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游憩型园林建筑规划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面对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双重压力,风景园林设计师如何用开放视角审视传统,对中国园林建筑深层的精神内涵、形式结构和表达造景进行较深入的探索,以求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和具有地方风格的游憩型园林建筑。它是既能观景又能点景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园林小品等,以传统的亭、廊、楼、榭、园桥之类为主,以丰富的屋顶造型和明丽的装饰色彩,成为各种园林绿地中主角。成功的园林建筑规划设计,一是准确合理的定位,“这样的建筑放在这里就非常合适”;二是“因境成景”,将建筑的人工美与环境的自然美融为一体;三是能让人们获得强烈的认同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森林公园中,山水大骨架已经天然地安排好了主次关系,设计师就是把人工的园林建筑与山水、植物等自然因素有机协调,力求阴阳之平衡,使主景更加突出、醒目,以取得最大的整体美学景观效果。西安市临潼区骊山森林公园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在遵循上述基本规律的同时,根据骊山的历史背景突出景观的文化特点。公园本身就属于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苑,苑中结合骊山之势高低错落修筑有望京楼、长生殿、石瓮寺、红楼、绿阁等园林建筑,规划以逐步恢复唐代皇家园林为构想,逐年修筑有代表性的唐代园林建筑,以表现离宫型皇家园林的持重、沉稳的大唐风格。
1以最佳立意为前提
立意就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全方位考虑环境条件,按照艺术审美规律的要求,经过多方综合考虑所迸发的灵感。既关系到规划设计的主题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构图手法的根据。优秀园林建筑设计最佳立意,贵在善于抓住环境条件中的关键因素,既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的实用问题,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思想境界,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包括绿化、水源、山石、地形和气候等。而其关键取决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不管是总体空间布局还是细部处理都不能忽视这一问题。在森林公园景区,比较容易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重在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如骊山兵谏亭从最初的“捉蒋亭”到现在的“和合”题刻及“日月亭”的陪衬,既很好地反映两岸关系,也是成功立意的体现。1)亭不仅有驻足休息和观景的功能,更是重要的点景建筑,以其集中向上的通透造型与周围自然景物结合,构成优美的景观画面。“无亭不成园”,规划设计10座不同式样的亭子,以体现皇家园林、自然风景和田园风光三种不同风格。2)楼阁除带有贮藏、瞭望作用之外,以其凌空高耸、造型隽秀的建筑形象在造景上起到很大作用。规划设计7座式样不同楼阁,用于书画、经文、茶座等不同经营。3)塔常成为一个园区的构图中心,这种醒目而集中向上的园林建筑所构成的风景线控制着整个景区,使得环境愈加秀丽幽雅。规划设计2座楼阁式塔,用于控制两种不同风格的景区。4)殿、廊、轩、馆、榭、台等都有其各自的性质与功能,在规划设计时应首先明确。
2以巧妙选址为基础
森林公园中园林建筑规划设计,本质上就是创造和大自然相协调并具有诗情画意的空间序列。游憩型园林建筑如此选址不当,不但不利于艺术意境的创造,并且还会因为降低观赏价值而削弱景观的效果。如骊山晚照亭为四角重檐攒尖顶亭,本身造型非常优美,只是在选址时,过分注重历史遗迹,而缺少考虑观景与点景的需要,处在山坳中,仅为路亭而已。游憩型园林建筑选址尽可能要选在两个空间的交界处,如水边、山顶等,满足观景与点景的双重需求。1)从宏观环境和用地上看,傍山的建筑借地势起伏错落组景,并借山水背景,所成画面自多天然风采;临水建筑有倒影衬托,视野相对平远辽阔,画面层次亦会使人感到虚实相衬。2)注意细微的因素,要珍视天然造就的自然景物,树石、清泉、溪涧,土壤、水质、风向、方位也要详细了解。如西北地区冬季西北寒风凛冽,建筑入口、朝向忌西北等。3)园林建筑选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森林公园的整体效果。既从景观要求宜分散和基础设施宜集中的关系,找出最佳结合点;又从考虑观景要求、地形地貌、游览需求、抗震要求等不同因素,选定精彩的交接部位布置园林建筑,使独具魅力的边界线进一步升华,成为人们留连忘返的佳境。
3以应变布局为中心
1)布局与空间:布局是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的中心问题,即使有好的组景立意和基址环境条件,但若布局不合章法、环境结合不紧密,也不可能成为佳作。这就需要特别注重建筑空间序列,就是供人们自由活动的三维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游览产物,除考虑观赏价值外,同时还要兼顾各种性质不同的功能要求,需要把艺术意境和功能巧妙地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2)随形就势的山体建筑:从选址上看,或立于山巅(如独秀亭、同乐塔),或鞍于山脊(如幽香亭、婉蜒亭),或伏于山腰(如长生殿、翠荫亭),或悬于峭壁(如闻风亭、绿阁),或卧于峡谷(如三观亭、源溪亭),或坐于山麓(如逍遥塔、晚霞榭)。从处理手法上看,或悬挑(如王魁台、闻风亭),或吊脚(如红楼、绿阁),或跌落(如叠落台、环玄廊),或整平(如莲花台、连理馆),在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灵活顺势处理。3)相互依存的水体建筑:园林建筑与水体关系处理上,尽可能满足游人的亲水性。从选址布局的角度看,或建于水体之上(如三观亭),或建于水边、依岸而作、面向水域(如晚霞水榭),或横跨水面之上(如遇仙桥)。从设计处理手法来看,或一面临水,或两面临水,较多的是让建筑三面临水而凸于水中(如晚霞水榭)。4)阴阳平衡的植物与建筑:园林建筑与植物关系处理上,注意呈现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景观,展示不同空间围合变化。如此峰独秀(骊驹亭)、烽火连天(烽火台)等都是利用植物营造景点,又用建筑加以点缀。从景观构成的角度看,植物有效地丰富了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以植物柔软、弯曲的线条打破建筑平直的线条,以绿化的色彩调和建筑物的色彩气氛。
4以合适体量为根本
1)尺度与比例:尺度是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应该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即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给人以亲切的感受。比例系各个组成部分在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整体的关系。既要符合黄金分隔比例,还要考虑一般视觉规律。2)色彩与质感:主要通过对比或微差取得协调,视线距离的因素也应予注意,突出重点,以提高艺术的表现力。如闻风亭为一仿竹亭、三观亭为一石亭,目的就在于和石瓮谷自然风光相协调,给游人以亲切之感:而独秀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亭,红柱、绿瓦,檐角起翘较大,也是为了和其开阔、独特的环境相适应。3)体量与风格:园林建筑的体量和风格应视其所处的周围环境而定,宜得体于自然,不能喧宾夺主。既要考虑到单体造型和层数,又要考虑到群体的空间组合,充分适应周围环境特色。大小只是相对而言,如在石瓮谷中的闻风亭、三观亭体量不能大,体量大了会使空间环境变小而显得压抑;而在独秀峰上的独秀亭体量就要大一些,否则既谈不上对景、组景,更无“独秀”可言。
5以环境完善为保障
1)用心借景:借景就是把各种在形、声、色、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景观构图的外界元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有利于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观效果和提高园林艺术质量。2)绿化美化:做好建筑周围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通过彰显、衬托、隐蔽、协调、装饰等方法,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力求“嘉则收之俗则屏之”;尤其较大规模的建筑或建筑群更要及时地做好绿化善后工作,而这一重要工作往往被忽略或因资金短缺而被放置搁浅。如明圣宫就建筑本身而言,雄伟、壮观,但周围环境整治不够,远观效果不佳,有碍骊山整体形象。在长生殿、烽火台建设中,一定要把绿化和整治工作与主体建筑工程统筹安排,施工中保护原有的树木,加强庭园景观绿化,创造良好的氛围,以给游人留下美好印象。3)题名楹联:景区建筑的题名和楹联既是对景观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立意的呼应。合适、恰当的内容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石瓮谷遇仙桥西侧悬崖峭壁上的闻风亭,题名“仙风遐韵”就有必要,而对观鸟台上的人鸟同乐塔和牡丹沟的圆亭、方亭就没有必要,完全可以让游人去亲身感受、自由发挥。又如骊山老母宫牌坊门(万化之门)对联:持土造人香火万代入青云,炼石补天苍生千秋立伟业,就很好地点化了老母宫主题。
6结语
游憩型园林建筑不仅观景与点景,也能带给游人较好的视觉体验,使人们在观光游览时身心得到自然放松。既是出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回眸与复归,更是自然美、建筑美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园林建筑规划设计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的园林景观,这就需要:1)依据相关工程项目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根据广大游人游览规律、功能要求与审美需要,创造出景色清新、健康卫生、自然舒适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憩和健身娱乐的要求。2)园林建筑是以轻盈小巧、雅致美观见长,装饰装修既要满足审美需要,又要和建筑的内容和功能相一致,与周围和谐统一;同时,结构安全意识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3)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关怀是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设计者应保持谦逊的态度,将园林建筑融于大自然环境之中,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4)园林建筑师要结合设计技巧,开拓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与思路去创新。既继承中国传统典范、师法古人,又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力求灵活多变、“构图无格”。总之,园林建筑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事关森林公园的命运及是否可持续地良性发展。所以,必须以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座园林建筑,也只有把精巧的园林建筑融化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才能使森林公园锦上添花。
作者:陈祺 王小鸽 张纯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