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产业链管理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产业链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产业链管理探究

一、农业产业链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可将农业产业链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别与联系分为两部分来探讨,即管理与经营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较早提出管理与经营区别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在其《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他认为经营活动包括管理活动。从一个企业或经济组织的角度,我们认为管理与经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管理侧重研究产中的问题,重点处理企业或经济组织的内部关系;经营侧重研究产前和产后的问题,重点处理企业或经济组织的外部关系。②管理的职能侧重于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经营的职能侧重于计划、决策和预测等;管理侧重于如何保证企业或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目标的实现;经营侧重于指明企业或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目标。③管理侧重于如何提高效率;经营侧重于如何提高效益。同时,经营与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实践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经常将经营与管理合在一起用的原因之一。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是一动态概念,而农业产业链则是静态概念。农业产业化经营指明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强调的是农业发展的目标;农业产业链管理侧重如何使农业发展不偏离方向,强调的是手段。

2.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如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管理就是分别对不同的农产品链在产业间的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组织链等方面进行管理,即侧重农业产业链中的人、财、物以及信息、技术等要素管理。农业产业化是农、工、商一体化或产、供、销一体化过程的总概括,农业产业化经营侧重于农业产业经营理念、发展趋势、发展模式等内容。

3.农业产业化及其经营更多地强调在农业产、供、销一体化过程中的公平问题,而农业产业链及其管理则更多地强调整个产业链条运行效率问题。事实上,农业产业链管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两种理论对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描述和理论总结。虽然它们研究的目的不同、具体对象不同、重点不同,但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又是交叉在一起的。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与销售等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人、财、物以及信息与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通过市场功能主体相关环节的联合,对农业产供销、农工商实行企业内部化或合同式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参与主体合理分享交易利益①。从以上有关农业产业链管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二者本质上都是要求打破传统的通过计划将农业产、供、销,农、工、商分割开来的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按市场规律的要求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连为一体,通过企业、合作社等组织方式进行农业市场化经营。

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提出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有利于市场化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理论在理论界、政府和实际管理部门的倡导下,已深入人心,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也得到长足发展,人们已充分了解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但对如何进行产业间的要素沟通与管理,如何拉长或加强产业链条等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了解的不多,对已经存在的产业链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得也不够,特别是对农业产业链条中具体的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的研究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有利于我国市场化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2.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国内、国际农产品及相关产业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我国现有农业产业链的整合,特别是对已存在的具体农产品链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所谓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或农产品链的整合,即要通过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或加强产业链连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有利于提高相关方面的理论与应用水平。与国外农业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农业公司及农业产业关联公司在供应链、信息链、价值链等管理方面还很不成熟,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理论指导。特别是对具体某一农产品链或某一农业公司的产业链管理的应用研究更是迫切。通过调查研究和应用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设计出的农业产业链管理模式、方案才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问题,这对切实解决农民小规模生产与农业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矛盾,对切实解决某一具体地区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以及农民收入问题等,都将产生实际的影响。

三、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就是要综合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农业产业链的人、财、物以及信息与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即价值链管理、组织链管理、信息链管理和物流链管理。就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发展的状况看,提高农业产业链管理水平的途径也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的基本原则是在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有效管理,使产品尽可能地增值。以西红柿为例,Rijkzwaan种子公司有一个详细的计算:由其研制出的一颗西红柿种子值0.2美元,一颗种子可生产25公斤西红柿,值20美元;Rijkzwaan种子公司将1公斤西红柿种子卖出后获4万美元,种植者种植1公斤西红柿种子并将西红柿全部卖出可获580万美元,零售商将这批西红柿卖出可获1040万美元①。在整个西红柿的价值链条中,所有的参与者不仅关心自己的产品能否卖出,而且也十分关心整个西红柿价值链条的完整性,特别是零售商能否将西红柿卖给消费者这一环节关系到所有的参与者今后能否获得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国家零售商能获得高于种子公司和种植者的利润率的原因之一。可见,农业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是由市场来定的,是一种供需平衡的结果。因此,在价值链的管理中,应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加快发展市场,通过政策倾斜来保护和培育市场,如大力发展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通过市场来引导农业产业链发展。

2.加强组织链管理。一方面,基层的农户、专业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基本经济单位和组织迫切需要在本地区或跨地区围绕某一类农产品建立起农业产业链组织,这种产业链组织可以是紧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另一方面,上级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需要引导农民、企业、合作社等进行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以振兴地区经济。但现实中,政府或上级部门无法提出具体的结构调整意见。当政府或上级部门号召压缩粮食生产而加大水果种植以后,万一市场发生了变化,农民遭受了损失,谁来补偿农民的这种损失呢?反之,政府或上级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引导、组织规划、协调沟通等手段将分散的农户、专业协会、合作社、企业等组成一条条完善的农业产业链,让市场指挥农业产业链的运转,让产业链系统内部组织自己决定生产什么或生产多少,这样会充分提高组织效率和决策效果。

3.加强信息链管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信息流来带动农业产业链中的物流与价值流。在农业产业链的管理中,信息初始源头来自市场或消费需求,在获得有价值的市场需求信息之后,反向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提出相应要求,产业链的各参与者根据市场的原则加以分工与协作,即用尽量少的投入获得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例如在荷兰,一种每枝长6个的樱桃西红柿在Marcro超市里很畅销,Marcro公司将这一信息传给荷兰最大的育种公司———Rijkzwaan公司,该公司重点研究和繁育这种西红柿种子,并将种子提供给专门的育苗公司或育苗专业户,

再由育苗公司或专业户将西红柿幼苗卖给专门的种植户种植。西红柿长成之后,种植户委托拍卖市场批发,或直接与Marcro超市订立购销合同,对西红柿进行包装并运进超市销售。这一信息流动是产业链中所有参与者的共同需要,其信息沟通的办法也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网页或网站传递信息,也可通过传真、电话等沟通。由于其分工与协作关系比较固定,因而其信息沟通渠道也相对固定。在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发展初期,政府在农业产业链信息网络的建设方面应给予指导和支持,因为一般公司、合作社、农户没有财力来建设信息网络。目前已有的一些农业网络,如蔬菜网、农产品信息网等,其功能不足,也未按农业产业链管理的要求而建,因而缺乏针对性,不能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管理中信息流的作用。

4.加强物流链管理。农业再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在农产品的制种、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消费过程中,对农产品的保鲜、冷藏、包装等要求较高,由此要求农业产业链的物流系统必须方便快捷、体系完备,对不同农产品的物流管理还要设计出具体的物流系统,如在超市销售的鲜奶、冻肉等产品需要建立起专门的冷链物流系统。价值链管理、组织链管理、信息链管理和物流链管理不仅构成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须加以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