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探究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其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很显著。在长期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农业资本深化农业经济产生着影响。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很难用普通的研究方法把握。本文就应用实证的方法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资本;农业经济;实证探讨

进入新时代后农业经济的发展摆脱了传统的发展模式,更多地注入了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农业资本的深化就成为了重要的应用策略,农业资本深化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标志。一般来说,一个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的深化,其劳动生产效率必然提高,这一理论根植于新时代的经济理论研究中。农业资本深化更多体现在农业资本存量与从事农业劳动力数量之比的增加。因此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依靠定性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但是如果对农业生产进行具体的指导,还应该依赖实证的分析。

一、农业资本深化的现状

资本深化这一经济学名词其实涉及的基本元素仅仅包括资本投入和劳动力的数量,其表现为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数量之间比例的合理搭配。从理论上来看进行资本深化并非难事,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行业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数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就农业部门来看,资本深化同样也表现为农业资本数量与劳动力数量之比的增加。但对于我国农业情况而言,许多人对资本的深化理解存在着误区。基于对土地供给的刚性政策和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以及中国农村人口庞大等因素的考虑,必然存在着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加强资本深化完全可以依靠国家政府的资本投入来进行。其实这样的观点完全没有考虑目前我国农村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首先从资本投入来看,农业资本深化的现状就不容乐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一直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将主要投资都集中在工业方面,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使农业资金中的将近五千亿元流入工业生产中,并且同时还扣除了财政农业支持基金两千多亿元,农业的资本投入受到了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应该说有所改变,虽然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带来的农业费用增加和金融系统对农业资金吸多吐少以及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的模糊,使得农业的资本投入情况变得非常严峻,但是总体来看农业资本的投入还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通过分析当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农业劳动力正在急剧下降。首先农业的经济效益低和城市大规模发展带来的劳动力需求,使得农村大量的民工涌入城市,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精壮劳动力。很多民工宁可在城市承受几倍于农村的辛苦与劳累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人口的基数大大降低,1985年到1990年出生的孩子在家庭中一般还有一两个兄弟姐妹,199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以上两个方面使得农业劳动力失去了以前充足的保障,越来越呈现出劳动力不足的现象。

二、农业资本深化的实证分析采取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使用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因为要考察农业资本密度的变化就必须运用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从目前的资本存量估算研究来看,大多是侧重在全社会资本存量的估算上,对于相关部门的资本存量估算相对较少,尤其关于农业的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利用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来进行资本深化的研究更具有创新意义。笔者在进行农业资本存量估算时采取通用的永续存盘法。永续存盘法一般涉及到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农业资产固定投资总量的测算以及重置率的计算。

笔者采用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是自1990年以来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数据;而农业资产固定投资总量的测算则是将国家、集体和农户用于农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相加;而重置率的计算则是以1990年的价格为基准,折旧率选为5.42%。经过计算我们发现这样的数据:2000年农业固定资本存量为4840.13亿元,2011年农业固定资本资本存量为14484.9亿元。农业固定资本存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接近10%。从增长率来看,2007年以前年增长率在7%以下。2007年以后都超过了12%。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农业成为了热点投资产业,且增长速度在加快。关于农村劳动力变化的分析,如果我们运用实证分析就会更清晰地发现其中的变化动向。首先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与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输出有关。1998年农村劳动力输出为13806万人,到了2011年达到了25278万人,此时输出的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基本持平,但是在质量上要远远高于农业劳动力,因为在25278万人中青壮年劳动力占到了80%。其次是计划生育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计划生育加速施行后,从1993年到2013年20年间中国农村人口少出生了4亿,直接导致农村精壮劳动力减少了7000多万。因此从1990年后,资本—劳动力比率曲线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本—劳动力比率由1990年的0.048(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0.067(万/人),再上升到0.167(万/人)。经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的趋势。

三、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们知道农业资本的深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和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可以概括为物质方面的改善。另一方面为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增多的价值层面。在物质方面,中国农用机械总动力1980年仅为16000万千瓦,而到了2011年就达到了97734.7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011年达到9.25亿亩,比1980年增加了3亿亩。乡村水电站装机容量2011年达到6212.3万千瓦,是1980年的20倍。在价值层面,农村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2011年达到了17000元/户,与1980年的791元/户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农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也由1980年的608元/户上升到2011年的10660元/户。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就更能清晰地分析出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可以说农业资本深化的吸收首先在农产品数量上得到展现。201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89亿吨,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80%,而且从2004年连续九年持续增长。一些学者通过相关数据的计算,发现科技的进步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竟然高达51.7%。综合上面的各种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促进作用十分显著。为了进行更全面的了解,更加详细地分析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农业存量资本—产出比率的测算来进行把握,更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理论研究。通过相关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农村存量资本—产出比率曲线呈现为“U”型曲线,1995年为其谷底。因此可以分析1990—1995和1996—2011年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在1980年农业存量资本—产出比率高达0.793,在以后的近十年中逐渐下滑,这一趋势反映出农村个体的农户无法承担巨大的农业投资成本和国家没有集中关注农村的事实。第二阶段就是1995年以后,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以后,“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所谓“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现实从地方传达到了中央,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开始急剧增加。1998年农业存量资本—产出比率增加到了0.832,到2011年就达到了1.253。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这一方法,我们同样得出了农业资本深化的事实以及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实证研究为代表的经济学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比,对于一种趋势的把握更明显,并且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系统性。因此在进行经济研究时应该更多采用实证分析。但是在进行经济学实证分析时我们应该注重所引用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只有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才能确保我们得出的结论具有研究的意义。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把实证研究应用于中国古代经济的研究,由于应用数据的片面,往往闹出一些笑话。

四、结语

其实农业资本深化究其本质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劳动力之间比例的合理匹配,可以说两者在近几年中都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影响,工业地位的增加导致了国家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减少,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这些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然而我们要想通过理论研究对当今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指导,仅仅依靠感性的认识还不够,应该有定量的分析,而定量的分析可以依托实证研究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罗浩轩.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09):4-14.

[2]马倩.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6(07):46-47.

[3]潘喜琴.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8):14.

作者:王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