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园林建筑实验课程体系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对风景园林专业中建筑类设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加强课程间联系,构建独立于理论课的实验教学平台;整合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课数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丰富实验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对策,希冀对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有所帮助。
1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进行设置,各课程相对独立,缺乏有机联系
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开设的实验课程大都是做为理论课的附属存在,每门实验课均对应一门理论课。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亦如此,如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实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基础、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均有与其对应的理论课。各实验课均由理论课教师授课,课程间缺乏联系,教学中易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在学习中,知识点相对零散,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实验内容也是参照于理论部分进行本课程内的相关知识点的验证或设计,缺乏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锻炼的环节。这与该专业生产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1.2实验课程数量多,学生任务重,效果不佳
这与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关系。如前所述,风景园林专业的每门设计类课程均设置有实验课。每学期学生要完成大量的实验作业,工作量较大。学生为按时完成任务,大都是机械地工作,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地构思与设计。同时,由于各授课教师只注重本课程的侧重点,而未能对与其交叉的课程,同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制定相互联系、可衔接的实验教学内容,使得有些实验环节,在内容上存在差别,但形式上却极为相似。学生对这种重复的工作,会产生厌烦甚至是抵触心理。其设计实验的效果自然无法保证。因此,常听到我们的同事在报怨:“为什么我让他们做了这么多设计,可是他们的设计能力还是没有长进呢?”
1.3实验环节单一,对学生能力提升不够
画图,画图,再画图……这是现阶段我们的设计实验课实验环节的真实写照。由于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对实验教学的投入也不足,致使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验设备严重不足,教师对实验课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实验课通常是以图纸设计为主。由教师对相关场地或项目进行介绍,阐明设计要求与任务;学生则根据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图纸设计,而且基本是以手绘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锻炼了学生的绘图基本功。然而设计专业的学生除具备手绘图能力外,还要学会识读施工图,掌握建筑构造类型,熟悉常用的结构方式、常用的建筑材料,掌握现场测量、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专业调查的技巧与方法,熟练操作常用的设计软件,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掌握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与技巧。显然,为锻炼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仅凭绘图是远远不够的。
1.4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实验课教学效果评价,也是由其任课教师完成的。由于设计类实验与一般验证类实验是有很大差别的。其要经过设计构思、方案推敲、图纸深化、方案提交等环节。每个环节中每个学生的设计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师的中间指导只能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进行,工作量非常大。加之师资不足,每门实验课仅有一名教师,因此,无法实现对全体学生全过程指导,使得现在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考核,还是以最终的实验的结果为考核对象。这也决定了学生在实验中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现象出现,也使我们的教学评价不够客观和全面,其科学性明显不足。
2解决对策
2.1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构建独立于理论课的实验教学平台[1]
为了不撕裂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就要打破因课(理论)设课(实验)的传统做法。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构建实验平台。实验平台要独立于理论课,要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与知识结构,要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素质,调动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可以考虑的做法是,按照年级高低和课程的类别,将与建筑相关的实验课程进行分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两个平台。针对低年级,构建基础实验平台。开设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一些基础实验,如设计初步,平、立面构成,建筑模型认知,场地分析等。针对高年级,构建综合实验平台。开设综合性设计实验,如场地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等。
2.2整合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课数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针对实验课程多,学生任务重的情况,根据专业培养要求,梳理课程教学大纲,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将实验内容加入到相应的实验平台。如将建筑结构的实验、建筑构造的实验、部分模型制作实验、建筑制图、场地分析等合并到基础实验,在基础实验平台上组织教学;而将场地设计、建筑方案设计这类比较综合的设计类实验内容合并到综合实验内,在综合实验平台开展。这样的做法好处有:实验课程数量大为减少,减少了重复的实验内容,学生的工作量减轻;教师不必一人抱着一门实验课,只管讲自己教授的部分内容。可以形成多位教师组成团队参与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主要指导教师,其他教师辅助其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在现有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良方。
2.3丰富实验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2]
手绘制图能够锻炼学生制图的规范化,合理运用线条、线型和色彩,熟练运用制图工具的能力,因此,实验环节中要开展适量的手绘训练。但此种表达方式耗时长,方案修改困难,对学生的图纸表现能力要求较高,在图量过大时,极易对学生产生压力,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其对作业产生厌烦。进而在设计过程中,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缺乏兴趣与主动性,这对设计来讲是致命的。同时,以手绘制图为主的单一教学环节,与专业工作实际不相符,无法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方位锻炼。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考虑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加大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验环节;同时向学校申请,构建了模型设计与制作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模型制作环节。通过丰富实验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及师生互动性,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4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打造实验教学平台,模糊课程的界限。可以根据教授课程的类别和教师的专业背景,将教师分组形成团队[3]。将教授基础课程,如平、立面构成,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表现技法,建筑构造与结构,模型制作的教师组建基础实验教学团队;将所有建筑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建建筑综合设计团队(团队间教师有交叉)。各团队在相应的实验平台内组织教学。由于是团队教学,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使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留死角,使过程考核成为可能,同时在学生成绩评定时,由教师团队所有成员进行评价,使结果更加科学、公正。
3结语
实验环节对风景园林这类设计专业来讲,尤为重要。但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导致目前国内一些院校中实验课程体系不健全、不科学、不合理。作为从事专业教学的工作者,有责任对此进行探讨与研究,目的是改善实验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剖析了园林建筑实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策略不仅适用于园林建筑类实验课程,也不仅仅适用于风景园林专业,如能合理地应用于其他设计类专业,也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部分对策还需多部门配合才能收到成效。如针对实验教学体系不科学所提出的组建教学团队对策,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负担,这既需要解决好团队内教师的分工与配合问题,同时还涉及如何在教学中认定教师的工程量并给予相应的津贴补助的问题,这需要教务、财务等部门的协调与认可。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天仕,宋纯鹏,尚富德,等.构建能力培养型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97—100.
[2]张晋萍,潘远智.农林院校《园林建筑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45—16047.
[3]季元振.关于对我国建筑专业学生的技术素质培养的意见[J].建筑学报,2000,(6).
作者:朱春福 冯冠青 赵广宇 洪丽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