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我国目前水利建设及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整体上是属于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但是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条河长江和黄河,这造成我国局部区域水资源丰富,而其他地方水资源匮乏的局面,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重视水利建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体上形成了以下的局面,其一是大江大河的干流基本上建立了防洪减灾体系,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了百年甚至两百年一遇的登记。其二是水资源的配置也渐趋合理,通过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并采用跨流域甚至跨区域的引调水工程,从而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三我国的农田灌溉体系也基本建立,目前全国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4亿亩上升到2012年9.26亩,占据我国总耕地面积的52.3%,农田水利建设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从而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四对于我国水土资源的保护能力得到了提升,对重点区域实施了封育保护,也加强了生态脆弱河流的治理,对于部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1.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存在必然性关系
传统的水利建设工程主要是实现对水流控制以及使用为基本目标而实施建设的一些构筑物和实体,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饮水、运输以及防洪防灾及能源的需求,而水流的控制势必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深刻影响,甚至将水从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剥离出来,而一旦水资源在改变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或者是在人工打造的生态环境中一旦脱离了动植物群落,那么自净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势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目前我国人口基础庞大,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很多城市的用水问题非常突出,同时由于工业污染以及农业污染对水源的破坏也在不断加深,这进一步缩小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而某些地区的干旱则进一步加剧了供水紧缺的问题,这些都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让水利工程既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生活的需要,又能够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2.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不仅为人类提供最基础的生活资源食物,还包括其他生活资料以及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能够保持水循环、空气净化以及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将生态环境单独割裂来开。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进入快车道,为了保障人类的基本生活,大量的水土和植被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了水土大面积流失,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水土造成了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悬河,草原生态严重恶化,荒漠化进程不断发展,水生态环境失衡,很多动植物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水资源的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并不都是有力的,一项水利工程建设也有可能弊大于利,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前要充分论证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够开工建设。
3.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由于粗放式经济发展,大量的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造成了当前很多城市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很多城市的水库出现了富营养化,自然植被严重衰退,河流断流,水生物的多样性也开始弱化,河道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恶化的问题,同时很多城市的地下水也存在大面积开采,造成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通过水利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同样在进行水利建设前,需要严谨的论证新的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具有改善的作用,否则仅仅简单的去搞南水北调工程,实际上就变成了调污工程,对生态环境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因此通过良好的水利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要注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化。
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1.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的革新
要想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系统全面的理解生态水利工程的观念和建设方法,确立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生态水利模式,并以相应的思想观念进行指导,在水利工程建设上要注重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革新,才能够有效的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然后要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协调观念,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在防洪防灾、供水、灌溉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改善水环境以及修复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于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保障作用,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同样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仅要突出对人类生活的帮助作用,同样也要具备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完善的作用。最后就是要树立起水利工程建设要服务社会的观念,将水利工程建设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联系,主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并以水利工程恰当的超前发展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方法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确保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协调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法上要充分重视对自然属性的重视程度,在建设前,要深刻研究当地水资源的气候系统,水文环境的运动规律和转换的规律,同时还要研究在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环境下,一些特定的生物群落和当地水资源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仅要研究水体自身的物理属性,更要深入分析水体所在的生态循环系统,在开发河流资源时,要将河流的上下游以及左右两岸的生物群落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研究分析,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实际上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在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水文条件以及不同的河流河道形成的特定的生态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河床的由于长期受到不同的水沙变化就会形成不同的河槽断面,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断面,因此针对这些特定的生态就要因地制宜的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方法实现生态和水利建设的协调。
3.生态水利建设工程的基本模式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必须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治理、分期实施的建设模式,采用系统和发展的观念。在水利建设方面要重视水利工程所取到的具体作用,同时还要分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比如在建设完善的防洪工程方面,就要突出防洪和环境优化为基础,并合理和适度的开发当地的河流资源。要在清障和疏浚方面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全面提升泄洪能力和标准,从而实现合理治理的作用,达到安全泄洪和改善水文环境的基本目标。实际上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其基本模式就在于突出水利工程所起到的具体作用上,这个作用既包括了水利工程本身所起到的防洪、供水以及灌溉方面的作用,同时还要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到突出的作用。
4.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多,很多国家开始对人类破坏河流自然状态而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很多反思,比如有些专家就对我国的三峡工程进行了反思,认为由于上游对水资源的截流,容易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有些国家发现的一些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明显时,也对这些工程进行了重新的修复,让其生态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比如有的国家退耕还林,增加湿地注重对水土的保护,恢复两岸的植物群落,并积极发展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总结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水利建设工程方面,无论是从规划设计还是到具体的施工验收,到处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如通过大量的论证来分析生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如何通过修复手段来规避生态破坏的风险,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设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够将水利工程建设变成真正为后代造福的惠民工程。
作者:李刚单位:菏泽市东鱼河流域工程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