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户经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户合理地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子孙后代生产的需要。
1.农户是农业资源的占有者和使用者。我国自从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村的农业资源大多为农户占有和使用,农户的经营行为对这些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结构直接关系到它们的可持续利用,如果农户的经营行为趋向理性化,则可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则反。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由于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而且分散,具有超小规模的特点,针对这一国情,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较多地体现出规模化和协调统一的特点,这就要求有农户的积极参与,否则是难以成功的。
3.农户经营行为的优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前所述,农户是农业资源的占有者和使用者,也是农业经营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农业资源的不当利益和农村环境的破坏往往是从这一最基本单位开始的。同样,组织、策划和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计划、目标、政策和措施时,须着眼于这一基本点,重视农户经营行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注意调动他们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关系到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21世纪的农业发展。
二、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农户经营行为是指在一定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法规、资源结构条件下,农户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选定经营方向、经营规模、经营方式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过程。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对农业中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土地、资金、能源、技术、生物等)进行配置和利用,不同的经营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因此,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1.经营目标的求稳性,影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户作为一个“经济人”,既要追求收入或利润的最大化,又要追求收入的稳定性和风险的最小化。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存在,加之农户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往往不全、不准、不及时,农户虽有根据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安排生产的愿望,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在经营目标的选择上倾向于收入少但风险小的目标上,在生产经营上力求“小而全”。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不敢为人先,“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跟风”现象普遍,在结构调整上总是慢人一步,从而导致结构的“同构化”,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投资,使农业资源在利用和配置上出现了很大的浪费,缺乏应有的效率。
2.农户经营行为的短期化现象严重。在解决温饱和致富欲望的驱动下,许多农户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对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只取不予或取多予少的掠夺式经营行为普遍存在。如有些山区的农户,为求温饱,陡坡垦种,往往“小山开到顶,大山开到腰”,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在平原地区,有些农户在承包田(地)挖塘养鱼,建房从事第二、三产业,有的劳动力转移户撂荒土地,造成耕地资源的总量减少。农户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实际措施运用上,为追求高产,偏重于考虑“经济再生产”,忽视“自然再生产”,即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或生物资源用之不竭,对其承包地重用轻养,滥施农药、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近年来,我国农田中的蚯蚓、青蛙和益鸟不断减少均与乱砍滥伐森林、滥施化肥、农药有关。由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林病虫害的发生更加频繁。
3.农户的兼业行为使农业出现了粗放经营的现象。由于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户为追求其收入的最大化,必然将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中的一部分投入到非农产业。由于农业行为的增收效应缺乏弹性,而兼业行为的增收效应富有弹性,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偏好兼业行为,并形成了对农业的替代,不过农户用兼业行为替代农业行为在社会总体上并没有形成完全替代,对大部分农户而言,即使农业行为的增收效应缺乏弹性,农户还得依靠土地搞饭吃,只是农户在农业活动中要么尽可能少地占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例如不愿对承包土地进行投资,要么尽可能地使用不适合兼业活动的经济资源,如在农业活动中使用妇女和老人。这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低,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与优化配置。而且我国农业科技及其推广应用没有相应跟上,则必然导致土地生产率下降,加上我国本来人均土地就少,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农户经营规模小,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我国农业经营具有超小规模的特点,全国有2亿多农户,每户平均规模不到1公顷,这样的超小规模给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农业科技具有公共物品、保密性差及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特点,农业科技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必然会出现在其他农户对某项技术的采用上“搭便车”的现象;农业生产由于是大田生产,生产者又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户组成,这种生产方式使农业科技成果的保密成本加大;当一种技术同资源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时,就存在外部效应,如病虫防治技术、水土保持、渔业和林业资源保护等。
5.农户投资行为乏力。由于我国土地使用上,承包地“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现象普遍,农户不能对土地形成预期,加上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大,而且农业的投入产出周期长,见效慢,农户对农业投入较少,尤其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少,其投入主要集中在短期能见效的生产要素上,如农药、化肥等。农户投资在全部农业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近十多年来一直很低。无力兴建甚至无力维护农业基础设施,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三、优化农户经营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权主体不明。虽然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但在农村存在乡、村、村民小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究竟谁是真正的所有者却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法律规定非常含糊。二是各项权能界定不清。农地承包制度虽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使用权归农户,但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责、利都没有明确规定。正是现行农地产权安排的这两大局限性导致了农业经营中短期行为的盛行和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延续。一方面,由于所有权主体不明和所有权边界不清,所有者随意干预和侵占经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经营权能边界模糊,使经营者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难以形成长期投资、长远经营的积极性。上述局限性是导致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滥垦滥伐,破坏生态,使农业长期走不出不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根源。加速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一是必须明确界定农地的所有权主体及其利益;二是必须明确界定农地的各项权能,明晰土地使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三是完善土地承包制度,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限,克服农户短期行为,加速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2.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联结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把分散经营组织成社会化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农户走向市场的有效渠道。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加强农户与市场的联系,减缓市场波动对农户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降低市场风险,减少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今后:(1)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当地农户,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进行适当指导。(2)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加速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保证信息质量。(3)发展信息咨询业,在各乡(镇)、村设咨询点,提供信息服务,尤其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服务,从而将农户与市场联结起来。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针对农业家庭经营规模狭小,不利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问题,政府要主动肩负起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任。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如农田水利建设是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的事业,不可能依靠农户的市场行为加以解决,政府要通过农业专项基金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力兴建水利、更新农村电网、成片改造中低产田、组织宜农荒地开发等。
4.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如前所述,由于农业科技具有公共物品、保密性差及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政府是农业科技投资的主体和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主体,今后应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同时鼓励非政府部门在有关领域进行科研投资,如化肥、农药、农作物杂交种子等领域。同时对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进行真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和维护农业生态环境。
5.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民经营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而要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就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选择部分农业劳动力到专门学校进行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推广“绿色证书工程”;(2)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信息、经验交流;(3)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四有”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