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典园林水景观营造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典园林水景观营造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古典园林水景观营造研究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和水体类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关键词:古典园林;理水;山水

1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

1.1“理水”思想形成期

商末周初,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囿”出现,“囿”面积广阔,植物茂盛,鸟兽丰富,为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所,内部有人工开凿的沟渠和水池,用来滋养内部的生灵。之后水池与“台”相结合,具有通神功能成为“沼”,以周文王所建“灵台、灵沼、灵囿“为例,灵沼为人工开挖的水池,用挖灵沼的土方在池旁堆砌成灵台,灵沼饲养观赏鱼,水用来浇灌植被,是挖湖堆山理水手法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的台苑开始注重游赏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是楚国建的章华台和吴国建的姑苏台,章华台三面环水,台旁为人工挖凿的东湖,湖水引自汉水,引水之渠可以泛舟,形成了山环水抱之势,是古典园林中“理水”的最初形态。

1.2“理水”思想过渡期

秦朝时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接近神仙,下令于兰池宫挖池堆岛,象征蓬莱仙山,开启了筑山理水的先河,其主题象征意义对后世的造园理念影响深远,太初元年汉武帝于建章宫西北部挖凿太液池,在池中堆砌象征东海仙山的瀛洲、蓬莱、方丈3个岛,开创了中国园林“一池三山”山水模式的先河,成为了以后皇家园林理水的主要模式。东汉时期的园林理水技术更加先进,据《后汉书》记载在长安、洛阳等地的私家园林中出现了吐水蛤蟆和铜龙,运用机关可以喷水吐水。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理水技艺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园林中水景的多样性。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动荡,人们开始推崇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回归自然的思想,向往庄子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中国山水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园林中山水的构建由简单模仿演变成对自然山水意境的再现,园林中水的形态日渐丰富,出现了“曲水流觞”等园林理水技法。[1]宋人刘勔在园内用堆砌石头的方式蓄水为池,是有文献记载中首次运用聚石的方法筑造水池驳岸。[2]在北方的私家园林中水景已经成为了园林营造中的重要元素。

1.3“理水”思想成熟期

唐朝时期园林中的水体面积占比很大,园林中水景的营造常使用多种水源共同采用的多元引用方式,且大多与城市供水系统相结合,水形更为多样。园林中已出现湖、潭、溪涧及瀑布等水景观形式,水景观元素设计也颇有创造意,如隋朝的西苑“十六汤”长汤运用玉石雕琢成莲花形状作为温泉出水口,在池面上布置沉香木船作为景观小品。宋代的园林内容和形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理法,已能够模仿出大自然中所有的水体形态,理水技术已相当先进。写意山水园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北宋时期苏东坡对杭州西湖的兴建,形成了著名的西湖十景。明清时期园林的理水手法已经成熟定型,水景的意境营造逐渐成为了造景的重点,在圆明园中设置了“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3处意大利宫廷画师郎世宁主持建造大型喷泉群,这是在中国皇家园林中第一次引入了西式的理水方法,这一时期的私家园林造园艺术达到了顶峰,建造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如北京圆明园和苏州拙政园。

2中国古典园林水景

2.1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

2.1.1内向式布局。中国古典园林中小、中型庭院的水体布局通常采用以水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特点是水池为整个园林的中心,边界为由自然山石围合的不规则驳岸,水面平静开阔,建筑环绕分布于四周,形成内聚向心的格局,给人心旷神怡之感,象征自然中的大海、湖泊等景观。如北海画舫斋和颐和园内的谐趣园、苏州畅园、网师园和留园等都是这种水景布局方式。2.1.2离心式布局。中国古典园林中一些大型园林中也存在水体居于一隅的水体布局形式,另一侧布置假山与植物等,形成山水平分秋色的景观格局,如苏州留园内的一处就是水体位于庭院的东南部,其余部分布置布满花草树木的假山。2.1.3外向形布局。中国古典园林中大型的皇家园林的大部分水景观都采用大面积集中布局的形式,水面辽阔,并通常于水中一侧建筑岛屿,使水体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大则浩瀚无垠,小则恬静安然,在岛屿上环列布置建筑,形成了外向离心式格局,具有“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漫”的意境。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内的大面积水体就是采用此种集中布局形式。

2.2中国古典园林水体类型

2.2.1聚集型水体。聚集型水体为长宽无明显长度对比的水体单元,水中可分布有岛等,但整体来说水景视域通透,从岸边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观赏到水体的大部分或全部景色,常用于小尺度以水景为中心的景观布局中。[3]2.2.2带状水体。带状水体为长度长而宽度较窄的狭长形水体单元。往往在岸上的一点无法看到水体的全貌,且每一点所看到景色又各不相同,给人幽静深远之感。水体各个段落宽度不同,通常架桥于水体短边之上,于桥上可看到水体全貌。通常运用于顺水方向安置长条形岛、滩及建亭子于水的一端,以增强水的深远之感。2.2.3零散型水体。零散型水体主要包括泉、潭、涧、瀑布等多种水体类型。往往与聚集型和带状水体组合布置,水系的形状时宽时窄,时而湍急,时而又于地形平坦处形成平静的水面,趣味十足。

3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3.1建筑与水

3.1.1曲折有法,宛若诗文。钱溪梅在《履园丛话》中提到:“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4],古典园林中布置于水体周围的建筑多种多样,有亭、阁、楼、榭、廊等,往往形成多种建筑共同构成的建筑群,建筑的布局如诗词结构一样,忌平直宜曲折,曲折可以使景观的意境更深邃,景观更有妙趣。3.1.2面水而建,若即若离。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往往所有的建筑都面向水面,既可以更好地观赏水景,达到“园内处处有水可依”的效果[5],同时建筑在水中形成倒影又增加了水景的丰富度。江南古典园林中建筑和水的关系分为依水而建和贴水而建,区别在于水位的高低,苏州网师园中建筑采用依水而建的形式,建筑全部环绕水体营建。吴江同里古镇退思园则采用贴水而建的形式,水畔建筑均紧贴水面建造,给人建筑从水面生长出来的感觉。这2种景观模式选择主要考虑园子水位的高低及规模的大小,即“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3.1.3欲深且藏,绵绵无绝。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认为景藏则深,露则浅。因此位于水源头附近的建筑物往往临水一侧出挑架空或建筑下方地基向内凹,通过建筑物的遮掩,使观赏者看不清水岸,增加了神秘感,也形成了山重水复,水源绵绵无尽头的幽深之感。

3.2山石与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均为园林的骨架,两者缺一则会使意境逊色不少,在景观营建时二者联系紧密,密不可分。3.2.1水流环绕、山峦回抱。山环水抱式主要以山石塑水,利用山形地貌高低、远近、开合的变化形成众多大小形状不一的水体空间,以水体为主,形成水流遍布、回环萦绕的山水格局。如北京的圆明园,在多水的原址上垒土,形成了许多形状大小不一的水面,各水面之间运用河流溪涧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形成了水流环绕、山峦回抱的山水格局,形成了一区一景的集景式园林。3.2.2山水相衬,互为倚仗。山水相映式主要在水体一侧垒山,山水相互映衬,一动一静,水使山更高耸,山令水更深远。通常应用于小型园林,南京瞻园静妙堂南北方位的2处假山与水体的营建模式均为此种模式。3.2.3山水相望,层次丰富。以水环山式即于水中设岛,寓意海中之岛、湖中绿洲,岛与岸隔水相望,加上水雾的效果,犹如仙境,迎合了道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逐渐形成了以海上仙岛为主题的山水造园手法。水中仙岛的数量也不近相同,一池一岛的形式岛屿常常为了突出其主导地位而建于景观的中心位置,水体多为聚集式水体,多应用于皇家园林,如绮春园中的海岳幵襟。一池两岛的形式中两岛大小对比悬殊,分居水体两侧,水体多为狭长形。一池三山的形式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常见山水营建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林苑建章宫北部太液池,池中筑有蓬莱、方壶、瀛洲3座山。一池多岛的形式即一个大水面被岛屿分割成若干个小水面,大大的丰富了景观层次。3.2.4山水相融,虚实结合。山水相融式是用水破山石的形,水清灵为空,山厚重为实,大块的山体往往由于过于密不透风而缺乏灵气,通常的手法是于山石之间开凿溪涧、于山石之上打造瀑布或于山体之上开凿孔洞引水流下,如上海豫园仰山堂前的黄石大假山就是运用于山腹开凿孔洞,引泉水而下形成深涧的手法。

3.3桥与水

3.3.1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堤常运用于大型水体,通常为直堤,高度比水面高一点,起分割水体空间的作用,堤中间常设有涵洞等联系两侧水体或于堤上设置小型建筑。如承德避暑山庄的芝径云堤,堤坝身体宽窄不一,造型时曲时直,把湖面划分为6个大小不同的水面,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增加景深的同时,也丰富了游人的观景体验。3.3.2长虹静卧,倒影成环。拱桥可以起到抬高视点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框景和障景的作用,按造型分为圆拱、单拱及拱券桥,拱桥的造型优美、线条优雅,常常是水面上画龙点睛之笔,更是与水面相映成趣,形成了“倒影成环”的立面效果。3.3.3静水凌波,步移景异。平桥造型简洁,组合形式多样,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景观桥。高度往往贴近水面,单跨的平桥常设置于小水面上,简洁轻快,给人凌波之感,满足了游人的亲水性,趣味十足,如苏州拙政园的曲径小桥。曲折的平桥组合往往应用于大且平静的水面,游览路线的增长增加了游人的亲水体验,不断变化的方向与角度也丰富了游人的观景体验,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如南京瞻园假山下的曲桥,桥体分为四段,桥面窄薄且两侧无栏杆,桥面紧贴水面仅露出一小截桥墩,使游人产生了“镜水渡波“的感觉。有时也在平桥上设置亭榭等景观建筑。3.3.4巧结亭廊,优雅大气。桥也常与亭、廊等建筑相结合,更具观赏性,兼具纳凉、休憩等实用功能。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曲桥即采用了桥亭相结合的做法,于中段转角处设置了一处三角亭,成为了水面上一处重要的景观节点。桥与廊的结合增加了建筑的体量感及整体的线性感,如拙政园中的小飞虹,下部隔空横跨水面,与桥廊实体形成了虚实对比,而桥廊结构开敞通透,形成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境界。其相对大的体量,分隔了水面空间,并遮挡了部分景致,增加了景观的进深感,形成了“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艺术效果。3.3.5断处通桥,水似无尽。桥有的架设于高瀑之上,桥在此处不仅仅起到了交通作用,还突出了瀑布的气势,衬托了桥的险峻;有的横跨深涧,则加剧了山涧的幽深神秘之感;有的架设在水流的水源或水口处,称为水门,藏源头于其后,增加了景观层次,营造出水源深长,蜿蜒连绵的意境,所谓“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6]就是这个道理。3.3.6汀矶散置,妙趣横生。汀步又称踏步,常设置于河滩和小溪等窄而浅的水面上,运用石、柱桩等状似自然地散布于水面之上,汀步往往运用自然的材料,形状大小、布局及与水体的驳岸衔接讲求自然,增添了水景的趣味性,如南京瞻园内南池大假山下就设有石矶汀步,与后面的假山形成对比,显得假山更为陡峭,池水更为幽深。

3.4植物与水

3.4.1层次丰富,效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营造讲究“师法自然”,因此山水园中植物一般采取自然式,多种植物类型及种类结合布置的方式。园林水景中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2种类型,具有保持水体生态平衡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加水体空间层次感,加大景深的效果。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挺水植物是荷花、芦苇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浮水植物常用睡莲、王莲、萍蓬等易于控制种植范围的植物;岸际植物讲求疏密有致,作为障景把水体空间掩映其后,使人难以看到水体的全貌,欲露而藏,增加了游人上前一探究竟的欲望,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3.4.2或实或虚,疏密有致。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水景的搭配,讲究疏密有致、虚实结合,《绘画六法》中关于绘画时构图问题时提到要疏密有致,做到适当的留白,又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中的空白往往给人无限遐想,增强整首曲子的节奏感,园林营造亦是如此,水为基底,水中的植物即为墨,不宜铺满整个水面,即要留出水面倒映出亭台楼阁、植物假山和临岸观鱼的空间。一些种植范围不易控制浮水植物,大多应用于静水面,在大水面中则需采用浮床栽植。3.4.3点缀灵活,散落自然。水际岸边的植物造景常用灌草结合的方式作为水陆之间的柔性边界,并通过不同的搭配形式营造不同的氛围,按照植物习性的不同,科学选择与水的距离,硬质岸边多采用带状种植进行柔化,忌形式单一又无变化,或沿驳岸线散落的布置几丛,或零星散落在角落处作为点缀,或与山石相结合,或于堤、岛上种植高大乔木以划分空间,或于水上的园桥上种植攀援类植物以柔化桥体,使桥与水的过渡更自然,使水景整体更协调。

4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中以自然山水园最具特色,中国自然山水园中水景具有多元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水体与园林中各个景观元素相互结合所产生的效果,将所有园林元素综合考虑,融为一体,在现代的水景营造时,除了借鉴古典园林理水手法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生态及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黄山.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及其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02.

[3]陈云文.中国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9.

[5]陈从周.园韵[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0-79.

[6]石秀明.苏州清代惠荫园修复方案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4,19(10):63-65.

作者:李跃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