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农业污染状况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农业污染的成因
在农业污染的诸多成因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兽药及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中所产生的畜禽粪便管理不力等都是重要因素。
1•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严重
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且呈上升态势。2004年全国化肥使用总量达4637万吨,比上年增长5•1%。氮肥使用量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磷肥使用量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倍。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400公斤(太湖流域曾高达600公斤),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2倍。据农业部门的调查,由于多数农民不掌握科学施肥技术,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发达国家为60%~70%)。在蔬菜、花卉、水果等作物上,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氮磷肥利用率仅10%的现象。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每年我国有123•5万吨氮通过地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49•4万吨进入地下水,299万吨进入大气。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97•5万吨,其中90%来自农业,而氮肥占50%。在农药使用上,1983年农药的使用量是86•2万吨,到2003年就增加到132•5万吨。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50%。农药使用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有机磷等高毒农药比重过大。在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中,杀虫剂占60%(发达国家为30%)。在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其中又有70%是高毒农药。令人忧心的是,农药施用量每年仍以10%的速度递增。此外,受利益驱动,偷偷使用被禁农药的现象仍有存在,同时一些劣质、冒牌农药的使用也加重了这一问题。
2•对畜禽养殖及其粪便缺乏有效管理
现在每年牲畜排出的粪便多达25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倍多。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在建立之初就缺乏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总体考虑,相当一部分畜禽粪便被直接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其后果:一是与农田流失的氮、磷等一同导致河流、湖泊、近海海域富营养化;二是粪便中各种病原体成为引发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原因;三是污染周边环境,极易引发疾病流行。家畜粪便及排泄物是猪丹毒、猪瘟、副伤寒、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炭疽等人畜共患疾病传播的主要载体,这些疾病如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3•农用地膜残留量大
我国塑料大棚及地膜覆盖面积已超过2亿亩,而且绝大部分为不可降解塑料。据统计,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0~40万吨,残存率达40%之多。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得不到及时回收,天长日久,农膜、碎片不断积累于土壤,土壤的结构和可耕性遭到破坏,地力下降,必将对作物生长产生直接影响。以小麦为例,每亩地残留2•5公斤,小麦亩产将减少7%。如果连续使用5年,每亩地将残留12•5公斤,小麦亩产就减少约25%。
二、农业污染的严重危害
1•对我国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对畜禽粪便管理不力,极大地加重了我国水体污染的程度。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的600个地下水样的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地区地下水正面临被硝酸盐(硝酸盐是氮肥、动物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中所含氮化合物降解的终端产品)污染的严重威胁。另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泊、河流及东南沿海和近海海域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且呈加重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分析,在我国水环境中,来自农田和畜禽养殖粪便中的总磷、总氮比重已分别达到43%和53%,接近和超过了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对我国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及污水灌溉等,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等物质污染情况严重。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我国东北地区一些农场长期使用氮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由原来的5~8%降到1~2%。江西红壤表土PH值由5•0降到4•3,土壤板结普遍严重。
3•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
2005年4月,农业部组织质检机构对我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的监测结果:52种蔬菜3845个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318个,超标率8•3%。北京市农委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市场(含超级市场)的叶菜类蔬菜60~70%硝酸盐含量超标,果菜类蔬菜20~30%硝酸盐含量超标,其中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高达2358mg/kg,萝卜达2177mg/kg,大白菜达3225mg/kg。
4•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农民增收受到阻碍
入世以来,先是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实施报复性禁令,后是荷兰销毁我国的出口农产品,接着是其他国家针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提高了进口要求,强化了检验检疫。2006年5月,日本将实行《食品中残留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734种农药、兽药和添加剂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限定了标准。它表明,今后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将几乎不允许有农药残留。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等,对商品设定准入限制的绿色壁垒。据联合国统计,我国每年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74亿美元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而受阻。作为WTO成员国,在国际多边贸易中如何应对日益苛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此外,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一方面是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低迷;另一方面,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却相对供应不足,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拓展和效益的提高。这也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根据水利部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对城市而言,农村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源自饮水和土壤污染。现有的研究监测资料表明,目前农村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上已高于城市居民且呈持续升高趋势。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课题组的调查,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氮磷和农药,对至少13个省份、数以百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使劳动者及其家庭蒙受经济损失。据报道,农药与各类出生缺陷存在病因联系,孕期接触农药可使婴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性提高1•22倍。而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从1996年至200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高于城市。预防农药对出生缺陷的危害也是一个十分迫切任务。
6•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农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传统农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现象。据1997年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报告估算,我国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30亿人民币,占该年GDP的O•44%。亚洲开发银行认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0•5~1%。近十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研究所在十余省的5000多个田间定位试验和调查及对全国2300多个县化肥施用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在蔬菜、花卉、水果上盲目过量施肥,直接经济损失平均650元/公顷;不合理施肥,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氮流失于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300亿元人民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建议
近年来,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巨资治理水污染问题,但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仍然有增无减,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有:
1•尚未形成整体和系统的农业污染防治和控制的政策框架
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措施中缺乏对农业污染控制系统和紧迫性的重视。农业活动未完全纳入环境控制之中,没有整体和系统的农业污染防治和控制的政策框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还很滞后,尚无单独的农业污染防治法及实施办法。
2•没有标准的监测方法,无法满足制定防治农业污染政策的需要我
国在农业生态和土壤环境监测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对农业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没有标准的监测方法,更没有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和质量控制体系,无法对农业生态与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给出全面清晰的描述。
3•防治意识缺乏
对农业污染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意识不强、知识缺乏现象。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农民对化肥、农药等安全使用标准、合理使用准则、特性等缺乏了解,随意加大使用剂量,甚至超范围使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十分普遍;地方官员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利税大户(企业、个人),姑息迁就。
在中央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强调对农业污染的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农业污染控制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目前,欧美各国不仅将对农业污染的防治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及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在对农业污染的控制上有完整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业污染的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环境保护机构,在组织上保证防治农业污染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
2•整合与建立完整的农业污染监测网络和控制体系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保证措施。因此,要积极争取条件,整合与建立完整的农业污染监测网络和控制体系。
3•源头控制是农业污染问题防控的重要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最有效的对策是抓好源头控制。例如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鼓励农民自愿或通过政府奖惩措施推动采用新技术;在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流域,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如农田的轮作制;通过对施肥量、施肥时间、肥料品种、施肥方式的规定,减少源头污染量;用科学方法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有效控制其对水、土壤及其他环境的有机或无机污染。
4•建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核心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本质出发,建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把预防污染的综合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
5•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教育“保护环境,教育为本”。教育应针对全体国民,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在城市人口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同时,重点加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6•对地方干部考核设立刚性环境保护目标在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现在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忽视环境保护。受这种政绩观影响,地方政府官员追求环境改善,包括对农业污染治理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应在地方干部选拔和考核指标中设立刚性环境保护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追求环境改善动力不足的问题。
7•加强农业环保技术研究与推广目前,我国农业污染的控制,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社会行动。虽然一些地方开展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但推广很慢。高质量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对控制农业污染至关重要。因此,要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