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一、基本概念界定

1.产业融合

在西方发达国家,信息通信业是产业融合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快速和成熟的领域,因此,产业融合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通信业领域。国外学者主要从技术扩散渗透、产品整合创新、产业融合过程、产业边界变化、产业竞争关系等五个不同的视角来解释产业融合的内涵,提出了“技术扩散渗透沦”_lJ、“产品整合创新论”j、“产业融合过程论”j、“产业边界变化论”_4和“产业竞争关系论”等五种代表性观点。上述定义局限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融合发展实践。事实上,除了信息通信业之外,产业融合还广泛地存在于其他领域当中,如农业与高科技产业等其他产业相互间的融合。相对而言,国内学者马健(20o2)[6J的解释更具一般性: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分产业界限。从系统论的角度,产业是一系统,一般是由技术、产品与业务、市场、企业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技术、产品、市场是客体要素,企业是主体要素。因此,产业融合是产业主体融合与产业客体融合的有机统一,往往由前后紧密衔接或并行不悖的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等构成。产业融合既可理解为一产业创新过程,也可理解为产业创新结果,其主要表现为产业边界的日趋模糊和具有融合性产业性质的新型产业形态的出现。

2.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基于产业融合的基本思想,本研究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界定为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的二、三产业,以及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基于技术、产品与业务以及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企业跨产业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产业创新过程和产业创新结果。其突出表现是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的二、三产业,以及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具有融合性产业属性的农业新形态(或业态)出现。

二、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1.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科技革命,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世纪40年代开启、延续到7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在产业之间快速扩散,使得产业之间逐步建立起了共有的技术平台基础,产业之间逐步形成了横向产业关联关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元化经营和兼并重组活动,以及政府放松产业管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产业分立、界限分明的产业结构日渐淡化,出现了融合发展趋势,即产业结构融合化。产业结构融合化又称“产业结构重叠化”或“产业边界模糊化”,是指在知识分解和融合基础上,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而形成新的知识产业群,以及产业技术融合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使产业边界具有了越来越不清晰的趋势。西方国家信息产业领域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研究,揭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特征的产业融合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产业融合不仅体现在高科技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还包括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传统三大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以及传统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在世界产业结构融合化背景下,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必然。

2.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多功能化的客观需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具体通过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巨大贡献”,即农业功能体现出来。库兹涅茨于1961年出版的《经济增长与农业贡献》一书,对工业经济时代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功能概括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等四大贡献。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经济功能在内的社会、生态、文化等农业多重功能逐步显现,体现出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农业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四大贡献”外,还具有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社会稳定和文化教育等新功能。农业多功能的发挥和拓展,需要在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实现。产业融合使现代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j。

3.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近代农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被称为“石油农业”、“化工农业”,农业机械的普遍应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化学农资的大量施用,导致能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人类所日渐关注,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共识,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产业融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实践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各个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整合产业资源、进行产业融合、发挥协同效应是实现农业与各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4.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然结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形成了农业信息技术,进而导致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对改造传统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农业信息化,即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管理手段,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智能化的过程。农业信息化贯穿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应用的经济环节看,具体包括生产管理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农技推广信息化、市场流通信息化、资源环境信息化和农村生活信息化等。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促成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农业信息化,不仅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领域的全面渗透,进而建立起农业和信息产业共同的技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产品、业务和市场融合,使得信息农业日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数字农业、精确农业等信息农业业态日渐兴起,已经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中国农业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环境的PEST

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政治因素主要是政府的农业发展体制与政策支持,经济因素主要是城乡居民的农业需求引导,社会因素主要是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与激励,技术因素主要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技术进步支撑。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正面临着有利的宏观环境。

1.政治环境(PoliticalEnvironment)

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基础,新农村建设政策指明了融合发展的方向,“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奠定了融合发展的物质条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消除了长期以来城乡分割、农业与工业分立发展以及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应和乡村对城市的正向反馈效应难以有效发挥的体制性障碍,使农业与相关产业通过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可能。从200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农业与服务业、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生物产业、农业与信息产业、农业内部子产业融合发展等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从政府对“三农”的投入来看,提供了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政策保障。政府“三农”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在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在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为农业发展创造r良好的软件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也有利于吸引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者进军农业,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2.经济环境(EconomicEnvironment)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农业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消费,主要指城乡居民对农业原产品(动植物产品)、加工品和涉农服务性产品的消费。依据消费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农业物质产品消费和农业精神产品消费。14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从农业消费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消费大致经历了被动消费、从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过渡、完全主动消费等三个时期。目前已经进入了完全主动消费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特征突出表现为对农业物质产品消费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农业精神产品消费的日趋上升,这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客观要求革新农业发展模式,即跳出传统的利用单一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的思维局限,充分利用相关产业的技术成果、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在产业融合中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型农业物质产品的同时,提供蕴涵了农业文明的农业文化精神产品。

3.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即由过去的片面追求GDP增长,以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向追求全面发展,追求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发展“两型”农业。发展“两型”农业,为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思路,通过产业融合,整合产业功能,充分利用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现代产业发展成果,改善农业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创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业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Environment

技术创新及渗透扩散引发的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条件。就农业生物技术而言,一是具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二是部分技术成果已经成功转化和应用,三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体系,四是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农业信息技术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硬件、农业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政府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提供了政策指导。

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

结合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中涉及的相关产业、融合中的产业关联方式,可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分为:高新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以下简称“渗透型融合”,可细分为信息技术渗透型融合、生物技术渗透型融合¨、航天技术渗透型融合三种)、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的整合型融合(以下简称“整合型融合”)、农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交叉型融合(以下简称“交叉型融合”)、综合型融合等四大类型。

1.渗透型融合

渗透型融合集中表现为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进而引起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其典型业态是信息农业(主要有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等)、生物农业(主要有生物种业、能源农业和医药农业等)和太空农业(主要有太空育种业等)。

2.整合型融合

整合型融合是指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等子产业之间,依据生物链的基本原理而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关联,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其典型业态是生态农业、节能农业、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

3.交叉型融合

交叉型融合主要表现为旅游设施、旅游业务、经营理念与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其典型业态是旅游农业(也称为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业等)。

4.综合型融合综合型融合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摆脱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束缚,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实现农业的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生产。

五、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宏观经济效应

1.推动经济增长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实现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

(1)实现产业创新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之一是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引致了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推动了经济增长。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引致了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一全方位、多层面的创新系统。依据Freeman(1997)的产业创新理论,产业创新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包含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技术融合产生了一种扩散性的技术创新,创新技术的扩散产生了具有融合性产业性质的新技术,提供了具有融合性产业属性的新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创造出了新的社会需求,并引起了原本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新型竞争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组织重构,形成了具有融合性产业属性的新型产业,如生物农业、数字农业、太空农业、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产业创新推动了经济增长。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创新,从两个层面促进了GDP增长:一是增加了农业价值增值环节,横向上拓宽了农业产业链,使农业增加值延伸到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扩展了农业价值增加的产业空间,提高了农业增加值。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宽,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二是增加了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旅游农业、数字农业、太空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的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2)实现技术进步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之二是通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增长。高新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缘自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过程表现为技术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技术创新成果中包含了新的技术知识,而知识具有公共品的基本属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意味着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技术创新产业的创新利益不可能被创新者独占,还会溢出到其他产业的企业,形成其他产业企业的获利(Arrow.KennethJ.,1962)。当某项技术创新在某一产业中出现后,随后的技术创新扩散必然产生创新价值的溢出,溢出效应是其外部性的主要体现。高新技术在具有高度渗透性、产业分化功能之外,还具备良好的产业融合性功能,容易使若干产业形成共享的技术平台,实现技术融合,形成了融合性新技术。非农领域诞生的新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的扩散和应用,促成了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技术融合,实现了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成果及其向农业领域的渗透,不仅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而且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融合性新技术,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从而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

2.优化资源配置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对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主要体现在节约经济资源和降低交易成本两个方面。

(1)节约经济资源

中国农业的发展,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现代生物、信息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融合,使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生物育种、无土栽培、农业滴灌、信息管理等现代农业技术成果。通过动植物品种改良,减少了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依赖,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农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了农业资源消耗。建立在生物链原理之上的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耦合形成的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促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缓解了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促进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

(2)降低交易成本

产业融合通常是由分属于不同产业中的企业通过从事跨产业的多角化产品经营,即多元化发展为手段来实现的。企业往往通过与拟新进入产业领域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进行兼并与收购,或直接投资设厂的方式,进行多元化经营,进而运用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创新技术对分属于不同产业领域、具有不同技术基础的产品进行整合,开发出融合了不同产业属性或产品功能的融合性产品,并创造出了相应的市场需求。企业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必然导致经济组织形式的变革,企业网络理论对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工具。企业多元化经营之前,企业边界是清晰、有限的,企业局限发展是基于传统生产要素下的传统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企业有剩余资产,剩余资产的利用方式可以选择出售或出租的方式他营,也可通过多元化兼并收购的方式自营。从两种方式实现后的交易类别看,前者属于市场交易,后者属于企业内部交易。一般而言,在市场治理成本大于企业内部治理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往往选择多元化兼并收购的方式自营.以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企业多元化经营之后,企业内部组织管理难度增加,组织、协调成本提高,企业对高级资源(知识、人才等无形生产要素)的依赖日趋加大,企业边界日趋模糊和无限。企业边界由有限趋向于无限的现象,导致了经济组织的变革,即企业与市场组织相互渗透,形成了多样化的中间组织形式。这一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新制度经济学用界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混合组织”进行了理论解释。国内有学者将其看作企业网络,认为在广义上,企业网络泛指与企业活动有关的一切相互关系以及由所有信息单元所组成的n维向量空间;狭义上,则是指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与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企业网络具体可分为企业集团、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三种形式。企业网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企业网络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包括与供应商重复交易、规模交易、信息共享、非正式的自我实施的保护措施而产生的交易成本节约。与市场交易相比,企业间网络交易时间一般较长,存住长期合作关系,交易双方在未来交易中有更多机会矫正交易中的不平等现象,重复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每个企业的合作伙伴较少,交易量大,采购中存在规模经济,单位交易成本降低;企业之间信息共享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减少了交易成本;企业问建立起的信任机制等自我保护措施,只需极低的维持成本。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依赖于企业新知识的连续性获得,依据企业知识理论,企业知识可分为默示知识和明示知识,企业网络使得成员企业之间灵活多样的知识学习和交流非常普遍,有利于学习效应的发挥,有效把握市场机会。三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是决定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环境获得,企业网络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四足可以克服组织内部的路径依赖和市场失灵。企业过去的行动轨迹容易导致路径依赖,束缚企业未来的行动选择,企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路径依赖的形成;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高交易频率的交易环境下,往往存在资源配置时的市场失灵现象。企业网络提供了企业超越不利交易环境的组织环境空间。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降低了产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企业跨越农业从事多角化经营过程中,进行组织创新,将外部市场交易企业内部化,追求交易成本节约的企业组织创新过程。创新的结果是形成了企业网络这一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随着产业融合的进一步深入、新型经济组织趋向于完善和成熟,必然引发相应的经济组织创新和交易成本节约,进而在动态的融合过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增进社会福利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增进了社会福利。应用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概念,采用剩余分析法,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看作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变化分析则可简化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总和的变化比较。纵轴表示农产品(包括服务)的价格(P),横轴表示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数量(Q),产业融合前的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曲线分别为S和D。产业融合后的农产品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不变。产业融合改变了农业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扩展了农业发展的产业空间,使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供给曲线由s。平移到S,在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为刚性的假设下,需求曲线不变,均衡价格和产量将由(P,Q.)变为(P,Q:)。融合前,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分别为(a+d)和g,总和为((a+dg),即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生之前的社会福利总和;融合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分别为(a+b+c)和(d+e+f+g),总和为(a+b+c+d+e+fg),即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生之后的社会福利总和。融合前后的社会福利之差为(b+c+e+f),即为融合后社会福利的增加额。

4.提升产业竞争力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了国家产业竞争力。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看,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产业价值链部分或全部实现了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价值链。新的价值链当中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价值,与融合前的产业相比,信息农业、太空农业等融合型产业不仅提供了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并且蕴涵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创造出了高产、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农业消费发展趋势,增强了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必然吸引资金、人才等经济资源流向农业领域,为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推动技术进步提供物质条件。具有融合性产业特点的技术进步又推动了技术融合及整体上的产业融合进程。因此,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是一良性互动过程。技术进步是促进产业融合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革,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外在因素。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生之后,跨产业经营导致农业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增加,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企业创新的压力与动力增强,“技术革新一产品融合一市场融合一产业融合”的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必然促成相关融合产业乃至整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微观经济效应]

1.改变单一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及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比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即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重新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相互比例关系,由单一的种植业为特征的小农业,向包括农、林、牧、渔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及服务业在内的大农业转变,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了信息农业、旅游农业等新的产业业态,改变了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空间相对狭小的不足,扩展了农业产业部门,使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日趋合理,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以新的产业业态为载体,形成的纵向上趋于延长和横向上趋于拓宽的农业产业链,随着产业融合的日趋完善而不断扩展和强化,农业的结构效益、产业整体效益得到不断提升。如休闲农业的发展,在扩展农业的文化教育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促使农业结构从满足居民温饱型需求向适应小康型需求转变,从而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业态。

2.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减,来自于就业机会增加、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农业与传统的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生产经营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环节之外,增加了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经济环节,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可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等领域就业,农民不仅可以获得来自生产领域的收益,也可获得来自加工、运输、保管、包装等流通服务领域的收益。农业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于农业产业价值链拓宽的横向融合,在实现农业增产的同时,改善了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生物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增加了农业产量,改善了产品品质,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并且生产出生物能源、生物制剂等衍生产品,进一步增加了农业产业增值空间,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信息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在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大量农业信息的同时,将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走向科学和高效,节约了经济资源,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形成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初级产品生产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的生物农资,包括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农膜、生物能源等环保型农资及其应用,减少了对水、土、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农业产品加工上,现代农业加工技术成果的应用,提高了产品利用率和副产品的再回收利用,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农村居民生活上,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以取代农作物秸秆等生活燃料,减少了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由此,生态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农业是“投入一生产一消费一排放”的单向物质流动模式,环境污染突出,生态农业促使农业转向了“投入一生产一消费一排放一再投入”的双向、循环物质流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方向的改变,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有利于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一些地区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已经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