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外社区农业发展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外社区农业发展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外社区农业发展策略

1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

“社区支持农业”的定义是一群消费者共同支持农场运作的生产模式,消费者提前支付预订款,农场向其供应安全的农产品,从而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0],即社区支持农业试图在农民和消费者之间创立一个直接联系的纽带,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食物需求和保护小农场的发展,同时具有社会、经济、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功能r,”。

2日本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及当前衰落的原因

2.1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产生及背景

CSA起源于1965年的日本,20世纪5O年代后期,日本因发生“水俣病”事件而引起全民对于环境和食品的恐慌,安全健康的食品成为人们迫切需求,同时日本与国外农业贸易的失衡也影响着其食品供应,当时市场所谓的有机食品没有统一客观的认证体系而且供求也不平衡,这样就促使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开始直接合作,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义务劳动、参加支付预付款等方式鼓励农民生产有机产品,如牛奶和蔬菜等,并得到相应的产品配额,这种小规模、地方、非盈利的社区支持农业被称为“Teikei”【l1,该模式倡导的有机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使人们更加注重地方的生态环境和永续发展,对日本有机农业运动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这种社会支持农业形式也逐渐影响到欧美,在20世纪7O年代在欧洲出现,80年代传到美国。社区支持农业之所以在日本首先发端,而不是其他国家源于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日本自二战以后,人们为了度过难关,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组成了大量的合作社,特别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乎囊括了所有农户,这些合作组织都基于小农经济,平均农场面积仅1.5hm2[1,消费合作社发展成员达两千二百万之多n。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为日本战后复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遇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产生食品危机时,人们为追求有机生产,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联合起来,“Teikei”模式应运而生。

2.2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不同发展阶段

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直呈增强趋势,反而在进入新世纪后在逐渐衰减o"Teikei”产生后,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20世纪70年代是发起阶段,1971年日本成立了有机种植协会,1978年日本第四届有机种植大会上提出了“Teikei”发展的互助、协商、民主、控制规模、逐步发展等十大原则,使得其发展逐渐走上规范的道路;8O年代是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80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和无核化社会运动使健康、安全食品得到空前关注u,大量城市消费者开始寻找有机产品,直接带动了这种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9O年代多样化发展阶段,形式多样“Teikei”模式得到传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日本有机农业协会和《土壤与健康》杂志成为一面旗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在CSA发源地日本,社区支持农业“Teikei”模式却在逐渐衰减。

2.3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当前日本“Teikei”的发展困境重重:参加人员日益减少,参加主体家庭主妇和学生人数逐渐降低,而老人、双职工以及有小孩的家庭因又很难加入劳动;消费者在固定单调的供给面前变得越来越麻木;有机蔬菜市场的涌现,以其方便快捷的运送体系,紧盯民众之需,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人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订购,同时也允许志愿者加入其中,人们选择更加自由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灵活调整内部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成为其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究其衰减原因,并不是人们对有机食品兴趣降低,而是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影响使然Ol。从外部来看,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财团、大公司和跨国企业陆续进入有机食品领域,本国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而人们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安全食品连锁店以及有机农产品分销处规模和数量猛增,人们更愿意直接购买这些有机产品。其次,在“日本有机农业标准”颁布后,多数农场没有经过有机认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按照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在标准实施前日本有1万个有机农场,但经过严格认证后只有约4000家取得了有机农场认证证书,这样就使得原来主要以个人信任为基础的模式很难防守全球行业标准的进攻。另外,“Teikei”兴起之初人们不单单是为了得到有机食品,而是追求和宣传生态和自然的价值理念,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强盛,那些需要经常性、固定性参加紧密型公益组织开始逐渐下降,松散型的得以增长,人们为了价值追求可以自由方便加入而不必受原来束缚。从内部来看,首先,参与者个人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迁,大量家庭主妇开始参加工作,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Teikei”的劳动和运作。其次,固有的内部矛盾日益凸显,“Teikei”的发起是消费者的运动,为了保证生产者的利益,要按照一定的价格提前给预付款,并签订固定的合同,但是,一旦出现生产过剩,双方就容易产生矛盾n;再者,也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合作关系,双方在建立关系之前,需要信任对方,之后应该民主平等,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消费者往往需要参与劳动,甚至被生产者分派田间劳作、分拣、运送等繁琐任务,长期下来不免疲惫。此外,实际运营中也有一些棘手问题不好处理,诸如生产产品种类,难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而生产过剩大于需求,利益又难以再分配;因具体生产资源和生产经验等限制,在很大程度上种植计划往往被生产者决定,消费者就处于相对被动的境地:产品相对单一,即便是这样,常常也会由于天气、配送等影响不能够确保稳定供应;长期繁杂的生产和管理,尽管有志愿者参加,有时也难免产生厌倦,而聘用全职人员又增加了经营成本;由于生产有机产品是直接保护了环境,而不单单是为了产品,而对环境贡献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生产者往往更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价值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双方合作的凝聚力。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发展规模和速度逐渐趋于衰减。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新型模式“sanchoku”,强调有机生产和产品直销,而不用消费者参与劳动,和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主导的地方食品运动“chisan.chisho”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Teikei”模式的不足。

3美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兴起及蓬勃发展

社区支持农业在美国尽管兴起较晚,但是两国相比,日本的社区农业主要强调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产销经营模式;而美国社区农业在此之外,更注重背后的社会功能和价值选择,如社区活动、民主决策、消除社会偏见和对全球化的反思以及对生态伦理的推崇口。这种模式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尽管不像有机认证有权威部门为其颁发资格证书,人们仍旧投以热情,给以人力、财力支持并乐此不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3.1美国CSA的兴起及社会背景

社区支持农业在2O世纪70年代引入到欧洲,8O年代传到美国,美国第一个登记的农场于1985年出现在马萨诸塞州,发起人试图以此来弥补主流食品供销体系的不足”。CSA先行者JanVandertuin在南波克夏的印第安边线农场(IndianLineFarm)把瑞典的CSA模式介绍给RobynVanEn,随开始着手实践,起初的参加成员可以选择以1份额或半份份额加入,经过4年的发展,成员由刚开始的30个增加到150个:次年,新罕布什尔州的威尔顿寺庙农场(TempleWiltonCommunityFarm)也开始进行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刚加入的会员按需分配而不管缴纳会费的多少。之后,CSA作为恰逢生态伦理思潮过后开展的一项社会运动,即作为可持续农业运动的一部分,在美国从东部向西部得以迅速推广。CSA的发起没有固定的模式,人们根据双方协议灵活调整,各具特色。与日本相比,美国CSA的兴起也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7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民间就已成立了自然有机农场协会(theNaturalOrganicFarmersAssociation),推动了有机农业发展,使有机食品逐渐受到人们青睐;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期间,美国很多非政府组织、环保人士等大力宣传可持续农业,CSA日益受到人们关注;9O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地方食品运动”,反思食品受制于跨国垄断企业的现状,谨慎对待工业化生产和转基因食品,提倡自由选择、购买当地生产的食品,反对长途运输、工业化生产、过度包装和廉价低质食品,很多学校、医院和社区加入进来,进行社区农园和市民农园建设,另外农场主还可得到政府及推广机构的技术培训和服务,这些无疑为CSA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2美国CSA发展现状

美国CSA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大西洋岸和中西部北方地区,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分布最多的州包括纽约州、加州、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州和康斯威辛州。在威斯康辛州,从1988年第一个CSA开始,到1996年已超过65个;在麦迪逊,从1992年第一个CSA,到1996年参加居民已有约8000人参与。在土地属性方面,调查显示美国的CSA租赁土地占很大比例,1999年和2001年分别占27%和23%1。在生产方式方面,大多数CSA农场采用了有机种植或生物循环农业方式。关于成员的加入,参加成员申请的份额,通常可以满足一个中等规模家庭的蔬菜供应,有时也可以申请半个份额;成员加入费用因生产季节、成本、产量、质量及配送等差异而各不相同,通常为300~700美元口。关于成员退出,Henderson在对354个CSA的调查显示,仅有5.4%的成员打算退出,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变迁,同时也有个人身体情况、收入等因素影响。成员的更替是CSA发展的自然现象,美国CSA当前仍旧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美国现在有约200万个农场,约有80%为小型农场,而且大部分为家庭私有,越来越多的农场开始把产品通过CSA项目、农贸市场、粮食合作社等渠道直接出售给消费者1。2007年的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已有12549家农场采用社区支持型模式开展生产[241,可见美国的CSA发展之快。

3.3美国CSA蓬勃发展下的小规模、多元化趋势

美国的CSA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亦表现出2个明显趋势:地块规模较发展早期趋于减小、类型日趋多元化。1997年CSA农场面积小于20hm的比例占72%,而2001年调查显示,面积小于4hm2的比例达84%,小于2hm2的占65%】。此外,CSA组织结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依照最初主导的发起者,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农场或农民发起的CSA(Farmer-InitiatedGroupCSAs),成立农业生产者直销组织直接向消费对象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产品价格一般很理想,多数能以市场同等产品价格的80%出售;第二种是消费者发起的CSA(Consumer-InitiatedCSAs),由城市社区居民组织发起一个CSA计划,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选择地方生产有机产品,促进环境友好寻找合适的农场或者农民生产特定的农作物或其他产品;第三种是农场或者农民与消费者共同发起的CSA,由社区居民及附近农民协商、合作,共同制定一个CSA计划,一起管理CSA的日常运作。以上这些都是CSA的基本模式,在实际开展中,结合社会需求和理念定位,具体形式日益趋于灵活多样。表现为:产品种类多样化,如一些CSA拓展其服务功能,被称为组合模式CSA(mixandmatchstyle),消费者不是固定被动选择既有蔬菜产品,而是主动选择自己喜好的产品种类进行组合,从蔬菜、水果到鸡蛋、肉类、牛奶、自制奶酪、面包,甚至花卉等多种农产品及加工品;服务对象多样化,通过联系地方教会和食品银行等公益组织,向急需食品援助的老年人、患病者、流浪者或教区居民开展无偿配送,同时以折扣会员价等形式吸纳需要帮扶的社区成员,与特定人群合作发起CSA,如学校学生、养老院老人、社区农园成员等充分发挥了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CSA多元化发展;合作形式多样化,以上类型以多元形式存在,如生产方部分地块参加CSA,其余的仍按常规方式生产,而消费者特别是学校等单位也可以同时加入多个CSA,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按季节、年度分期付给生产者预订款,也可以采取一次付款或认养等方式长期获益。

4两国CSA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及美国的实践证明:如果CSA只是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其执行力就日渐削弱;而美国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得以迅猛发展;消费者和生产者所处的地位和价值取向不同,只有充分尊重对方,双方都开展再教育,农民需要普及环保知识,消费者要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灵活协调内部矛盾,两者之间建立真正的合作理念,才能持续合作:人们加入CSA的同时,要求尽量减少时间和义务劳动的束缚,因此,招募志愿者、雇佣外部劳动力可能是社区支持农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良好的社会基础是其兴起的必要条件,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支持,况且CSA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及公益组织等可以支付一定的环境份额予以适当鼓励,CSA进行有机认证,有利于提高公众认同度。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的社区农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而中国的社区农业发展刚刚起步,多数关注者缺少对CSA的系统认识,对其营建程序知之甚少,从而影响CSA的顺利推广,基于两国发展经验和对美国洛杉矾地区CSA个案的调查访问,对此总结如下:

4.1开展社区支持型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1)CSA可以很好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加入社区支持农业,农民的新鲜农产品去掉了中间商可以直接在当地被买家收购,降低了小农户在全球化市场条件下的被动性,农民不必担心价格大幅波动对自己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农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农民有了收入保障。

(2)csA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食品安全是人们最为关心的日常话题之一,而在社区支持农业中,消费者可以跟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从而降低了生产者对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化学品以及对包装的依赖,确保了生产环境、生产方法及产品的安全,建立了城乡食品“绿色”通道,这些让消费者吃了定心丸。

(3)CSA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开展频繁的互动和沟通,促进了市民和农民的交流。使得生产者同城市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强化其服务意识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人们对当地农耕文化的认识和对劳动者的尊敬,更加珍惜劳动果实,同时也有助于革新其消费观念。

(4)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和生产品质。多数CSA采用有机生产,对于施肥和害虫防治等都与严格规定和限制,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们的健康;因采用有机生产而相对于常规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得到消费方得资金支持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选择有机产品的同时也是在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同时差异化定位,也促进功能的多样化。

(5)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社区发展。农民以其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得到社区消费者的相应回报;城乡共享健康食品和美好环境;通过把过剩的农产品可以协商捐献给食物银行、救济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也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生态和农业文化教育;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了当地闲散劳动力,并为城市社区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锻炼机会。此外,通过加入CSA,使人们返璞归真,近距离接触土地和绿色,放松身心,感恩自然和传承农耕文化,播种希望、辛勤培育并饱尝丰收的喜悦。总之,CSA具有多种功能,人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食品。

4.2社区支持型农业建设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

(1)发起者号召成立CSA,开始招募成员。向朋友或邻居建议或联系现有的合作组织、学校、团体、协会等,参加者都要遵循平等信任、互利互助、协商管理的原则。

(2)筹备预备会议。详细介绍什么是CSA。地方食品的益处、支持小型农场的意义等,解答现场提问,评估参与者的认同度,并吸收热情高的参与者成立核心小组。在接下来的讨论会上,形成共同理念。如对有机食品、地方食品的认识,是否吸收不同社会背景的成员,是否允许儿童参与,如何分配劳动份额,生产产品的种类以及是否愿意公开成员信息等。

(3)核心小组开始筹备具体事宜。确定种植者和生产规模,产品分配原则及配送范围,明确成员责任,审议生产者提出的预算,制定会费和交付细则,明确目标种类和数量规模,制定儿童守则,明确购买的配套装置所有权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开始宣传,组织招募,招募成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度控制成员规模。

(4)参加成员达成共同协议。提前支持下季产品的预付款,分担因天气原因造成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损失,参加田间劳动、配送以及其他日常工作,登记注册法人资格,可以是消费者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有限责任公司或非盈利组织等。

(5)融资、获得土地。启动资金包括生产者分摊资金、消费者会费、外界捐赠款项、借贷等;土地使用权获得可以是生产者自有土地,也可以通过土地信托组织、中介组织进行租赁。

(6)具体分工及经营管理。参加农场劳动及日常管理的包括会员及其家庭、雇佣人员及义工和见习生,参加劳动成员日常安排主要包括田间日常劳动和配送两大部分。按合同协议明确各自职责。开始正常运转后,具体经营管理维护事宜由所有成员民主决策,协调实施。

5关于中国发展CSA的讨论及展望

日本和美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兴起不是因为粮食蔬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其生产质量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影响到健康和安全。而着眼中国国情,一方面要实现13亿人口粮食的自给自足,另一方要求开展持续农业生产,给后代子孙留下可持续的生产资源和环境,笔者认为,开展CSA合作,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可以在如下方面做出一些思考和尝试。

(1)深刻反思中国当前小农户农业生产现状。中国空前的城市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外出打工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由于劳动力成本明显增长,为了“省事省力”,农民更热衷于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的应用,而且常常过量使用,这种高污染和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因此,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来化解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矛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是迫在眉睫。

(2)结合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采用灵活的合作途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开展社区支持农业生产。日本社区支持农业的萎缩很大程度上受劳动力转移影响,而在中国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而且确保收入的稳定。

(3)充分考虑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城市居民对其与日俱增的关注。每1次食品安全事件都会引起社会的巨大恐慌,食品质量监督失控及禽流感、雪灾等突发事件对中国城市食品供应及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城市消费者带头组织与周边农村居民开展合作潜在市场巨大,CSA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鲜活动力。

(4)根据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助合作。鼓励成立农民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和农民协会,以此为基础吸引农村农民、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参加,动员学校、科研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志愿者和大学生参与,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契约教育和技术培训,并且适度控制发展规模,探索适合本土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以充分发挥CSA的社会服务、经济、生态及景观功能。总之,走可持续农业之路不仅是人们共同的向往,更是严峻现实下的不二选择,CSA无疑能帮助参与的农场充分发挥其生态潜质;社区支持型农业不仅是城市反哺农村、社区支援农业,更是农村哺育城市、农业支撑城市,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一条“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