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产业发展制约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产业发展制约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产业发展制约思考

(一)总体规模小。受自然资源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和产品少,带动力不强。全县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3家,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加工能力弱。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相对薄弱,农业产业链不长,难以实现拉长销售时间、拓宽销售空间和加工增值,影响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缺少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产品。

(三)利益联结松。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订单农业”不规范,普遍存在订单兑现难问题,纠纷较多,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政策不到位。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和诸多部门,一些地方、部门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性认识不足,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政策落实难,一些政策虽好,但操作性不强,对政策的实施对象和主体不够明确。一些政策由于涉及部门利益,如税收、信贷、绿色通道等,很难落实。二是有些扶持政策往往限定特定对象,忽视面上情况,缺乏科学性。三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环节税赋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资本积累和发展

当前,怀远县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益联结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按照工业化的要求,农业产业化要大发展、大提高,必须坚持以发展效益农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动力,以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扶强扶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扶持农民。一是根据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及建立基地情况进行扶持,把目前由政府部门引导和发展起来的示范基地,转变成在政府规划引导下由龙头企业作为运作主体实施的农产品基地。重点扶持20家带动农户2000户或建立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与全县主导产业关联度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对经营机制好、科技含量高、产品有特色、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二是把培育、催生农业龙头企业与“扶强、扶优、扶大、扶特”结合起来,鼓励外地企业、工商业主、个私经济等多种经营主体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有品牌、有实力的知名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创办农业龙头企业。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发展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怀远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摆上重要位置。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加工产业,如棉花、花生、畜产品、蔬菜、石榴、面粉、稻米加工等。二是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延伸农业产业链。围绕全县大宗农产品,集中优质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农产品的系列化。三是大力提高加工装备水平。加快引进先进加工装备,加快传统农产品加工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开发、引进和推广先进加工技术以及贮藏保鲜、节能降耗、无菌生产等高新技术,实现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四是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功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加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本地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营销工作,提高市场化程度,创造新的需求。一是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抓好大米、黄瓜、黄牛等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着力开发长三角、东北等省外市场,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开设农产品营销窗口。二是大力发展民间流通服务组织,着力抓好农民营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产品协会、农民经纪人和营销大户信息灵、机制活、善推销的优势,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他们把生意做大做活。三是抓好信息网络建设,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四)扶持壮大有市场竞争力、有大批量的优质农副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以有市场、有效益、有规模的优质农副产品为基础。一是提高大宗农产品优质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在初步形成的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区域优质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和商品率。粮食生产主攻优质稻,发展优质小麦和玉米;经济高效作物突出发展棉花、花生、蔬菜等;养殖业突出生猪品种改良、草食动物和特色名贵鱼类生产。二是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对“白连坡”牌贡米“、纯王”牌良种、“神禹”牌牛肉、“五岔”牌烧全鸡、怀远石榴等名牌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加快基地建设步伐,逐步实行区域化种植养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三是把优质农副产品开发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保健和环保产品,打开贸易“绿色通道”。四是依托资源优势,从培育区域性主导产品着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在农业产业化链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进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贡献率。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积极扶持民办农业科技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加强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多形式的创新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协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三是加强科技推广应用与培训工作。坚持提高县一级、强化乡一级、突破村一级,健全农村三级科技推广应用与指导体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心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问题,是农产品能否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关键。要树立“生产质量第一,消费安全第一”观念,彻底扭转片面追求农产品数量、忽视农业环保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传统农业发展思路,把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件大事来抓。当前,一是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实践,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示范区、示范片、示范带建设。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标准,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有条件的要积极实行国际标准。二是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完善检测技术手段,提高检测能力。龙头企业要主动把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三是要加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切实抓好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扩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质量监测、许可和认证工作,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强化手段,优化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好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二是发挥好政府协调职能,加大对龙头企业信贷服务,有针对性地扩大贷款规模,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三是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建设项目和品牌创建补助。四是有关农业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基地集中。五是按照有关政策要求,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减免税政策。六是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