶段,在国家行政手段管控下,开始实施农机制造和使用,管理权在国家手中,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推动农机化发展;2)机制转换阶段,已经有部分人群能够购买农业机械,推动了农机发展速度,但是由于高端农机增长的滞后性,导致劳动生产率始终无法有效大幅度提升;3)市场导向阶段,开始全面实行市场自主农机化发展,国家积极给予优惠政策,带动国内农业劳动力增长,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2.2发展成就。国内农机化起步晚,新中国成立之初占有率不超过1%。大多数设备的研究处于空白,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逐渐涵盖了农林牧渔等多个方面,满足大多数农业生产需求,基本实现了主要粮食全程机械化收割。农业机械化产品覆盖了多个领域,建立了层级管理机构,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夯实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同时,与农机配套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国内农业服务领域整体朝一体化结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加快了立法进程,200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为提高农机操作技术经验,加强与国外进行交流,定期举办国际农机交流博览会[3]。2.2.3存在的问题。农业机械化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旧有较大的差距。农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加剧,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在高端农机应用方面有待加强,如丘陵山区的深加工机械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整体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丘陵山区多数依旧是承包制生产模式,难以推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导致农机化发展受到阻碍。基于当前国内农业发展趋势,需要结合国外发展经验,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利用农机化先进技术,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3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农民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现阶段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应坚持农民为主体地位的发展模式,坚持协同合作发展。积极推进农机化科技水平提升,实现各区域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扩大农机的应用范围。发展农机化是时代的要求,想要实现新发展应结合农民需求与农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资源,着手发展特色农业与农机智能化,促进智能农业早日实现。3.1加强政府扶持3.1.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思想认知,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保证思想统一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切实保障实现智能化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完成。具体应从领导层入手,加强领导层对农机应用的认知,并针对农机化未来发展制定战略目标。同时,转变农民思想,引导农民意识到农机作业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使其切实感受到农机化的好处。政府还应积极宣传农业机械化的有关知识,为农民提供参观和操作的机会,为农机发展夯实基础。并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各地区农业执法机构形成合力,完善行政干预手段,加强执法管理。3.1.2加大对农机的投入。政府在大力扶持农村农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大资本投入力度,以保障农户利益为导向,吸引外来投资者,并为农业发展提供补贴。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建立研发机构,设置专项研发基金,全面推动农机创新化生产。3.1.3促进土地流转。在现行农业发展过程中,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为了保证农机化大规模的应用,需要加速土地流转,将土地交给经营大户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起现代化农场,实行统一种植管理和销售,基于机械化农业经济进行经营拓展,将闲置土地推向经营大户,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当前,土地规模过小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主要问题,需要国家与政府出面积极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避免土地撂荒,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1.4加快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经营生产而言,城市化发展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丧失,使得农村人工成本上升。为了避免劳动力继续转移,需要制约城乡二元结构,打造平等就业制度,为农户提供生活保障。帮助外出人员解决劳务纠纷,加强培训,实现再就业,引导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村,从侧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3.2发展农机工业,推动农机化发展
智能化、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设备而言,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伴随着科技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当前,应基于农业装备不断进行自主研发,提升农机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引导农机企业有序稳定发展。3.2.1优化农机工业结构。如果农机制造一直处于中低端制造水平,就无法研发出高水平机械设备,难以改变农业发展现状。对此,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确保企业能够积极生产,同时转变理念,加强技术与农机的整合。开展下乡支农活动,为农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积极淘汰落后的农机设备,整合现有新技术。近年来,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农业生产其他环节还有较大发展空间,需要加快新型高效农机研发,提高农机整体生产效率。3.2.2大力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加强农机研发实力,提升农机质量。加强监管力度,定期对农机进行维保,延长农机使用寿命并提升使用质量。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过程产品,并为其提供高效作业的农机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尽快实现粮食与农林牧副渔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加强多环节农业生产设备开发,实现产品深加工,保障农业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性[4]。
3.3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需要转变农民的思维,并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确保做好网络供给,为农民提供便利和服务。高质量服务体系是推动农机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确保农机的后勤保障能力。加强对农机使用的监管,确保专业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建立完善的信息流通机制,为农业经营者提供可靠信息。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关乎农机实际生产效率。需要加强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实现农户之间的有机整合。推行所有制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服务制度,通过建立合作社、租赁公司,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投入,确保农民能够适应当前市场行情。建立网络平台,加强对普通农户的培训力度和农机专业户的宣传力度。将各种网络信息整合在平台中,利用手机APP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利用,无偿提供给农业作业人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促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
3.4加大农机科研力度
科技是带动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想要提升农机作业效率,需要从科研方面入手,加大科研力度。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农机自动化生产作业。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环保高效的农机技术将成为农业生产机械应用的发展方向。对此,需要将当前耗能大、效率低的农机设备淘汰,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农机设备。各级政府部门应做好农机相关信息记录,建立农机档案,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农民对环保的认知。将遥感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农机设备上,实现无人作业,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此外,无人机等技术的投入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是推动农机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路径[5]。
3.5构建农业机械化培训体系
随着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人口也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为了保证农机化能够进一步发展,需要重点抓好农机队伍建设。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人员操作水平,确保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农机操作技能。还应大力发展职业农业院校,满足当前农机发展水平。通过开展专业岗位培训和教育,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农机化培训体系不断完善[6-8]。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从国外吸取经验对于农机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引进借鉴外国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国内制造业水平提升。形成国际化发展模式,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9-10]。
4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提升整体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够改善农业生产经济实力,解放农村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因此,要拓展农业农机应用范围,打造颠覆性的农村作业系统,为未来农业实现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梅加勇 单位:霍邱县农机化成人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