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柳蜷叶蜂特征及防控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郭树云1张宝增1赵洪林1王倩倩1姚凤水1米莹2作者单位:1.北京市大兴区林业保护站2.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2005年作者调查柳树病虫害时,在大兴区京开路绿化带榆垡段,发现1种叶蜂危害柳树。该虫以幼虫取食柳芽,使叶片扭曲皱缩形成叶苞,为害后期柳叶脱落,当虫口数量大时,枝条光秃,整个林分一片枯黄,严重影响柳树生长发育和景观效果。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虞国跃研究员鉴定,该虫系叶蜂科蜷叶蜂属的柳蜷叶蜂。该虫在北京属新记录种。据资料,柳蜷叶蜂分布于甘肃省,寄主为旱柳、垂柳[1]。目前,还没有关于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报道。近几年作者研究了柳蜷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生物学特性观察
试验地选在大兴区柳蜷叶蜂分布危害的京开路榆垡段东侧绿化带内,主要树种为柳树、杨树,树龄8a,平均胸径10cm。每年2月开始,在试验地柳树树冠下挖土过筛,3d调查1次,记载越冬虫态、数量及发育情况,直至成虫羽化。羽化后,室外观察产卵及危害情况,并剥芽查看幼虫发育进度等,记载发生危害全过程。采集成虫制成针插标本,以供鉴定及形态特征观察。将挖土找到的部分茧带回室内剥开,观测记录茧内蛹的发育情况;部分茧带土装入养虫笼内,观测成虫羽化情况等。
1.2防治试验
1.2.1药剂防治
2006年柳蜷叶蜂幼虫期,在越冬基数较大的榆垡、庞各庄、青云店等镇进行了大面积防治,3月下旬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每3d1次,共4次,防效不理想。之后改以防治成虫为主。试验用药剂为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2%苦参碱•烟碱乳油(赤峰帅旗农药有限责任公司)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天津市天兴农药厂),3种药剂分别与柴油1∶20混合,地面喷烟防治。选取4段500m长的绿化带,作为标准地块。共设4个处理,3种药剂和1个对照,对照区为未喷药区。每处理5个重复。施药后10d,每个重复选5株柳树,每株随机抽取50个柳芽调查柳芽受害情况,记录受害芽,统计受害率。
1.2.2物理防治
3月中旬,在试验地选取6段500m长的绿化带,作为标准地块。将标准地内的每株树树干贴上1000cm2的即时贴膜,贴膜上再涂满粘虫胶,诱集成虫。共设置绿色、橘黄色、白色、蓝色和红色即时贴膜及黄色双面胶6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15d后,每个重复选5株柳树,揭下每张即时贴膜,调查粘贴的成虫数量,并在每个调查株随机抽取50个柳芽,记录受害芽,统计受害率。再用黄绿色即时贴膜和黄色即时贴膜做对比试验,未贴贴膜的作为对照,共设3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防治效果调查同上。调查结束后,统一销毁处理已用即时贴膜。
2结果与分析
2.1寄主及危害特征
调查发现,该虫寄主有旱柳、垂柳、金丝垂柳、馒头柳、漳河柳等。成虫将卵产于未展开的柳树芽尖叶片间,柳芽上常有略凹陷的小黑点,为产卵时造成的伤口,即卵孔。卵孔少时1~2个,多则6~8个。幼虫取食柳芽及芽尖内层组织,致后期叶片不能展开,叶芽纵向扭曲、皱缩形成虫苞,当虫口数量大时,整个树冠虫苞累累,后期叶苞枯萎脱落,枝条光秃。
2.2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4.5~5.5mm,宽1.5mm,翅展12mm;翅透明,翅脉多为褐色,C脉和翅痣为淡褐色;体毛灰色,很短;额板、上唇、上颚基部、后颊区的大部分淡褐色;胸腹部黑色;前胸背板后缘黄白色,第9背板的后部、第7腹片中部突出的裂片和尾须都呈淡褐色;足黑色。前转节和中转节淡褐色。后转节、前腿节端部的2/3、中腿节端部的1/3及所有的胫节、胫节距淡褐色;跗节深咖色到黑棕色;头上部刻点细微,不清晰,前盾片和盾片上的刻点均匀清晰,无光泽。中胸小盾片具闪亮光泽,几乎无刻点;中胸侧板、后胸侧板具光泽,无刻点,也没有明显的小雕纹;中胸小盾片平坦宽阔,后背片约为中胸小盾片的1/3;锯鞘从后面看呈三角形,顶部尖锐;尾须细长,超出锯鞘顶点;产卵器比后胫节短;锯背片19环;锯腹片细长,21齿。雄虫体长4.0~4.5mm。下生殖板长大于宽,顶部边缘在中部延长;阳茎瓣背瓣狭长,先端窄圆形,不尖;腹瓣近截形,不突出。基部2齿没有边缘齿[1-3]。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10mm,体绿色,头褐色。
茧、蛹:茧椭圆形,长6~8mm,宽4~5mm,土褐色。预蛹绿色。
2.3生物学特性
2.3.1生活史
柳蜷叶蜂在北京地区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l~5cm表土内结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为化蛹盛期。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3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4月下旬成虫期结束。3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3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柳芽处可见虫苞产生,4月上旬为孵化盛期,4月中旬幼虫开始老熟,5月上旬幼虫期结束。幼虫老熟后,下树入土结茧越夏越冬。
2.3.2生活习性
成虫在茧内羽化,出茧时在茧壳顶部(头部所在一端)咬1个小孔钻出。初羽化的成虫翅较软,无飞行能力,大多上树爬行,大约10min后绕树冠飞行。成虫将卵产于未展开的柳树芽尖叶片间,多数沿叶脉一侧产卵。柳芽上的卵孔少时1~2个,多则6~8个。一般每芽产卵1粒,少数2粒。芽内一般1头幼虫,少数2头。幼虫取食柳芽及芽尖内层组织,导致叶片不能展开,叶芽扭曲、形成虫苞。当虫口数量大时,整个树冠虫苞累累,后期叶苞枯萎脱落,枝条光秃,严重影响柳树的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雌雄比为6∶1。观察中发现,幼虫有2次危害的习性。幼虫取食柳芽至叶苞干枯后,落到地面,部分幼虫会沿树干爬行上树,继续取食叶片危害,使叶片脱落。幼虫2次上树危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不再形成卷叶。
2.4与物候的关系
柳芽萌动期成虫开始羽化出蛰,迎春盛花期为羽化盛期,杏树盛花期为羽化末期;连翘始盛花期幼虫开始孵化;桃花凋谢期幼虫开始脱离叶苞,此期间幼虫进入第2次危害期,少数老熟入土结茧,多数幼虫上树取食;黄刺梅盛花期为老熟幼虫入土结茧盛期。
2.53种药剂田间试验防治成虫效果
1%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柳芽受害率为12.88%,防效为58.1%;高效氯氰菊酯次之,柳芽受害率为14.38%,防效为53.2%;1.2%苦参碱•烟碱的防治效果较差,柳芽受害率为19.58%,防效为36.3%(表1)。通过方差分析,1.2%苦参碱•烟碱与另两种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1%苦参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差异不显著。生产中可选用1%苦参碱和4.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烟防治。
2.6不同粘虫贴膜诱虫效果
不同颜色粘虫贴膜诱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黄色双面胶、橘黄色贴膜、绿色贴膜、白色贴膜、红色贴膜、蓝色贴膜。黄色双面胶诱虫效果最好,平均每1000cm2诱集成虫138.6头;橘黄色即时贴膜诱虫效果次之,平均每1000cm2诱集成虫51.4头;其他效果较差(图1)。
2.72种不同黄色贴膜诱虫效果
黄绿色即时贴膜诱集成虫的效果较好,平均每1000cm2诱集到246.6头成虫,黄色即时贴膜诱集成虫的效果较差,平均每1000cm2诱集到64.8头成虫。黄绿色即时贴的防治效果好,柳芽受害率为6.06%,防效为80.3%;黄色即时贴的防治效果较差,柳芽受害率为21.66%,防效为29.7%,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表2)。
2.8防治成本比较
即时贴膜涂粘虫胶防治成本最低,为1020元/hm2。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成本次之,1%苦参碱最高(表3)。
3结论与讨论
柳蜷叶蜂在北京地区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1~5cm表土内结茧越夏越冬,幼虫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期从3月中旬至4月下旬。因柳蜷叶蜂幼虫在柳芽内取食危害,受叶苞的保护,常规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研究中发现,成虫期是较佳防治时期。根据柳蜷叶蜂成虫出蛰后,沿树干向上爬行和绕树飞舞的习性,成虫期在树干上粘黄绿色即时贴膜并刷涂粘虫胶,可成功诱杀大量成虫。同时,粘虫胶还可杀死2次上树危害的幼虫,有效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在成虫期使用粘虫胶法防治柳蜷叶蜂,可有效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即时贴膜与粘虫胶等材料都是无公害产品,用黄绿色即时贴膜诱杀成虫,不仅防治成本低,且避免了常规药剂防治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是柳蜷叶蜂防治技术的一项突破。另外,可在冬季采取疏松表土、人工挖茧等措施消灭部分越冬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