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保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专业学位研究生[1]从发达国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的热爱农村,了解农村,关心农村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类人才,这个任务应该由农业推广硕士的相应领域来完成;需要一批集产品生产、加工、运销联成一体,把农业建设成为一体化经营的综合产业的人才,这就要求农业推广硕士要培养一批懂得科学管理,又有市场管理理念的综合人才;更需要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业建设成为高度社会化的新型产业,这就需要农业推广硕士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的应用性人才;新农村建设更需要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把农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产业,这就要求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一批林业和农业机械化,农村和区域发展领域的应用人才。从以上几个方面足以看出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应用性人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二、目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在招生考试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执行的入学考试是通过GCT考试,然后参加各招生单位组织的专业课程考试和面试合格后才有资格进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这样势必会有一些人会因为对数学、外语、语文和逻辑知识的淡忘而使其失去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
2.招生单位偏多,使得生源分散。目前我国有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单位有73个[2],这里既有高等院校,又有科研院所;既有农林类高等学校,又有综合类院校。因此,在招生单位的布局上,有关职能部门要有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业推广硕士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区域性布局上可否考虑一区一所或两所,另外在各个学校的招生领域上也要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求多求全有时未必是件好事,这样保证农业推广硕士有一定的招生规模,不至于造成生源的过分分散;只有保证规模,才能有效益,才能最终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在有的招生单位每年的招生数量很少,有的领域只招几个人,很难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缺少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案例教学偏少。据笔者了解,各个培养单位在农业推广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上都想了一些办法,但目前来看收效不是很大,大部分的任课老师还是按照全日制硕士的授课方式来给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任课老师尽量的教授与农业推广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但是苦于目前一个老师的精力有限,涉及的研究课题有限,所有案例相对较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保证农业推广硕士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1.改革招生入学考试的模式,使那些真正从事和热爱三农问题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有机会提高自己。农业推广领域的各个协作组配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调研,研究出一套适合农业推广硕士入学考试的科学合理的方案,使招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又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使这批人经过农业推广硕士阶段的学习,无论在理论上和能力上都能有提高,更好发挥各自岗位的作用,更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建议能通过宽进严出的方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关系,使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上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道路。现在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单位多,在区域上的布局等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有一些自律性较差的招生单位不遵守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一些规定,存在跨地区办班现象,更有一些单位不执行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或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偏差,造成对考生不公平的现象,使一些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这既浪费了我们的教育资源,又影响高校的社会形象,这部分考生混得了文凭,进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建议各个招生单位加强自律,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组织生源,录取合格考生,使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上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道路。
3.加大案例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农业推广硕士不同于科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别于全日制研究生,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直接切入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案例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尽可能组织在农业推广方面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案例库的建设工作,实现资源共享[3]。
4.注重面授的效果,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质量。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学习上有一个误区,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培养的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而忽视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能有质的变化,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不可能培养出有应用能力的人才。只有重视课程教学环节,当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数是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授课老师可以从调查观察和访谈中发现丰富的教学素材,在教学中运用专业学位研究生自己提供的信息解决他们困惑的问题,以增加教学的亲和力。同时,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由于个体的差异的存在,他们的经验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他们完全可以在分享彼此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是宝贵的学习资源,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教学相长等理念,以此调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分享经验,相互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通过奉献与分享、小组讨论、合作辩论等形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激活已有的经验,并在交流中剖析经验创造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索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从丰富的经验中提炼出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规律,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指导实践的价值。这样也达到了面授的目的。
5.加强过程管理,保证农业推广硕士的论文质量。高水平的导师是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导师负责帮助研究生做好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具有明确的实践背景和应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真正为生产服务,可以适应生产单位的需要,培养农业推广单位急需的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同时,对研究生自身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另外,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后,进行开题论证,专家对其开题进行严格地审查和论证,就其论文工作中将出现的问题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了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没有达到开题要求的,方案中还存在严重问题的研究生,限期修改或是重新开题。在开题后,学院和导师还要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进行中期检查,确保论文按期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工作的末期阶段应建立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评审制度。其一是推广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即提交的答辩的学位论文须隐匿导师和学生的姓名,使答辩人摆脱人情私交的不当干扰,也有助于遏制一些学生只力图搭便车的不良倾向。有此学者或许认为,这样做有些不妥当,但在特殊时期确实能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更具深远影响力的是匿名评审制度的实施和推广这不但能直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自律性,而且能有效的防范学术界的不端之风,净化教育的大环境。通过论文的评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现和杜绝一切可能尚未被察觉的抄袭或杜撰等败德行为,这样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4-6]。加强学位论文的后评估工作,建议学位办委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相应的主管部门对已经获得学位的专业学位论文进行合格评估,加强宏观管理,这样有利于保证论文的质量。综上所述,只有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单位都能很好地处理好自主和自律的关系,主管职能部门能处理好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学科单位布局的结构,各培养单位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抓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注重过程管理,才能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批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