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发展旅游农业的优势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中心城市,气候适宜、基础厚实、交通便利、市场发达。科技、信息、人才、资金方面的优势构成了发展旅游农业的有利条件。
1.1自然资源丰富
杭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理上处于江南水网地区,依山傍水,享有钱塘江充裕的水资源,在市区周围,清山绿水、河道纵横、湖泊棋布、物产丰富,可供开发的田园风光资源较多。丰富的自然条件是发展旅游农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
1.2发展基础厚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闻名中外的西湖不仅擅山水之秀、林壑之幽,又是历史文化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近年来,杭州市经济发展很快,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万元,按现行汇率已突破3000美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元,恩格尔系数降至3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人为48%元。随着国民收人的提高,人们用于满足精神需求的支出份额也随之增加,来杭旅游的人数大幅度增多,2001年接待境外游客81.49万人次,国内游客2510万人次。近几年,在杭州市郊已形成了几个区块优势产业,如萧山的苗圃、余杭西部的养鱼业、市区西部的田园观光、钱塘江滩涂的农庄开发等,极具发展旅游农业的前期雏形,只要加强引导、规划和发展,即可形成规模。同时,杭州的少数企业已经在尝试观光农业性质的旅游运作(如传化集团的农业示范区、宋城集团、杭州大清谷等),并取得了良好反响和较佳的收益。因此,悠美的景观魅力、充足的客源市场、初具的产业雏形、积累的开发经验是杭州开发旅游农业的良好基础。
1.3硬、软件兼备
萧山、余杭撤市设区,不仅解决了杭州城市空间狭小这一长期困扰发展的难题,并为发展旅游农业带来了主题集中、类型各异的资源优势,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多元的都市型效益农业新格局。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宏伟蓝图,以“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先导,都市型农业为基础,传统优势工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大都市产业”为指导方针,以“坚持生态优先”为原则,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为目标而制订的一系列政策保证,是杭州市发展旅游农业不可缺少的软环境。
2杭州发展旅游农业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旅游农业的规划布局,首先,应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在特色农业和“乡土味”上做文章,扬长避短,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切不可“盲目抄袭、照搬照套、千人一面”,形式的简单重复与内容的单调乏味只能令人们望而却步;其次,要科学合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规划,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绝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造成散乱无序、中途涣垮的局面;再者,农业资源,特别是一些自然、人文景观大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倍加珍惜,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旅游农业的代价,必要的改造和修葺也只可能在生态系统允许范围内的修饰和完善,并尽量避免超出承载力的过度旅游活动。以此为鉴,杭州发展旅游农业的总体布局应以“西部山丘林地、中部水网平原、东部江滨滩涂”为地理区位主调,以各区块的适宜、特色、优势产业为布局基础,结合市委、市府“近郊、中郊、远郊”主导产业的最新划设,悉心规划,科学布局。现将基本类型及主体布局概述如下:
2.1产品、观光型旅游农业
主城近郊,区位条件较佳的周缘地带,特别是旅游基础好的西北区块如九溪、袁浦等处发展产品、观光型农业。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栽培、饲喂技术和设备,统一规划、丰富内容、各具风格,集田园风光与高科技农艺于一体。在为城区居民提供时鲜优质、无公害产品,为游客准备高质土特产及新、奇、特、优瓜果、花卉、小动物等产品之时也给人们提供又一处观赏、休闲的好去处,可以称之为“市民农园”或“观光农庄”。通过农业新产品、新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等活动及优先采摘权、命名权等手段来吸引更多的市场。在日本就有着许多这样的农园,只要买一张门票就可以自由地在农园内参观、看看碧绿生青的蔬菜,闻闻芳香四溢的鲜花,采摘鲜嫩诱人的野果,尽情地享受大地之美,效果极佳。
2.2体验、参与型旅游农业
体验参与型农业在台湾省等发达地区发展迅速。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之余,或长途旅游之际,选择合适景点小住一、二天,通过亲自参加生产劳作或租地自耕自作,体验一下农业劳动的艰辛,满足某种消费需求或尝试某种教育形式,领会农业生产的乐趣、辛勤收获的喜悦,读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比只是参观或象征性地劳动要过瘾得多。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和青少年,农业知识几乎全来自书本,从来没有或极少从事农业的实践操作,严重缺乏相关知识与技能,甚至“五谷不分”。参与型农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机会和场所,可组织学生进驻园区,在劳作、游玩中了解农业、补充知识,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热爱劳动、爱护自然、团结友爱等观念,一举多得。但须指出的是,这种形式的旅游要求游客投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对农业活动的类型、标准和交通状况等要求也较高,较适合在杭州的大观山、萧山红垦农场一带开展。
2.3休闲、度假型旅游农业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游客不但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充分满足人们在节假日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相应地对园区的各项标准亦“水涨船高”。不仅要求在土地资源选择和空间布局上尽量达到林、果、渔、菜、花相结合,实行立体美化,还要求以物种风光与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备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合理的旅游路线、各类功能区块和活动项目,使其成为可观光、娱乐、游览、休闲、度假的多功能场所,还应充分运用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让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良诸、塘栖等处可朝此方向发展。
3杭州发展旅游农业的措施及对策
3.1转变观念,加强对旅游农业的认识
在我国由于特定国情,使得人们通常以为农业仅具有经济功能。过去以“温饱”为指针的岁月里,确实如此。但当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农业生产已逐步与工业相连接。从此,农业不再只是单纯的生产事业,还可以是一种宝贵的休闲资源、一种高格调的生活方式。将旅游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旅游农业不但开拓了旅游业新的需求领域,更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途径。开发杭州的旅游农业,在丰富其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内涵的基础上,还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并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旅游农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抓住机遇,把发展旅游农业纳人政府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上海是国内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人“九五”一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旅游农业的认识程度,激发调动社会力量同心协力,共同开发旅游农业。
3.2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并加强管理
从国内外旅游农业发展的教训、经验来看,政策支持和规范化管理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旅游农业虽具有第三产业的某些特征,但仍属于农业范畴,应继续适度享受政府对它的优惠;另一方面,旅游农业是个新的产业部门,“万事开头难”,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困难和矛盾,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制订一系列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水利、交通、电力配套设施,加强技术、信息服务,提供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给旅游农业宽松的成长环境。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如日本农业总会性质的部门)执行管理、协调和服务功能,做到整体规划、统一部署、有序开发。
3.3运用新科技,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规律是发展旅游农业的主要动力,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旅游农业的基本战略,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并时刻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法则,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日本农业生产的“无药”时代、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新加坡在热带种植温带蔬菜的“气耕法”,无不以科技为依托。杭州目前农业结构单一,资源闲置和利用不当的情况比较明显,在区域调整之时更需善于吸纳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比较优势农业、名牌产品,并竭力促使“一优二高”农业向“三生”农业迈进。
3.4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发展旅游农业的基本保证。旅游农业由于其功能、目的和性质的深化,对经营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农业企业家不同于普通农民,应是受过专业教育培训,懂得旅游策划知识,具开发市场理念;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具现代企业制度化领导才干的高科技、高水平人才。与之相比,杭州现在的农业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恐难以胜任发展旅游农业所赋予的重任。而专职旅游规划设计人员对农业又知之甚少。因此,应竭尽发挥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全方位培训,并不拘一格招贤纳才,逐渐形成一个由农业、旅游复合型领导管理层、专业型农业骨干层、高素质生产经营层所组成的人力资源库,为杭州旅游农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竭智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