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进步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进步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农业科技进步的测度模型

1.1测度原理与方法

测度增长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小的核心是测算出科技进步率的高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果取决于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生产要素之间配置的方式,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数量方式,称为生产函数。

1.2测度模型

在应用生产函数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关系时,C—D生产函数是应用较广泛的工具之一。传统的C—D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AKαLβ式中,A为科技进步,Y为产出量,K为资本量,α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L为劳动量,β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其中,α+β=1,即规模报酬不变。为了扩大C—D生产函数的应用范围,在本文中,我们假定采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来描述中国的农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并假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科技进步服从希克斯中性。其测度模型为:Y=Aeδ1meδ2hkβ1Lβ2Sβ3式中:Y为农业总产值;A为科技进步;K为物质费用;L为农业劳动力数;S为耕地面积;m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h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程度。

1.3参数估计

1.3.1数据的界定

在运用农业生产函数的分析时,对影响产出的诸要素进行科学的界定,是获得真实结论的关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出起作用的是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而在一般统计资料中,所取得的数据序列往往是总体数据,必须经过适当的修正,才可能真正地反映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量。另外,还需要修正由于价格因素引起的数据序列可变性问题。我们对投入与产出因素序列作出如下界定:①农业总产值(Y)设定为经不变价格(1990年)换算后的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②物质费用(K)设定为经不变价格(1990年)换算后的农业资本存量与农业流动资金之和;③农业劳动力数(L)为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数量;④耕地面积(S)为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的耕地面积;⑤农产品市场化程度(m)设定为农产品集市贸易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程度(h)设定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占全国村(组)的比重。

1.3.2模型参数估计

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参数作出的估计,根据最小二乘法(OLS)的参数估计计算出各投入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分析

根据1980—1999年农业总产量与投入要素,我们采用生产函数模型计算的我国农业投入与产出变化关系数据分别于表2、表3。自1979年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基本处于一种适度增长的状态,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47%,增长主要归功于物质费用的增加和科技进步。其间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为5.21%,并且与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大致成同一方向波动。物质费用增长对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为66.21%,而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为33.41%。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和科技进步抵消了土地减少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从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自1979年开始,历经波折的中国农业终于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其表现在,1980—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19%,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08%,劳动力年均增长率只有0.36%,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6%,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39.02%,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制度创新,40%来源于技术进步。1986—1990年的农业调整期,使农业增长速度比上一时期大幅回落,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5.09%,而农业物质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3.98%,农业劳动力年均递增率为2.27%。物质费用投入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22%,科技进步贡献率下降到28.45%,其中的27.41%来自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0.84%来自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余来自技术进步。

农业的调整与徘徊,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其制度原因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由早期的“喷发性”阶段进入了“整固性”阶段,而又缺少其他配套的创新制度来为增长提供新的刺激。从1985年底开始的以放开农产品价格和政府管制为标志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为这种新的刺激提供了可能,并为下一阶段农业增长势头的回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1995年是我国农业重新回到高速增长的阶段。其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率为8.40%,相应的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递增率为6.10%,农业物质费用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65.21%,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回升到35.07%,其中29.04%来自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但1995—1999年间,由于受到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其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幅5.31%,相应的农业物质费用投入的年均递增率为4.27%,农业物质费用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62.57%,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为37.32%,其中的30.12%来自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但是,1991—1999年间的科技进步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综观中国农业增长各个阶段,物质费用投入的扩张始终在农业增长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物质费用投入增长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始终大于60%,这说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

而科技进步率的增长则显然与农业制度安排的变迁紧密相关,科技进步率提高较快的阶段,总是在农业经营制度发生了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之时。这表明要使我国农业保持高速增长,在农业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性努力和提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一旦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制度,就需要我们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增长中的巨大能动作用。因此,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之后,面对我国耕地面积不可能大幅度扩张甚至每年还有几十万公顷良田的流失,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有限以及发达国家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将进入国内市场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这迫切需要改变我国农业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依靠科技进步为支撑的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之路。

3“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预测

若想走依靠科技进步为支撑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就必须预测作为农业经济增长源泉的科技进步对中国未来农业的贡献力量到底有多大。影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因素,除了农业各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外,就是农业产出及各投入要素的年均增长率水平。对“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进行预测时,我们假定1980—1999年的模型大致可以延伸到“十五”期间,即各素的弹性系数不变。依据“十五”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和我国未来农业劳动力、农业耕地等的变化情况,我们假定“十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将保持5%—7%的平均增长率;物质费用的年增长速度3%—4.5%;劳动力将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导致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假定劳动力年增长率在0—0.44%之间;由于模型中耕地面积的弹性系数非常接近于零,即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率大小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计影响不大,因此,假定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根据上述的假定和分析,我们把“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状况的10种可能情况。以上10种预测结果,达到和接近45%的方案有7种,表明“十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实现45%是有可能的。但是,实现的条件:①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等于或高于6%;②农业资金投入与农业总产值保持同步增长,但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更快一些,农业资金投入年均增长不能低于4%;③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④耕地面积基本上保持不变。

4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1980—1999年我国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中的近34%来自科技进步。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然而,对于中国今后的农业增长与发展来说,农业科技进步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物、财力和制定良好的政策措施,来使得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迈得更大,以保证农业增长与发展的持续稳定。从模型预测可看出:要使我国农业从现在到2005年保持5%—7%的年平均递增率,如果能把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4%提高到45%,就可以使农业资金投入的年平均递增率由5.21%降至4.5%,即可以使农业资金投入的年增长率下降20%左右。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在减少总计近1000亿农业(这里仅是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情况下获得同样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预测结果的可能不等于现实,要确保“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需要从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科技发展政策、科技组织实施政策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多方面着手,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有效性的增长。

4.1确定正确的科技兴农战略目标

正确确定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是合理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前提。我国今后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应是:依靠农业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面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增加农产品产量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把增加农产品产量作为农业技术进步的基本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我们大力发展和应用农业高产技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起到了显著作用。但这一目标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视不够,产生了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只顾产量轻视质量,只讲社会需要不讲经济效益,对农业资源重利用轻保护的偏向,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和农业生态恶化的不良后果。最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产品质量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必须面向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重视降低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并要求对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生产单位的劳动耗费与产出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其经济效益,把促进农业高产与优质、高效结合起来。为了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还必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逐步实现农业生态——生产——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2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

农业科技进步的源头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创制与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难以直接成为技术商品,如耕作技术、植保技术、种植技术、灌溉技术、养殖技术等。而这些技术却又是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且能够创造极大的宏观效益的技术成果。因此,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中担任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性质,政府应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整体资源优化配置出发,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部门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在科研体制改革中也应考虑到农业科研部门的特殊性,加以区别对待。希望农业科研部门完全自负盈亏、走向市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全国整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增长的。

4.3构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种子、病虫害防治等四大科技体系是我国科技兴农的骨干和主要依托力量。在“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四大科技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健全机构,增加投入,改善条件,稳定队伍,完善体系。在科研体系上,重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机构,健全和加强以农业大专院校和地市级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科研网络。在技术推广体系上,重点加强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健全和完善以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村农民技术员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良种体系上,重点建设完善以原种场为主体的良种生产繁殖体系和以种子公司、种子站为主体的良种经营服务体系。在病虫害防治体系上,以专业防治队伍为主体,重点建设和完善市、县级和乡镇两级植保机构。

4.4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加速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使提高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最终体现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上来。通过建立“盈亏与共、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将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企业单位联合起来,组成独立完整的经营体系或经济实体,建立共同的营销组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组织生产、加工、运销,加快资金周转和循环,提高资金增值率。较好地解决农产品的增产增收问题,一方面使农户运用科技发展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又提高农户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的积极性。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重要途径。

4.5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

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接收者,农业科技技术进步能否获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示范推广的力度与农民的接受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我国农民总体素质比较低下,文化水平与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均不高。加上推广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等综合原因,我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在农民中的普及、强化农民的技术培训工程极为重要。建议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由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年联合会共同主持,建立“中国21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十年计划”。力争在10年内,使全国35岁以下85%以上的青年农民都能接受农业科技培训。其次是鼓励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工作第一线。由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比较艰苦、推广人员待遇不高等诸多原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高素质的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偏远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长久下去势必给农业科技进步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议在全国农业院校建立“农业推广工作者培养基金”,凡申请此项基金的学生,由基金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条件是毕业后必须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一线服务10年,且工作去向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以保证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推广战线的数量和质量。

4.6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理顺农业科研体系中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的条块关系,改变多头领导和平行管理的局面,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农业科研宏观调控机制;②在组织结构上形成农业科研资源合理配置的层次和布局,促进农业科研活动中分工协作格局的形成,使农业科研体系成为开放有序的系统,也就是要以“全国成体系、地方有特色”的原则为指导,构建国家和地方两级有明确分工的科研体系格局,从而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任务分流、协调高效的农业科研社会化网络结构;③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既要建立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动力机制,协调计划推力和市场拉力,又要强化农业科研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对农业科研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其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4.7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首先,强调科技成果的市场导向和整体观念。要求科研系统了解目前农民的需求层次,研制开发适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产品及不同类型农民的适用技术,提供综合的信息咨询服务。其次,要拓宽农业推广内容,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这就要求推广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需要对推广人员的职前与职后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再次,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农技的推广组织。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在职称、工资、考核及奖惩上形成一套健全的机制,使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能安心工作。同时要把现有的各种政府、民间的组织有机地组织起来,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公平合理地竞争,又能相互合作,形成网络。

4.8增加科技储备,提高农业整体科技水平

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与开发研究、技术推广相结合,按照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组织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尽快推出一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要着重抓好我国现有农业先进的技术的组装配套,并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国外、境外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推广应用。大力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规模效益。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重点农业大学要将主要精力回至基础性研究和全国性重大应用研究开发工作,以解决省、地农业科研机构不宜承担的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省、地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的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在“稳住一头”的同时,大力组织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试范区、农业综合开发、支柱产业基地建设、科技扶贫和科技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