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促进农产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促进农产业经营问题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促进农产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1.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推动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传统农业将生产与市场相分离,把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相分割,始终无法摆脱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低效益的局面。特别是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业一般意义上的增产很难使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打破封闭的小农业格局,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显著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利益机制,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还可以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和收人,进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实现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1.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竟争力的有力措施。当今的农业竞争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经营主体。如何改变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国际农业大公司直接较量的局面,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紧迫任务,更是民和县农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培育和壮大产业型的农业企业,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经营主体水平和农业征税组织化程度,尽快按照国际规则,把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引人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创出农产品的品牌,全面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1.3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度和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不变。目前,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强,农户对服务的要求,农村的服务主体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促进市场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这个意义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现行双层经营体制的补充和完善,是坚持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1.4农业产业化经营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农业产业化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从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农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出路在于城市化,现代农业的出路在于绿色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这“三化”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体,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民和县农业产业化经曹存在的不利因紊

2.1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人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靠龙头企业来带动,但民和缺乏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现有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农业生产者很难预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否被龙头企业全部收购、加工和销售,往往简单地根据“什么供不应求,什么价高利大,就种什么或养什么”的原则发展种养业,容易导致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一哄而上,供过于求时,生产者又一哄而下,最终形成农产品周期性“卖难”的被动局面。面对极具诱惑力又隐藏巨大风险的市场,作为风险承受能力极弱的农业生产者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由于缺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而常常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2.2农业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多。民和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变化无常,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冰雹、霜冻、洪涝、低温、病虫害等频频发生,轻则造成农业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民和不同区域的农作物耕作制度和品种结构是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重点培育和发展双低“油菜”、豆类、脱毒马铃薯、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花卉等六大种植基地,必然会引进一些新的作物品种,实行一些新的耕作制度,使原来较稳定的耕作制度和品种结构被打破,进而增加遭受自然灾害袭击的风险。

2.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不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市场信息,包括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民和县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媒体不丰富,特别是广大农村信息收集、传递与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能及时全面收集省内外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价格信息,并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业生产者,致使农业生产者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因缺乏有效信息而导致决策失误。

2.4“订单农业”比重小,履约率不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发展“订单农业”。农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签订的订单和合同能够兑现,农民收益就有保障;反之,将给农民带来严重损失。民和县合同农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订单农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仅占5%左右,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有蚕豆、中藏药材、马铃薯、蔬菜等,在养殖业中“合同养殖”比重更小,而且现有龙头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履约能力不强,使农业订单和合同履约率普遍不高,导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购销合同不能履约而给农民带来损失的风险依然存在。

2.5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较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会引进和推广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这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民和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文盲半文盲占36%,小学文化占34%,初中文化占26%,高中文化占4%。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偏低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之一,它将直接影响科技含量和技术要求高的新项目、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3推进民和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对策

3.1加快发展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把千家万户与大市场,把生产、加工、销售联接起来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其关键是要培育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担负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农户经营的重任。在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同时,应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当前,要巩固加强乳品、洋芋淀粉、中药材等加工企业,对其实施扩能技改,扩大生产规模,变初加工为深加工、细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强化引导和服务,让企业致力于抓管理、强素质、打品牌、树形象,使其尽快形成实力,占据市场。同时,要培育新的龙头企业,依托资源优势,采取争取项目和扩大招商的办法,引进民资、外资及国家有关开发资金,兴办几家真正有经济实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加工储运企业,使其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动力。

3.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升级,逐步调整农业科研的方向和重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使科技进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或自办研发机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继续鼓励和引导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人股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民开展联合与合作。鼓励和引导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农业科研机构,逐步转为农业科技企业,成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和培训,使其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3.3切实维护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产品处置权和经营收益权,绝不能代替农民决策,更不能搞强迫命令,而是要帮助农民分析市场行情,指导农民种(养),帮助农民销售。在充分尊重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分散、规模狭小的个体农户组织起来,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要积极发挥行业防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4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推进农业产问题思考:请众家探讨农牧业深层问题碑娜瞥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今后应按照大中小市场并举,大市场带中小市场,县城市场带乡镇市场,中心城镇市场带农村集贸市场,巩固、完善、配套现有市场,适当增建新市场的原则,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尽快形成批发市场、产销地市场、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并使之成为全县农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中心和民和农产品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大市场的桥梁。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应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标准,不断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无公害管理。

3.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放产权,探索以产权换项目、以资金存量换增量、以资源换资金多种形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千方百计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借助外力壮大现有农牧业龙头企业。二是鼓励和引导农牧业龙头企业加强与县外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合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特别是通过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实现“借船出海”,使我县农畜产品间接走向全国市场。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在我县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提高我省农畜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