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效率和效益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效率和效益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效率和效益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论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杭锦后旗是全区85个旗县中典型的农业旗。国土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88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人,农业人口22万,2003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41:26:33,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例为68.6:31.4。自解放以来,农业的比重愈来愈大,畜牧业比例(地位)明显下降。从表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判断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四种压力: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农牧生产对资源的压力、就业对经济的压力和贫困对社会的压力。要使压力变为动力,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的发展以及效益的提高。县域经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29.61亿,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必须加以充分肯定和继续坚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收入只有2.1个亿,GDP和财政收入之比只有7%左右。这个比例低于全区水平,更低于全国水平,与发达地区、国家无法比较。

速度和效益并重,是农业旗县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它,离不开正确把握农业的地区基础,离不开充分发挥农业的原始动力作用。我们常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实,这种提法并不精确。马克思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资本论》第三卷,885页)。农民提供的剩余劳动及其创造的剩余产品越多,其他行业部门才越能发展。如果生产力低,所生产农产品的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消费,那么,其他部门就难以发展,即使由于人为勉强而有所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大经济学家克拉克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形象地比作一棵大树,第一产业如同庞大的树根,深入土地吸收最原始的和最基础的营养。第二产业如同粗壮的树干支撑着整棵大树,代表着树的大小和高低。第三产业则如同茂密的枝叶,使大树显的富有活力。没有树根无所谓树干、树枝。

没有提供更多剩余产品的农业,就没有其他部门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杭后经过构建七大体系,即标准生产化体系、组织化生产体系、基地和园区示范体系、科技培训体系、扶贫和转移劳动力体系、品种改良体系和牲畜防疫体系,农作物商品率大有提高,牲畜及其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明显增强,为社会提高剩余产品总量显著增加。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力的源泉。但土地是有限的,它是稀缺的资源。因而,经营土地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其次,土地肥力、位置不同而形成级差自然力,并且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当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力相结合时,就转化为直接的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地规模经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口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再生产及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多样化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具有合理的耕作条件”,“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累、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应用”(《资本论》)第三卷,916页、910页)。我们的土地承包制,潜力已挖尽。现在回过头来看,不难发现,它不过是向小生产的复归。

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的解决,有待于土地制度的变革,有待于逐步推进规模经营制度。土地规模经营的载体就是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在杭锦后旗,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近80个,参加的农民超万人,他们代表着22万农民发展的未来。保护土地自然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农业是培养生物的产业,只有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土地的自然力才能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力。因此,光有土地规模经营是不够的,化肥的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大面积污染、地下水质下降、城镇垃圾蔓延、不合理的采矿、灌溉排水能力低下等等,都会直接降低土地自然生产力,从而阻碍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曾经指出:农业的大规模经营,“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在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的同时,又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应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资本论》第一卷,552页)。这或许是对循环经济的最早的论断。继马克思之后,1967年美国经济学家皮尔丁第一次明确提出循环经济概念,并被各国所采纳,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共识。这就是无害化、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三项原则。

杭后人或许不知道皮尔丁,也不是皮尔丁理论的实践者,但为保持土地永恒的自然生产力,他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争取名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成为斗争目标;在养殖业、家禽业、家畜业、种植业、水资源等方面资源循环利用;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这是杭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开端,也是为保持土地自然生产力所做出的一大壮举。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还反映在产业连锁性效应上。过去,不少学者甚至不少决策者认为,农业作为初级产业,似乎没有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更没有旁侧关联效应。许多农产品不经过中间的加工而被消费,因而后向关联十分微弱;即使一些农产品以中间产品出售,但由于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自给自足式生产,因而,前向关联也是无足轻重;更谈不上旁侧关联效应。这些观点是长期以来轻视农业、蔑视农业、甚至无视农业的思想遗毒。实际上,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农业的连锁效应是存在的。首先,看前向关联效应。在农业生产开始之前,许多部门为其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如农业机械、种子、化肥、能源等,还为农民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用品。

在这里,农业为工业品提供市场,或者叫农业的市场贡献。其次,看后向关联效应。农业生产结果的农产品,为许多产业提供原料,或直接提供消费资料。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劳力来源;集约经营而节省出来的土地成为农业以外产业和产业集聚的城镇本身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空间。这是农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要素贡献。杭锦后旗工业发展的主要框架———“壮大一个支柱,扶持八个产业,做强十大龙头,建好一个工业区”,都离不开农业的后向关联效应。饲养出的牛羊鸡,由“草原兴发”加工;生产出的牛奶,由“蒙牛”加工;成熟的瓜籽,由“百联”等加工;种出的蔬菜,由“鸣光”加工;丰产速生林木,由两个木业公司加工;收获后的小麦,由“金穗”加工;优质玉米,由“河套集团”加工;枸杞、水果,由“汇源”加工等等。支柱产业、龙头企业,都是以农牧林产品为主要原料。没有后者,当然不会有前者。离开农畜产品的后向关联效应,就不会有八大产业,至少在作为农业旗的杭锦后旗是这样。再次,看旁侧关联效应。在农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为其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而这些服务部门基本上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商业贸易、饮食住宅、物流仓储等构成的流通部门。超级秘书网

第二个层次,由金融信贷、投资融资、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疫病防治等构成的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个层次,由文化娱乐、广播电视、卫生防疫、科学研究、学校教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构成的为公众服务的部门。第四个层次,由党政军警、社会团体构成的为社会服务的部门。因农业的前向、后向关联并效应产生的服务部门,在杭锦后旗随处可见。当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旗县,通过农业产业化解决农业自身的问题;通过县域经济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使更多的农民变成工人;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问题,克服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障碍。坚持“三化”的真正落脚点在于“三农”,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的基础地位。因此,农业旗县的发展,应坚持围绕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繁荣第三产业,而不是抓二产,促三产,带一产。如果这样,那么,就有悖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