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市休闲农业问题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休闲农业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市休闲农业问题分析

1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其评价

一个地区应采用何种休闲农业模式,应本着因地制宜,综合整合地区的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历史、社会及人文等诸多因素不同,我国各地形成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1田园农业观光模式

以农村自然和田园景观、生产生活及特色农产品吸引消费者并满足其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3]。其乡村性突出,成本与规模、开发度成正比,前期投入大,后期见效快,适合自然环境和开发空间优越的地区。

1.2乡村民俗风情型

利用原始自然、人文生态景观和淳朴的乡情风俗、节庆礼仪、民间歌舞技艺及宗教信仰等资源吸引消费者[3]。其文化特色显著,局限性强,季节性明显;强调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

1.3农家乐

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接待消费者亲身参与农作、体验农村生活、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等吃、住、游、娱、购行为。其门槛低,开发相对容易,能直接提高农民收入;缺点是分散性强,不易管理和监督。

1.4现代农业示范园

以先进的农业、农技为支撑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向消费者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及其利用过程。其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和高端人才的投入,开发经营成本高,适合在科技先进和条件优异的大中城市近郊发展。

1.5台湾模式

主要有观光农园、民俗民宿、主题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及屋顶农业、假日花市、森林游、畜牧休闲农场和渔业游等,主要特点是以经营中小型农场为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2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1.1大连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需求的变化,大连市着力开发各种休闲农业模式,以满足市民需求,转移城市消费市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目前该市开展休闲农业的乡镇达50余个、专业村100多个,形成了独特的包括农(渔)家乐、果菜采摘园、生态旅游、温泉滑雪和节庆活动等协调发展的五大模式[4]。

(1)农(渔)家乐:截至2010年,大连农(渔)家乐已达1700多户,其中甘井子区岔鞍村、长海县杨家村、皮口镇小平岛等都是靠农(渔)家乐经营脱贫致富。2009年,致力于在消费者和农家之间架起快速、便捷、优质桥梁的大连农家乐网站正式开通。

(2)果菜采摘园:大连现有果菜采摘园300个,采摘游把消费者请到家门口,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又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是生产与市场直接对接的新型高效经营方式。西屏山葡萄采摘园、东大山果蔬园和石河大樱桃采摘园等被纳为2011年精品农庄。

(3)生态旅游:大连市以现代农业观光和海岛风情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休闲农庄有30余座。其中向应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园、瓦房店市驼山嘉悦滨海旅游和普湾新区东泉•绿洲里生态旅游温泉度假区等已成为典型示范基地。

(4)温泉滑雪:温泉滑雪、休闲健身等作为近年来的消费热点实现了吃住娱购一条龙服务,丰富了休闲农业的功能。2009年大连国际温泉滑雪节接待消费者135万人,直接营业收入1.49亿元。

(5)节庆活动:大连每区(市县)一节、每月一节的系列活动不仅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提升了文明的开放程度。如大连国际樱花节、赏槐会和蓝莓(桂云花)采摘节等使大连休闲农业名声大噪,同时庄河剪纸、金州龙舞和长海号子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2.1.2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为了充分、深入了解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我们于2011年5月对大连市的向应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园、石河大樱桃采摘园和甘井子区岔鞍村等休闲农业基地采用了问卷法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消费者基本情况、出游情况等信息,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6份,调查结果如下:

(1)消费者基本信息:大连休闲农业接待的本地消费者居多,占2/3。消费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周岁,占52.2%;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占33.8%,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老年人一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更强烈的回归田园的渴望,启示人们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可忽视老年市场。休闲农业的消费群体中以中高等学历人员为主,他们一般都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如何抓住主流消费群体和诸如在校大学生这样的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和休闲需求应是重点考虑的问题。职业分布显示大连休闲农业的消费者以企事业单位人员居多,占27.2%,这与国家对其薪金政策的改革有很大关系;其次是普通职员、学生和管理人员,他们大多平时压力较大,休闲农业可以更好的放松身心。被调查消费者中61.8%为中等收入,31.6%为低收入,高收入群体仅占6.6%。因此发展休闲农业要首先考虑中低等收入群体的能力,其次适当开发高端项目以吸引和争取高收入消费者。

(2)消费者出游情况:40.4%的消费者主要是经他人推荐出游,说明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的中介主导作用未得到很好发挥,这必然会失去广大的外地消费市场。消费者主要是和家人一起出游,占总数的42.6%,其次是和朋友、单位一起,分别占28.7%和13.2%。其中集体出游虽不是主要方式,但其市场地位不容忽视,应积极发挥其消费和购买力。消费者自驾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其次是客车、(出)租车等,可见消费者大多为本地居民,近距离出游,这就决定了出游周期的长短。因出游周期越长消费越高,因此出游时间以2~3d的居多,占42.0%。出游频率的调查显示大多消费者是第一次出游,但是再次消费亦占很大比例,更有消费者出游5次之多。

(3)消费者消费意向:目前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需求对象主要是自然风光、特色,其次是娱乐健体,类型也相应的集中在观光型和娱乐型,这也就决定了休闲农业得以发展应把握的关键要素。

(4)消费者满意度:根据李克特量表将项目答案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依次赋予5~1分,每项的满意度得分均值=∑选项得票百分比×该选项分值[5]。消费者对大连休闲农业最满意的是通讯、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景点建设;其次是服务质量、食宿民俗特色和治安;对环境卫生、消费标准和项目建设评价不高。从受欢迎度和值得推荐度来看休闲农业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消费者精神收获得分表明休闲农业切实使消费者精神和身心得到放松和休闲。

2.2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消费者对大连休闲农业的总体评价不是很高,与预期目标的切合度也较低,表明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期望很高,在调查中也对大连休闲农业指出了众多不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治安管理和娱乐安全管理还不到位;二是环境卫生水平和食品安全质量有待提高;三是缺乏完善的、多样化的休闲农业娱乐项目,如分别提供适合儿童、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娱乐设施等;四是景点建设没突出自身特色,景区发展还未实现规模化;五是存在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现象;六是亟待加强道路交通建设。

3发展对策与建议

休闲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可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发扬文化,促进农村、农业的全面发展。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综上分析,对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休闲农业的发展只有做到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差异发展才能杜绝普遍存在的重复建设、设施落后、资源浪费、项目单一、层次低等现象。因此大连地区应根据地域特色,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以充分发挥资源与区域优势。

3.2政府支持、加强引导

休闲农业在前期规划、中期实施、后期完善中都离不开政府的密切支持和宏观调控;政府应制定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投入机制;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实施不仅应提高行业规范性还要为消费者提供保障。

3.3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休闲农业的宣传不但靠口碑而且要靠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推介,还要整合、优化各种促销方式,注重营销宣传,放大效应、这样才能引领休闲消费市场。

3.4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实现标准化建设

政、企、农三方应高度重视恶性竞争、服务差和不合理收费等现象。政府可制定制度管理和激励政策,如制定星级休闲农业园区考评标准等;企业和农户要提高行业自觉性,并通过招募专业人才、组织专业培训等措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3.5丰富休闲农业内涵,实现多元化经营

休闲农业应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传统文化建设和高新技术的投入应成为今后的开发重点。如休闲农业可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教育功能,并开发学生家长这一潜在市场。

3.6借鉴他人经验、加强多方合作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多从他人经验中汲取精华,如大连多次邀请台湾专家指点迷津。应多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另外,休闲农业要团结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发挥民间组织和经营者间合作的效用,这样不但能遏制恶性竞争,而且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发展和多方共赢。

3.7提高科学经营与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休闲农业应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经营,消费者和经营者都要提高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等资源的保护意识,实现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