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指标体系农业经济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认为,现代农业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可来源于4个方面:一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主要描述的是经济系统输入现状,其作为直观的透视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受重视程度;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是经济系统输出端的效果状况,主要反映农业经济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体现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系统内部资源被运用的程度,观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科学发展情况;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用来反映经济运行对于系统外部即生态环境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业经济指标体系构建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指标体系不够完整。我国农业经济指标基本上属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或是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对资源的投入以及循环利用评价方面,很少有建树。二是偏重于总量。大部分农业经济指标体系只是对农民的收入以及农业经济的总量进行比较,出现了我国许多农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反差极大的突出现象,也容易导致评价评价和发展缺陷。三是关注生态不够。在传统农业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对生态指标的关注度不够。近年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呈逐步提高的趋势说明,很多类似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总体呈优化趋势;而各分项评价指数则表现为波动的变化态势说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生态方面尚不稳定,甚至有局部恶化的情况。这就是长期忽略生态环境的评级所形成的。
二、完善农业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议
(一)促进农业生态平稳发展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指标,对生态、资源消耗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如果持续下去,会对各地地方发展农业经济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2013年,一项名为“中国农村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如果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您是否赞同”,内蒙古、黑龙江、山东、山西、广西绝大部分回答是非常不同意,选择非常同意的只有极少数。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今后农业经济指标体系建设中,要切实强化生态、资源消耗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一是填补空白,提高权重,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二是使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不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遭到破坏后系统能迅速重建。三是促进农业形成动态、积极的稳态可持续发展趋势。
(二)推动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
当前,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科技创新较为缓慢。2009年,与农业经济发展有关的农、林、牧、渔业科技投入情况如表2所示。由于我国的统计数据中,仅有2009年有上述分行业的数据统计,之前与之后均无相关统计数据,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但是,全年农、林、牧、渔业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课题)经费支出仅有9.5亿元,只占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的0.2‰,这显然是极其不正常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对于资源减量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带来的不足。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资源减量指标,加大农业、农村科技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率,减少对资源以及环境的消耗与破坏,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每年都有一定的提升,但速度已呈现出了放缓的趋势,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显现出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对此,一是要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禀赋等,积极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的布局,实行合理的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同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尤其是要基于农业资源进行分区,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条件,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四)加强土地管理,保障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数量有一定的提升,这与当前我国施行的耕地保护政策关系密切。但是,从总量上来看,农村居民可供经营的土地数量并不多。以耕地为例,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因此,除了加强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外,还需要从严进行土地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耕地的保护,防止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的肆意侵占,威胁粮食安全。同时,在农业经济指标体系建构中,应在资源减量指标中强化单位土地资源产值意识。
作者:赵静刘素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