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林业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林业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林业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

1、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1.1自然原因

森林病虫害具有自身传播和依靠自然环境传播的强大繁殖能力,虽然大多数个体可能被已经被消灭,但是害虫自身的抗逆性能很强大,而且能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动,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通过个体的繁殖,再次卷土重来。

1.2人为原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污染、破坏的现象经常发生,而人们又不注重对环境的净化保护,给害虫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而人们培植的人工林,本身就携带了很多的病虫,而这些病虫交织在一起,经过环境的影响产生变异,使人们不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来对付病虫的危害,导致病虫的防治工作难以开展,生态环境在病虫的危害下更加恶劣。

2、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2.1对病虫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由于森林病虫造成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是很明显,所以人们常常忽略了对病虫害的管理工作,同时人们大多把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对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不够重视。而相关的林业部门很多只是虚设的,根本没有实际的工作可以开展,更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可以运行,只能任由病虫危害森林而无动于衷。

2.2病虫害防治的手段比较落后

虽然时代和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着,但是我国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设备和技术,仍然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内有进行相应的更新。很多地区对哦病虫害的防治还仅限于喷洒有机农药,这样不仅增强了病虫的抗药性,还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引起病虫的天敌大量死亡,不但没有限制害虫的滋生和蔓延,反而助长了害虫的危害程度。此外害虫的防治系统也不完善,尤其是预警设施的建设还不到位,不能将害虫繁殖和滋生提前控制住,单纯依靠后来的治理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3没有完整的预警机制

林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重视,所以不能在病虫害发生之前,设置相应的预警机制,没有安排专业的检测员和确定相应的检测地点。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的能力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对病虫的危害做出反应,只能在危害过后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此外,人工林的培植结构相对简单,一旦出现大的病虫害问题,其扩张速度是预警机制所难以遏制的,那么这些预警机制也就形同虚设了。

3、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1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生态系统的大力支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宝贵的森林资源,保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减少病虫害对当地居民的危害。所以提高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不会有清晰的措施,更不会制定正确的方法,达到病虫防治的目的。

3.2提高森林病虫防治的科技水平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就是设备。其中防治水平的技术方面,主要在于工作人员的水平是否较高,专业的病虫害防治人员,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及时从一些现象中发现病虫害的产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设备水平,就是采用病虫害防治的新药、新器械等,通过更新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成功率,还可以提高效率,达到对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实施治理的目的。

3.3完善病虫害防治预警设施

建设预警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有了专业的工作人员,再配以完善的预警设施,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做出准确判断,将危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在预警机制的作用下,工作人员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3.4大力推向生物防治技术

构造混交林带生物技术就是用生物手段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手段便是构造混交林带,因为自然生长的森林里树木是多种多样的,其自身的净化功能比较强大,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比较单一,食物链也不复杂,一旦出现病虫侵袭,其自身的抵抗能力就比较弱了。而混交林带则像自然生长的树木一样,结构复杂、食物链丰富,对病虫能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且这种方式还比较环保,不仅不会对树木、花草和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还能给人类的活动提供给广阔的空间。

4、结束语

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止工作还不是很到位,积累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要想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进行,就必须从认识上首先重视起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才,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在保证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

作者:胡仁确 单位:咸丰县青灵山森林公园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