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正面临不少新的形势与问题。
1.1人口与粮食
目前我国人口每年正以1600万净增人数增长,预计到本世纪末,人口总数可达13亿左右。以人均400kg的消费水平计算,年需要粮食5.2亿t,比1990年净增1.1亿t,其年均增长率为2.2%。然而要在仅占世界耕地面积6.8%的土地上获得世界粮食生产总量的23.6%,并且维持这样的增长率,其任务是极为艰巨的。
1.2资源与环境
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水、土、森林资源按其绝对量来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人均占有量太低。水资源人均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地分别仅占世界人均量的1/3、1/5和1/4;森林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七,可人均占有量则是第130位。我国土地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旱涝、盐碱、风沙以及冷浸等原因导致现有农田肥力下降,中低产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2/3,目前约有2000万hm2的耕地受到干旱威胁。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开垦利用,土地资源退化明显,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5;沙漠化的土地达到3330万hm2,并且平均每年以15万hm2的速度扩展;草原退化面积8700万hm2,每年以120万hm2左右速度增加。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日益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为368亿t,烟尘排放量为1445万t,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670万hm2,酸雨对江南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仅SO2的危害,每年可达270万hm2。面对上述挑战,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提高粮食生产是主要的任务。
1.3产品与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按市场的需求生产农产品;二是生产的规模要与市场相适应,保证数量和质量满足市场要求;三是价值规律要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四是要有健全的市场流通渠道,需要确立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总的宗旨是要立足农民这个生产主体,通过架设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桥梁,达到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增加收入,致富农民。因此,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已成为今后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4体制与管理
目前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极不适应,也没有形成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其一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呈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状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少地区虽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但伴随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高素质的农民转向二、三产业,使实际务农的劳动力多数文化低、素质差。同时,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农产品生产批量小,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差,适应不了市场的要求。其二是宏观政策上的不协调,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与其他产业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矛盾,加大了农民与其它行业职工的利益反差,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不稳。经济体制改革尚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加慢,城乡与工农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此情况下,加强与建立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科技与发展
科技进步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全国的农业科技力量较强,科技进步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水平。但目前农用土地资源紧缺,实现较高水平上的农业持续发展的难度甚大,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当前农业科技与农业的持续发展已不相适应,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薄弱,科教结合力度不够,储备少,科技进步滞后。此外,农业科技队伍不稳,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所有这些,使得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效率不高,农业科技与农业持续发展的隐性矛盾将进一步突出。由此可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份额,进行农业科技革命是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现代化的物质装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现代化优化的资源与环境4个方面。这是由粗放、低效、封闭的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基本前提。它的特点是:第一,必须以现代工业为支撑基础,没有工业现代化,就没有现代化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与农业工业化(乡镇工业化)组成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是重要方向。第二,必须建立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化与市场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信息化;高效生态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等指标体系。第三,必须坚持农业的持续发展方向,即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不只考虑当前,而要考虑长远的战略。注意农业发展在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以及农产品、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可见,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新的现代化的“农业科学革命”。小平同志说过,“中国将来的农业,最终要靠生物工程,靠尖端技术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推进“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科技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希望所在。
3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为了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3.1“转变认识”观,即对跨世纪农业发展观点的转变其中包括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由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的转变,由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由耕地向国土的转变;由粮食向非粮食的转变;由单项向配套的转变;由基础向产业的转变等。
3.2“产业化”观,即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这是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的产业化,就是农业的工业化与农业的企业化,它与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农业的支撑是分不开的。从发展看,今后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方向应该是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相联系;贸、工、农相结合;产、加、销一体化。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是具有高产值、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基础产业,只有这样,我国农业现代化才能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3“持续发展”观,即走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业的持续发展,应包括农业产量、经济与环境三者的持续发展,其中环境与农业的协调与持续发展是关键,这是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与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以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见现代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点,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同时,必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4“全局”观,即走农业全面发展的道路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在战略上必须考虑治理开发、综合持续、城乡一体化三个方面的全面结合。其次在土地开发战略上,除面向现有1亿hm2耕地外,应该更加开阔视野,面向山丘,面向草原,面向海洋,面向空间,向“山、草、水、空”开发,向“山、草、水、空”要食物。江西省提出“在山地上再建一个江西”,江苏省提出“海上苏东”,都表明从全局考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内容。
3.5“务实”观,即务实地对待我国今后粮食的需求问题
到2030年“谁养活中国的问题”(美国布朗斯95年提出),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我们“必须,能够而且有办法养活”。关键是采取切实有力的技术与政策措施,严格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农业发展8大措施与16个项目(见科技日报,1996年9月16日),明确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护,进行国土全面治理与开发等。这样,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超过5亿t,到2030年超过7亿t是有可能的,我们应对此付出努力并充满信心。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与对策
4.1解决四大矛盾
(1)人地矛盾。据统计,1957年全国耕地为1.33亿hm2,人均为0.18hm2(2.7亩),从1978—1994年的16年间,全国耕地净减459万hm2,人口增加2.3亿,人均耕地由0.1hm2(1.5亩)降至0.08hm2,相当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1/3的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0.07hm2)。从1957年到1986年的29年间,平均每年净减耕地53.8万hm2,如果今年按年净减耕地33.3万hm2计,50年代,我国人均耕地将降至0.04hm2,届时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更为尖锐。为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缓解人地矛盾。第一,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在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方针的同时,做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加强土地管理,强化国家土地法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用地总量,规定每年全国非农用地占耕地数量的极限,通过适度开发与复垦,不断增加耕地,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确保耕地与播种面积的稳定。第三,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吨粮田,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第四,在保护耕地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平衡施肥,治水改土,合理耕作,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系统等措施,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农业的稳定增产。
(2)人粮矛盾。我国粮食总产1949年为1.132亿t,1995年为4.66亿t,增加了4倍,人均为388kg,到本世纪末,人口为13亿,按人均400kg粮食计算,总产需5.2亿t,尚需增加0.5亿t。从历史上看,我国粮食产量变幅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近10年来,粮食增长较缓慢,1984年后,南方粮食较北方增产少,过去“南粮北调”,现变为“北粮南调”。其原因,一是由于耕地面积减少,1984—1993年全国耕地共减少267万hm2,其中我国东南地区(包括沪、苏、皖、鄂、湘、赣、浙、闽、粤)耕地减少120万hm2。二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10年间全国净减少233万hm2,而东南地区减少了353万hm2(与同地区相比)。三是粮食单产的增产幅度降低,全国近10年较前6年(1978—1984年)减少510kg/hm2,东南地区减少930kg/hm2,该地区因此而总产减少40亿kg。为此,今后需要采取如下对策:第一,稳定耕地及粮食播种面积。通过提高复种、综合开发、开垦荒地、保护耕地等措施,今后15年内,即到2010年,耕地应保持在1.2亿hm2左右。第二,加强中低产田治理与平衡施肥,全国有近2/3的耕地为中低产农田,1989—1995年,黄淮海与东北地区共治理中低产田500多万hm2,新增粮食1000万t,说明中低产田治理有很大潜力。此外,在化肥施用水平较高地区,应尽快调整N、P、K的施肥比例,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耕地肥力。第三,培育优良品种,通过改良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不断提高粮食增产水平。第四,建造粮食增产的外部环境,加强区域性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包括建立粮食生产的保护与投入制度,加强市场体制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
(3)水资源矛盾。当前水资源矛盾在农业发展上的表现是:第一,供水不足,全国耕地的实际灌溉面积仅40%,每年有60%的耕地无水灌溉;第二,洪涝旱灾频繁,每年农业遭受水旱灾的损失,约占自然灾害损失的60%;第三是水质污染,不少地区由于水质污染,直接影响耕地的肥力水平与作物产量。上述矛盾主要是人、水与环境之间协调的矛盾,为此提出如下对策:①扩大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农业。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开发,不断扩大耕地灌溉面积;通过管道输水、平整土地、农田覆盖、灌溉技术、改善耕作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实践证明,在井灌区采用管道灌溉可节水30%,喷管可节水30%—50%,在水源不足地区,采用湿润灌溉法,水田可节水65%,初步估计,仅节水一项可增产粮食1000万t以上。②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的管理,包括政策、法规、体制、组织结构、水价体系、调度运行、污水排放及处理等诸方面均需加强,其中节水是管理的核心。③搞好开源及水源调配,兴建一批新的水资源工程,以丰补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其中搞好“南水北调”为主体的全国与流域和跨地区水资源的总体布局,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4)环境恶化矛盾。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每年废水排放量为368亿t,烟尘排放量1445万t,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570万hm2,酸雨对江南农业的影响日益加重,仅SO2的危害,每年可达270万hm2。由于旱、涝、盐、碱、风、砂等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有2000万hm2耕地受到威胁,此外,由于城乡企业的“三废”、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及农药所产生的污染,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与农业发展。因此,应采取如下对策:第一,实施环境保护的三大战略,综合治理污染。首先对污染的排放总量加以控制,城市工业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保护并重,以科技为先导,提高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面源污染,倡导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高效、经济、安全的农药,加速废膜资源化。第三,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污染源头。在优化乡镇企业结构与调整布局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污染产业的新建,鼓励与支持清洁生产的产业,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扩大。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环保投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4.2加快农业科技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有很大发展,但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农业科技的进步予以解决。其基本途径是:
第一,发展农业科技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业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的产出率与利用率技术;农业资源的延续利用与污染的防治与保护技术;基因工程、现代微生物、新品种繁殖、信息及遥感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
第二,必须加强科技挖潜。尽管我国的农业总体水平较高,但仍有以下四种潜力可挖:一是生物潜力。目前生物的产量,远未达到生物的潜在生产能力。如江苏(常熟)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的大面积水稻亩产已超过650kg。因此,通过品种培育及提高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这种产量是可能在较大范围内达到的;二是环境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栽培技术是为了改善或充分调节环境条件,特别是光、气、水、肥、土、热及病虫害等外部环境条件。目前全国有2/3中低产田,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同样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三是空间潜力。指空间的进一步双向拓展。如开垦滩涂地,土地退耕,水面种植等平面向的拓展;又如立体式与垂直栽培式的垂直向拓展等,均可大大增加空间利用,产量可成倍增加;四是时间潜力。指延伸可种植时间或复种指数。通过地膜、大棚、温室,使原来不能种植的季节变为可以利用,特别是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反季节生产成为可能。此外,双季或三季的耕作制度,也将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新的种植方法的建立,有再实施的可能。总之,为了充分发挥上述四种潜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包括现代育种、先进栽培及农业设施技术等均不可少。同时,农业的配套政策,包括土地、科技和农业政策也不可少,其中土地政策解决护农问题,科技政策解决为农问题,农业政策解决务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第三,加大农业投入。加大投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包括农业的工厂化生产),实现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对农民进行科学种田的推广和科普教育;还包括对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的投入,以迅速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其次,投入重点应逐步转向农田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扶持农机工业,集中攻关,研制并生产出适于不同土地特点的、高效低价的多种农业机械。此外,必须完善农业投入体系。实行政府、集体、个人三结合,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可建立各种农业现代化基金组织,将投入重点逐步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田基本建设与农业科技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各种政策,充分发挥各级集体组织和个人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4.3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的自组织程度
从生产经营体系看,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突出问题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缺乏与市场沟通的有效途径,规模经营发展缓慢,农产品与工业原料流通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的利益。解决途径是:①要通过探索口粮田的规模,推进非农业化,并以市场化为导向,在生产专业化、基地化、商品化及产业化的过程中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②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关键在于培育龙头产品,龙头企业,并做到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③加强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新型经营体系。④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必须加强农民的自组织程度,制定相应法制与法规,并介入行政管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