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代农业创新体系创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现代农业是包括农业科技、产业组织、市场、主体、体制机制方方面面,育种、栽培、种植、加工、售销全过程,物质要素、制度要素、精神要素的庞大系统的创新体系,其框架由五大体系构成。
(一)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实现农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手段。农业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面向21世纪,我们要关注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知识和技术创新,增强农业科技储备。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的机械化;二是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三是农业的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业机械化的实质是农业生产手段的技术变革,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建设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这是为世界农业现代化实践证明的普遍规律。发展农业的资源节约型技术,是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循环经济是节约型资源经济发展模式,是将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单要考虑农业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因此,应当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传统经济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泄”加以摈弃。农业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以及经济政治形势等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围绕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把第一产业建设成为富民产业。发展粮食生产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占有突出位置,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必须促进粮食稳定发展。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亿吨以上,连续3年增产。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长远看,随着人口增加、需求增长、资源约束增强,粮食生产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对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对粮食购销任何地方都不能麻痹大意。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必须继续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逐步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等工程,推进粮食优势产业带建设,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切实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还应重视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朝阳产业。
(三)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现代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是生产方式、生产过程开放性发展的农业,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都与大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业。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建立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物流产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物流产业建设,包括建设农产品的流通设施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主要是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市场环境,完善农产品销售市场,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等。同时,转变传统经营理念,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种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体系
我国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人才队伍,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农业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吸引各类人才干农业、鼓励农业人才干事业、支持农业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业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努力建设好四支农业人才队伍,形成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体系,即以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学术科技带头人和基层推广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农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以增强开拓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支熟悉市场运作、有较强市场竞争意识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重点,这就要求培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把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五)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必然要求有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改造传统农业,按照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推进农业制度变迁的进程,即农业制度创新的过程。农业制度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也是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体系功能的关键。所谓现代农业制度,就是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社会制度的总和,包括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机制以及政策、法律法规,涉及农业的市场化、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信贷制度等。
二、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一)立足并服务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日趋严重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要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加快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从源头抓起,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家禽水产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认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搞好动物疫病防治,加强家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无害化利用,推广家禽养殖清洁生产工艺,提高家禽产品质量。
2.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和利用效率;重点研发高强度、可降解地膜以及高光合作用生态棚膜,推进农膜向高功能、低成本、无污染方向发展;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电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二)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资金问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有了资金,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才能激活,才能组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但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稀缺的,这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有五项。(1)财政机制。国家财政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加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2)金融机制。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3)农业支持补贴制度。(4)农业风险防范机制。(5)最根本的是通过农业增效、发展乡镇企业、外出打工、回乡创业等多渠道形成的农民自我积累机制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机制。通过这些渠道形成现代农业投入保障体系。
(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对策,必须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认识。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若干直接功能和作用是不够的,要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也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和物质保障;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地采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来改造农业,装备农业,不断地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来改善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只有高度认识到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才有可能在实践中给予其应有的发展地位。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加强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到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道路硬化,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再解决60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增加500万沼气用户,继续加强农村电网、邮政通信和社会事业等基础建设。
(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农业技术创新。营造农业技术创新机制,主要包括科技开发机制、农技推广机制、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营造。营造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关键是要设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使农业技术的创新成为涉农人员自觉自愿的行为。
1.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机制突破了传统投资及原有组织结构中的技术创新障碍,表现在:以完善的中介服务系统为支撑,对高科技成果、发明的潜在价值做更为准确的评估、定价;以合约方式设定收益的延迟支付,避免即时交易的困难,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格局;将技术、管理作为资本投入,形成对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报酬的期权激励;根据某一项技术创新的特定需要,迅速从市场中配置资源,将劳动力、资本、技术直接组合于一个新的创新体中,形成对创业体系的风险管理。风险投资企业组织结构使技术创新过程向前延伸,推进到实验室阶段和发明阶段,同时也加强了技术创新各阶段的联系,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除此之外,还使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商业化目标得到了更好的统一,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得到提高。因此,应积极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重点强化政府功能,创新农民中介组织,引导上市公司创办专业风险投资公司,理顺农业风险资本价值的实现渠道。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科技储备能力。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同时要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另一方面,要围绕农业发展目标,确定重点领域,提高农业科技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农业科技工作应该围绕农业发展目标,调整创新思路,确定重点领域,实现“四个转变”:发展重点从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转变;创新方式从重个体、重单项研发向群体创新、联合攻关转变;管理理念从重物轻人、重利轻研向以人为本、以研为本转变;工作内容从重视研发、应用、推广向研发、应用、推广与普及、培训并重转变。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的能力。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是创新的重要内容,技术成果能否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衡量技术成果价值和科技人员价值的重要标志,农业科技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不仅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持续的增长潜力,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要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要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家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家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推广。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在人才和成果方面的优势,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推广科技成果,探索建立科研来源于生产、成果由市场检验的新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
4.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农技推广组织、人员及相关企业公平参与申报。
(五)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重点是促进国家粮食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发展健康养殖体系,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动生物质产业发展。这就需要优化农业结构。合理的农业结构是使农业系统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基础。一个特定地区的农业结构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主要有资源和环境因素、区位因素、农业基础设施因素、社会要求因素、政策因素等。这些因素虽然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农业结构也必须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一般认为,农业结构包括五个层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农业区域结构。因此,优化农业结构应该具体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也称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也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与总体的产业结构一样,如不合理配置,也会对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与我国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思路一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合理方向也应为降低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例。
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首先,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粮食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不是优势产业。而从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则具有产业集约度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集中、立足于非耕地资源且占地不多、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及其他资源、规模经营和分工分业等优越性,其效益远远高过粮食,应大力发展。其次,应继续增加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农业内部所占比重。从国际上的经验及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水平和结构来看,畜牧业和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次,应大力发展林业,这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最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切实推进农牧结合,把发展农区畜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以充分利用资源。
3.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传统体制下,农业组织结构在生产领域的基本组织模式是“集中劳动、统一核算、按工分分配”的生产队。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组织结构从生产队过渡到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贸工农一体化组织、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即生产和流通一体化组织结构调整。其后出现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结构,如“龙头企业+农户”、“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农场+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当前应特别重视和着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就是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的农户与非农企业利益结合机制,着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目标。
4.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就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范围内农业生产的水平;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范围内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建立高生产力、稳定和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建立起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即建立起系统内各组织之间的合理的时空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当前要特别重视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结构,保护好森林、草地和耕地资源,使农林牧用地更加合理,使农业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局面得到扼制,使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土和生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所谓区域结构调整,就是将缺乏比较优势的种植面积退出生产,控制总量,缓解供大于求的矛盾。这种边际退出策略是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气候条件复杂,不同区域适合不同的作物,所以作物布局有其区域性。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农业必须依据本地区地理位置、区域资源和环境、人口素质、市场状况、区域文化科技状况等来综合考虑、综合安排。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区域间分工合作,合理布局,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按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各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粮食区域结构调整适当减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种植面积,调减南方早籼稻和冬小麦面积,适度扩大南方地区玉米面积;棉花区域结构调整要控制新疆棉区发展,进一步减少长江流域棉区面积,大力压缩黄河流域棉区面积,在各大棉区内调减低产分散棉田;糖料区域结构调整要压缩低产、分散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