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药剂对柏树毒蛾的活性及防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药剂对柏树毒蛾的活性及防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常国彬1刘金燕2熊慧君3刘忠明2张力2赵家华4作者单位:1.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2.重庆市涪陵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3.若尔盖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4.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蜀柏毒蛾俗称小柏毛虫,是柏木.林区最重要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危害,仅取食鳞叶或嫩枝,受害鳞叶枯萎变黄,并逐渐脱落。大范围危害成灾时,柏木鳞叶被成片吃光,形似火烧,严重的还被啃食细枝嫩皮,造成林木死亡。蜀柏毒蛾在重庆市每年均有发生,且危害日益严重,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建设。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森林害虫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快速控制虫灾的有效措施。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科学、安全使用化学农药,实施无公害防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农业部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为指导各地安全、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和防治药械,进一步促进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国家林业局推荐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而甲维盐和杀铃脲就名列其中。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1],杀铃脲是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两者兼具胃毒和触杀作用,对鳞翅目害虫高效。为此,我们研究了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间防效,以期为蜀柏毒蛾的无公害防治和突发性、暴发性害虫防治以及灾害应急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为蜀柏毒蛾2龄幼虫。施药器械为3WF-3A机动喷雾喷粉机(山东临沂华盛集团生产)。供试药剂和处理浓度见表1。

1.2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采用FAO推荐的浸渍法测定触杀效果。每个浓度设3个重复,每重复处理20头幼虫,以清水为对照。取大小一致的蜀柏毒蛾2龄幼虫浸入不同浓度药液(含对照)中1s后取出,置于吸水纸上吸去多余药液,放进透明广口试剂瓶(瓶底直径8cm,瓶口直径6.5cm,瓶高15cm)中,置于室温下以保湿、新鲜的带鲜嫩鳞叶的柏木枝条饲养。1,3,6,12,36h后检查并记录处理组和对照组蜀柏毒蛾幼虫的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并用Abott公式进行校正。

参照陈小平等方法(略作改进)测定胃毒效果[2],每个浓度设3个重复,每重复处理10头幼虫,以清水为对照。将带鲜嫩鳞叶的柏木枝条浸入不同浓度药液(含对照)中均匀湿润后取出,置于吸水纸上吸去多余药液,放进透明广口试剂瓶(瓶底直径8cm,瓶高15cm,瓶口直径6.5cm)中喂饲大小、饥饿程度基本一致的蜀柏毒蛾2龄幼虫。3,6,12,36h后检查、记录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死虫数,并计算校正死亡率。

1.3林间防治试验

试验地点设在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子为村林道旁,海拔525.4m,柏木纯林,平均树龄30a,树高5~10m,郁闭度0.6~0.9。施药前选取4块林木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样地,面积为0.334hm2,样地间隔50m以上。每个样地随机选取3个小区(3m×3m),铲除小区内的地被物,并铺设农膜。使用3WF-3A机动喷雾喷粉机按不同浓度梯度进行常规喷雾施药,以清水对照。采用振摇法[3],于药后1,3,5,7,10d(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调查到药后15d)调查和清理样方农膜上的死虫数、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记录试验期间的气象因子。

1.4数据计算与统计

1.4.1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效果计算公式

死亡率(%)=死虫数处理总虫数×100校正死亡率(%)=药剂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

1.4.2林间防治试验效果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量-施药后虫口数量施药前虫口数量×100防治效果(%)=药剂组虫口减退率-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

1.4.3统计分析

运用SPSS13.0,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和独立样本T测验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触杀作用测定结果

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各浓度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的触杀作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蜀柏毒蛾2龄幼虫对两种药剂的触杀作用敏感,药后1h,两种药剂最低处理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6%和82%,其中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的触杀效果随浓度的升高显著提高,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各浓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药后3h,两种药剂最低处理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53%和95.21%,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各浓度3h触杀效果较药后1h有显著提高,但浓度间差异不显著,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处理时间、处理浓度间触杀效果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药后6h,两种药剂各处理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由此可见,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000倍液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000倍液均对蜀柏毒蛾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且速效性好。

2.2胃毒作用测定结果

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000倍液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000倍液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有很好的胃毒作用。药后3h,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0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6.08%,且显著低于8000倍和12000倍药液;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0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为84.13%,与3000倍液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2000倍液(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除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2000倍外,两种药剂各浓度的作用效果显著提高,药后6h,两种药剂最低处理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7.24%、96.75%,但各药剂处理浓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药后12h,两种药剂各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表3)。

综上所述,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两种药剂最低处理浓度———16000倍和4000倍均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且速效性好。

2.3林间防治试验结果

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2000倍液防治效果优于其他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浓度防效均显著提高,药后10d,16000~8000倍液防效分别为90.73%、95.48%和99.17%,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图1)。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的林间防效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但从药后7d开始,2000倍的防效才显著高于3000倍与4000倍,而后两者间在药后15d前无显著差异,各浓度防效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且持效期较长,药后15d,4000~2000倍液的林间防效分别为87.76%、94.74%和98.46%,此时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图2)。由此可见,在林间,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000~12000倍液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000~3000倍液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

3结论与讨论

甲维盐的杀虫机理是扰乱害虫神经传导,使害虫停止取食,直至死亡,虽无内吸作用,但能渗入施用作物表皮组织,因而残效期较长,在土壤中易降解,不污染环境。甲维盐尤对鳞翅目、双翅目、螨类、蓟马类高效,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具有很好的效果,农业上多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4-7]等害虫防治;在林业上,对马尾松毛虫、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8-10]等害虫有很好防效。本试验表明,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在很低的剂量下(16000~12000倍液)对蜀柏毒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药后3h,其室内测定的校正死亡率在75%以上;药后10d,其林间防效分别达90.73%和95.48%。

将作用机制不同、有增效作用的两类杀虫剂复配是目前害虫抗性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会有效延缓甚至克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11]。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是由阿维菌素和杀铃脲经科学合理的配比复配而成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兼具神经毒剂和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高效,药效期可达30d,对鸟类、鱼类、蜜蜂等无毒,不破坏生态平衡。本试验结果显示,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000~3000倍液对蜀柏毒蛾有很好的杀虫效果,药后3h,其室内测定的校正死亡率在84%以上;药后15d,其林间防效达87.76%和94.74%,这表明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高、药效快、持效期长。

综上所述,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安全等特点,且速效性好、持效性长,既能满足突发性、暴发性害虫的应急防灾需求,又能实现对常发性害虫的持续控制,是难得的绿色农药,可在蜀柏毒蛾等鳞翅目害虫无公害防治中推广应用,并建议使用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000~12000倍液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000~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