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理论问题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理论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理论问题分析

1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世界农业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石油农业等几个发展阶段。自20世纪70和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农业发展思潮,如绿色革命思潮、自然农业思潮和可持续农业思潮等,在这些思潮的指导下,出现了自然农业(naturalagriculture)、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agriculture)、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无为农业(no-doingagriculture)、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低投入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等发展形式[11]。经过长期的农业实践和反思,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是未来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EcologicalAgriculture,简称CEA)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证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

中国生态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全国2000多个县、乡镇先后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并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应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技术模式。进入90年代后,生态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九五”期间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突出的成绩就是农业部等7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现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对第一批51个试点县的统计,5年间共投入资金60多亿元,其中群众自筹占63%,县级投入占19%,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3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25。试点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2%、0•6%和1•5%;农林牧渔结构趋于合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从1995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启动了一批生态示范区的建设。目前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按照国家的有关部署,“十五”期间,在继续巩固第一批5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实施第二批和第三批10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带动500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1)。

2•1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和“石油农业”的发展,加上人口的急剧膨胀,全球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酸雨、水体富营养化、臭氧层空洞、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扭转。当前,农业面临着“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的内外夹击局面。首先,工业和城镇化发展产生的大量“三废”物质向农业地区排放,另一方面,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有20多万吨、1000多种农药施用于农作物,有些甚至是违禁药物。在中国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产量占70%,在有机磷农药中高种产量又占70%。我国每年使用化肥4•2×106t,平均每公顷土地施用量高达400kg,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每公顷使用225kg的标准,且化肥利用率很低。同时,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农药、重金属、饲料添加剂等对农业生态环境形成污染,造成农产品中的毒害物质超标[3]。目前,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北方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仍未能得到控制。近年来,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繁发生,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生了23次,而2000年一年当中沙尘暴天气发生达12次,2001年15次,2002年11次……2004年2~3月两个月时间内就发生了9次。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影响到北方的14个省(市、区),而且南至台湾,导致机场关闭、道路阻断、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15]。由此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势在必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生态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在国务院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生态农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2发展生态农业是食品安全和应对“绿色壁垒”的必要保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近年来,“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了重大影响。据统计,1997~2002年,我国出口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就达400亿美元,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加入WTO后,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比以前更为严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绿色壁垒限制,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其中食品与土畜产品出口受到的损失最大,近90%的企业受限,造成损失约90亿美元[8]。因此,如何应对WTO、提高农产品品质、消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存环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的农业实践表明,传统农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石油农业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有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健康安全食品才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

2•3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的70%左右。因此,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全面小康。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业水平、生活质量和农村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保护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而且也符合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人们的健康保障。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发育,生态农业也必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和必然选择。

3当前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在实践上面临的问

3•1理论落后于实践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农业精华,不同地区都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但目前在理论上还有很多方面尚未进行很好的研究和总结,许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仍处在经验水平。例如,在生态农业定义的科学表述方面、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生态农业研究方法论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的物流与能流过程与内在机理方面、生态农业模式分类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结构优化与规划设计方面、生态农业的价值评估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生态农业标准、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问题、不同层次的生态农业模式之间的尺度转换问题,以及生态农业模式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规律等方面还缺乏完善的理论,因而不利于推动和指导生态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3•2重行政管理与示范,轻全民参与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上走着一条由政府行政命令驱动“自上而下”的路子,这曾对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重生态农业模式示范,重抓典型,轻全面普及和农民自发参与的运作机制。由于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农民主动性不够,使得生态农业示范与推广相脱节,且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因此,生态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很难真正落到实效[2]。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相对“低潮”状态。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左右,与全面普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3重生产过程,轻市场调节

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少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通常过分注重生产过程,强调模式内部结构的组建与优化,而没能充分考虑农业产前与产后市场的需求及其调节作用,脱离市场,因此,通常组建出来的在理论上十分完善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往往不能适销对路,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经济效益低下,显然,这样的模式不会受到欢迎,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最终必然会被淘汰。因此,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及生态经济效益为驱动,是保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4重模式,轻技术,而且重传统技术,轻现代技术的运用

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重模式,往往追求“花架子”,重视模式的物种结构搭配与组装,而对模式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则不太重视。目前,许多生态农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培育、农业生物多样性综合利用等方面)仍未有大的突破,真正过硬的生态农业技术并不多,出现“技术疲软”的局面。同时,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常常只重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如间作套种技术、沼气技术等)的使用,轻视甚至抵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如生物技术、自动化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精确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应用,显然,这样是不能保证生态农业“与时俱进”的发展。

3•5重模式内部结构的小而全,轻产业部门之间的耦合、规模化与产业化

由于以往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往往盲目追求“小而全”,把一个模式结构组建得很复杂,组分很多,似乎很完美。但是,这样的生态模式所需的资金与人工投入较多,要求的配套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高。因此,如果将上述一个复杂系统的不同环节分解到一系列的部门产业(或企业)中去,进而形成产业链,强调部门产业或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以及规模化与产业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单个企业部门的投入,以及分担市场风险。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问题是当今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4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he于1970年提出来的,1981年美国农学家Worthington将其定义为“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9,10]。1980年,我国在银川召开的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也就“生态农业”一词进行了研讨。但我国在引入“生态农业”这一术语之初,在内涵和实际操作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生态农业有较大的区别。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如叶谦吉、马世骏、边疆等人先后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叶谦吉将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1]。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对生态农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尚无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生态农业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理解[11],诸如①生态农业只是一种理念,“生态农业是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生②态农业就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只能进行小规模的试验,不宜进行大规模的生产;③生态农业是拒绝农药、化肥、拒绝高科技投入,或者说是低投入的农业;④生态农业好是好,但效益不高,生态农业“中看不中用”。因此,究竟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判断生态农业的标准有哪些?生态农业与“三高农业”、现代化农业、集约化农业等许多提法到底是什么关系?对这些概念和认识问题,需要学术界在理论上给予回答,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4•2生态农业模式分类问题

生态农业模式的分类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分类系统。现行的分类方法很多[4,6,13],有的直接以品种组合搭配来命名,如胶-茶间作模式;有的则根据地貌单元来命名,如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和低洼地生态农业模式等;有的又以产业结构为依据,如农-林-牧-渔生态农业模式等。由于分类标准、尺度与依据的不同,结果导致生态农业模式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包含或重叠,层次不一;有的属耕作制度,而不是生态农业模式,有的分类较粗,有的分类细,有的在区域尺度、小流域尺度,有的却在农户或农场尺度,可比性较差[13]。例如,稻-稻-菜模式、畜-沼-果模式、林-牧-渔模式、种-养-加模式、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等之间就很难比较,这种分类混乱状况给实际生产、示范推广和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加强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分类研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4•3生态农业模式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规律

任何生态农业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状况密切相关[12]。那么,对某一个给定的地区,到底应该采用哪些模式?对各种模式如何进行空间布局与组合?一个生态农业模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何发生演变(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系统模式由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蕉(果)基鱼塘→花(菜)基鱼塘→杂基鱼塘模式等的演变)?其内在的驱动机制是什么?一个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时空弹性”、“生态经济适应性”和“可塑性”有多大?对这些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这些规律可以为生态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可避免生态农业模式构建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机械地照抄照搬。

4•4生态农业的时空尺度转换与技术接口

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实践往往具有不同的层次规模,如生态户、生态场、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生态市乃至生态省,那么,在发展生态农业时,是否存在一个适宜的规模或尺度[2]?不同尺度之间的生态农业模式之间如何进行时空尺度转换?由于生态农业模式具有一定的空间限制性和时间限制性,那么,一个生态农业模式在时空尺度放大后,势必会导致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内外部能物流的巨大变化,因此,在尺度转换时,如何解决相关的技术接口、投入接口、市场接口、管理接口以及其他的接口问题?这些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值得加以研究,它们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5典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生态学过程及其生态服务功能

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活”功能(如旅游观光、体验休闲等)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即所谓的“三生”功能。我国现有成百上千种的生态农业模式,但对于很多模式,在其结构与功能、生态模式内在的养分循环转化和能量流动等生态学过程方面尚缺乏细致与深入的科学研究,其技术的生态合理性到底如何?它们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起着什么作用?它们对全球变化(如碳循环、水循环)有无影响?它们履行着哪些生态服务功能?如何对生态农业的服务价值进行客观评估与生态补偿?这些均需要科学家们加以研究给予回答。

4•6区域农业生态安全与生态管理

生态农业模式不是孤立发展的,它总是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自身状况有关,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时,不仅仅强调单个模式的构建,而且还要考虑整个区域的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问题[14],包括合理的农业生态布局、农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野生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农林复合系统的构建、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水土保持、区域防洪防灾能力建设、环境污染控制、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绿色食品生产与食物安全、农业自然资源的生态培育与管理、农村生态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绿色GDP评估体系与农业生态补偿、农民就业与农民发展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5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开展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当前,我国各地生态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农业部已推荐使用十大类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即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技术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但由于我国广大农业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对生态模式与技术的需求也必然是多种多样。因此,建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具体包括生态农业总体布局、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综合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组织管理形式、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化模式、区域协调以及生态农业制度创新等内容,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工作。

5•2加强有关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创新研究

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特别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和组合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使它们成为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特别要加强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利用技术、不同技术之间的组装与整合及其创新、不同层次模式之间的尺度转换、生态农业安全及其生态管理技术的研究。

5•3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

生态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离开了市场,生态农业就没有生命力,这是我国20多年生态农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科-农-工-贸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5]。同时,要顺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制定不同类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生产技术规程与相关标准,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与产品信息服务网络,这是推动当前我国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5•4以健康食品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为导向,实现生态农业的转型

健康食品与食物安全是全球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是未来农产品能否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行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而生态农业是健康安全食品生产的主要载体,因此,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以农产品质量终端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为突破口,加强农产品安全认证力度,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掀起健康食品生产高潮,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和各具特色的健康生态农业,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以此刺激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以及生态农业的转型,即实现①从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②从面向国内市场向国际和国内2个市场转变;③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复合功能”的转变;④从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生产向生态农业的产业化与标准化发展。

5•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属于一种社会公益性产业,它不仅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原料,而且对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无偿地“默默地”为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网络、水电、防灾工程等)建设,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农业物资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建设,并考虑对生态农业生产进行适度的生态补偿,这是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WTO规则中“绿箱政策”所允许的政府行为。

5•6全方位地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农村和生态城镇

生态农业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也不是单家独户或局部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宏观大环境的整体改善,需要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地开展生态产业建设,加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其他生态服务业的建设,提倡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生产绿色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加强生态农村、生态城镇和生态社区的建设;提倡清洁消费和可持续性消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和优化,才能保证生态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5•7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民的参与,需要领导决策者的重视和参与,需要全民的参与,因此,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示范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以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的“依法”建设和健康发展[5,7]。目前,从总体上讲,我国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地方领导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及与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的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继续提出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口号和动议;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缺乏应有氛围和环境;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在低水平上徘徊,建了废、废了再建,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等[16],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支持。在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特别要加强生态农业投资与贷款优惠政策、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保护与出口优惠政策、农产品的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的推广鼓励政策、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与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