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蔬菜害虫发生特征及其治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蔬菜害虫发生特征及其治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蔬菜害虫发生特征及其治理

本文作者:王士军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

十字花科蔬菜作为错季蔬菜,是冀西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甘蓝、花椰菜、菜花、萝卜、油菜等。近年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及复种指数的提高,害虫种类也不断增加,且发生周期长、为害重。而菜农的防治措施主要依赖化学药物防治,加上化学杀虫剂使用不当如反复多次使用、长期大剂量使用,使虫害发生面积与害虫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造成丰产未必丰收的局面。对冀西北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种植区的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现整理如下。

1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特点

1.1黄曲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属寡食性害虫,偏嗜十字花科蔬菜,因具有咀嚼式口器以成虫、幼虫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幼苗。成虫取食叶片出现密集的椭圆形小孔;幼虫在土中为害根部,咬食主根或须根的皮层,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疤痕,甚至咬断须根,使幼苗地上部分萎蔫而死亡[1]。冀西北地区黄曲条跳甲在幼苗早期即5月下旬起种群数量开始增加,6月25日达到一个高峰后种群数量又开始逐渐减少。第二个为害高峰出现在8月30日,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在冀西北地区黄曲条跳甲一年发生3~4代,在春季苗期以第二代为害严重,甚至造成缺苗断垄。

1.2菜蚜

菜蚜以成虫、若虫刺吸蔬菜汁液,致使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造成减产。同时菜蚜又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传毒介质,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为害有时比蚜害本身更大。在冀西北地区桃蚜与萝卜蚜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刺吸类害虫。一年当中,桃蚜与萝卜蚜在田间的种群数量所占比率是不一样的,春夏季主要是桃蚜造成为害。秋季由于大量个体迁回到桃树、杏树等乔木上生活,因而萝卜蚜所占比率逐渐增加,最终成为秋菜蚜群的优势种。萝卜蚜以卵在留种的十字花科蔬菜或收获的秋菜上越冬,来年春天孵化若虫,由于留种菜数量少,而在贮藏的秋菜上生活的个体有幸活下来的很少,故春季发生量较少,因而苗期为害很轻[2]。桃蚜比萝卜蚜寄主广泛。除十字花科蔬菜外,桃蚜还可以为害一些核果类果树,也可以为害烟草类植物;而萝卜蚜主要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生活。二者的发生和为害均与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当气温超过30℃,且田间湿度较大时,蚜虫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因此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蚜虫的数量明显减少,当天气凉爽干燥时,种群数量又会很快回升。在冀西北地区桃蚜的夏季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至7月初,萝卜蚜秋季发生高峰在8月底至9月中旬。

1.3小菜蛾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它们喜欢取食叶片肥厚的蔬菜如甘蓝、花椰菜,其次也喜欢取食油菜、白菜等。将蔬菜的叶片“开天窗”,种群数量增多时甚至将整个叶片吃成花叶,严重影响蔬菜质量。小菜蛾在冀西北地区一年发生4~5代。5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菜蛾成虫伴随着东南风从京津唐地区迁飞到冀西北地区。因大田尚未种植,小菜蛾首先栖息在夏至草等草丛中,进行取食、交尾。6月初,当十字花科蔬菜田间定苗后,小菜蛾正值产卵、孵化期,然后开始取食、为害。6月20日至7月初出现第一个为害高峰。进入7、8月份,随着气温升高,为害减轻。9月份为害开始上升,中旬左右形成第二个为害高峰,10月份过后为害又逐渐减轻。由于气候等各方面因素,冀西北地区小菜蛾在野外不能越冬。只有少数在温室内或冬储白菜或甘蓝上越冬。由此可以看出小菜蛾在冀西北地区春、秋两季为害均较为严重,且春季重于秋季。

1.4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的寄主主要是一些杨树、柳树、白蜡、桃树、杏树等,也有禾本科植物。但近几年发现,大青叶蝉也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在冀西北地区大青叶蝉一年发生2~3代,因其产卵量大,发生较为严重。常见10多头或20多头若虫在蔬菜叶面上群聚刺吸为害。当人走近时,成群的大青叶蝉成虫便跃足振翅而飞。经调查发现,莜麦(Avenanuda)是冀西北地区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十字花科蔬菜常是其后茬作物,杏树、桃树等乔木也随处可见,为大青叶蝉产卵、取食、为害、越冬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其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

1.5潜叶蝇

蔬菜潜叶蝇主要以幼虫在叶片或叶柄内取食,形成弯曲不规则的虫道。随着虫龄的增大,虫道也逐渐加宽,直接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的进行,影响生长,造成质量下降和减产。在冀西北地区,冬季蔬菜主要来源于设施大棚。春季大田蔬菜定植后,潜叶蝇从大棚迁飞到大田,冬季又迁回到大棚,这样在大田和大棚之间交替为害,一年发生代数较多,这也是蔬菜潜叶蝇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在冀西北地区蔬菜潜叶蝇主要包括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豌豆潜叶蝇和番茄彩潜蝇4种。目前发生较为严重的是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番茄彩潜蝇3种,以春季蔬菜苗期受害严重,发生时间在5月底至6月底。

1.6菜青虫

菜粉蝶在早春时便结束越冬,出来交尾。当大田蔬菜定植后正值其产卵、孵化期,幼苗为幼虫(菜青虫)取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菜粉蝶在冀西北地区种群数量并不是很大,一年1~2代,但因其取食量较大,幼虫啃食叶片,造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同时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小。

2综合防治技术

在冀西北地区,作物的生长季节较短,种植的作物种类也很单一。粮食作物主要是莜麦和马铃薯;蔬菜仅限于十字花科蔬菜。因海拔高,水利设施又很短缺,很难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而菜农的防治措施还主要依赖化学药物防治。化学杀虫的长期大剂量使用,使虫害发生面积与害虫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其中害虫的抗药性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小菜蛾已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酰基脲、Bt杀虫剂等50多种药剂产生了抗药性[3]。化学杀虫剂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如菜蛾绒茧蜂、菜蛾啮小蜂和蚜茧蜂等,严重破坏了害虫自然控制平衡。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一些高毒的化学药剂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呋喃丹等也被部分菜农使用在蔬菜上,造成蔬菜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因此,害虫防治必须从大局即农田生态系统出发,以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天敌及其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依据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调控理论,强调发挥系统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能量,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对生态系统及其蔬菜-害虫-天敌食物链的功能流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将害虫防治与其他增产技术融为一体,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建立实体的生态工程技术,从整体上对害虫进行生态调控,以达到害虫管理的真正目的,即将其持续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2.1农业防治

在综合防治过程中,农业防治应贯穿整个蔬菜生长季节。首先,在秋季蔬菜收获后进行冬耕冬灌。这不仅是土壤保持良好结构和保墒的好措施,而且是防治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关键技术,通过耕犁的直接伤害和翻到地表暴晒风干、鸟食及灌水淹没,极有利于春茬十字花科蔬菜苗期的生长。其次,强调间作套种。丰富蔬菜种类,如增加韭菜、茄子、豆角或番茄的大田种植,使甘蓝与韭菜或番茄间作或套种可驱避菜蚜为害和菜粉蝶、小菜蛾的产卵。第三,采用配方施肥的科学方法抑制虫害,避免过量施用尿素等氮肥,否则会增强害虫的繁殖能力,加重为害。要尽可能以有机肥代替化肥,但厩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之后施用。第四,选种抗虫品种,同时菜农要经常中耕、除草,保证菜田的清洁卫生,避免为害虫提供中间寄主或栖息的场所。

2.2物理机械防治

首先,小菜蛾、大青叶蝉、菜粉蝶等具有强烈趋光性,利用害虫这种行为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运用光、色(黄色外壳)、味(性信息素)相结合,引诱害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达到杀灭成虫的目的。其次,对于菜蚜可利用其趋黄性进行色板诱杀。从蔬菜苗期开始使用涂有10号机油或治蚜常用农药的黄板来诱杀。黄板的大小为15~20cm×15~20cm,悬挂密度为180块/hm2,棋盘式分布,插或挂于蔬菜行间并与蔬菜持平[4]。黄板上粘满害虫后要及时更换。可以有效控制菜蚜的发展,同时在害虫可能暴发的时间持续不间断使用,可及时监测田间菜蚜的数量变动。若将黄板同时涂上性信息素,不仅能提高和完善普通黄板对菜蚜的防治效果,还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前景。另外还可选用银灰色薄膜避蚜[5]。在田间隔1m挂3cm宽银灰色薄膜,避蚜又防毒[1]。第三可利用防虫网隔离技术不但能有效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叶甲等,而且能减轻霜霉病、白斑病、干烧心病、软腐病的发生,尤其对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由于网纱隔离不用药,每公顷可节省农药成本1000~1500元,而网纱一次投入可多年使用,经济上也合算[4]。以上措施的实施,必须遵从害虫发生规律,在暴发前及时防治。

2.3化学防治

为避免或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化学防治必须科学用药,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多种农药,同时抓住用药适期。全年重点抓5~6月份和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的防治,特别要抓好早春甘蓝的防治,以压低虫口基数。切忌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类的化学农药。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稀释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防治幼虫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稀释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灌根。防治小菜蛾常用药剂有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000倍稀释液、5%氟铃脲乳油600倍稀释液、2.5%多杀霉素悬浮剂1500倍稀释液、10%溴虫腈悬浮剂1200倍稀释液、5%氟虫腈乳油2500倍稀释液等,田间喷雾时间为小菜蛾卵孵化盛期[3]。防治菜蚜可选用的药剂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稀释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3%啶虫脒乳油2500倍稀释液,在菜蚜始盛期喷雾[6]。防治蔬菜潜叶蝇可用除虫脲3000倍稀释液、灭幼脲2500倍稀释液、斑潜净1500倍稀释液、阿维菌素3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7-9]。

2.4生物防治

首先是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包括生物碱类、萜烯类、黄酮类、精油类和光活化毒类。这些药剂主要来源于楝科植物的印楝素,卫矛科植物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对小菜蛾有效率达85%以上),杜鹃花科植物的闹羊花素-Ⅲ、Kalmanol和Grayan-otoxin-Ⅲ,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SCEE,对菜蚜、桃蚜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柏科植物砂地柏(对害虫有较强的胃毒、拒食、熏蒸作用)。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植物源农药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今后农药工业发展的方向。另外,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昆虫病毒制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性信息素等在害虫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害虫效果达90%以上。其次要保护或释放天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蚜蝽、蚜茧蜂和多种蜘蛛等,对它们应该注意保护,如使用生物农药,或种植诱集作物或间套作过渡性作物,创造天敌生存与繁衍的生态条件。同时注意避免大水漫灌,这样可保证蜘蛛的种群数量。目前人工饲养繁殖成功的有草蛉、小菜蛾弯尾姬蜂、丽蚜小蜂、捕食性蝽等,菜农可以购买并在田间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