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当代融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当代融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当代融合

摘要:工艺美术指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生产技艺与审美特性,是时代意志的外显,具有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该文作者认为,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应抓住时代的脉搏,了解时代文化的发展特性,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融入“当代性”,以当代的视角重叙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以新的审美视角,创造性地探索与转化传统工艺美术。

关键词: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共通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艺美术显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性,承载着特定民族与区域的文化意象,在当下新的时代情境中,如何使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体现当代价值,重新焕发生命力,是值得有关人员思索的重要议题。这不仅涉及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复兴,而且会影响全球化语境中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认同与精神母体的构筑。工艺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孕育着人类对美的思索、时代的精神意志,承载着某段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构建着本民族的文化身份与认同。而在当代生活中,工艺美术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承续着人们对于文化的思索。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载体,应推动工艺美术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从传统的内部完成对当下的观照,使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工作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文章以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当代性”融入为论述方向,思考在当下新的时代语境中,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应如何紧扣时代主题,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工艺美术人才,让工艺美术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清华大学学者陈岸瑛叙述道:“逝者如斯夫,君子日新其德。”只有在历史的流动中不断进行自我的超越与创新,才能使传统工艺在当下完成自我的澄明。

一、人才培养模式中工艺美术的价值定位

探讨高校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对工艺美术的价值进行定位,只有剖析和确证工艺美术这一艺术类型的本体价值,才能更加明确工艺美术在现今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从而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工艺美术的形态特征划分,工艺美术可以分为有形的物质实体与无形的精神母体。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实体与精神母体虽然分属不同的形态范畴,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形而下的具体形态探究,达到形而上的意义精神摹写。在工艺美术的表象形态中,其是通过构造材料的技艺性,赋予材料形式感,属于有形的物质生产。马克思曾将审美的本质归结为自由的劳动[1],人类正是在劳动中完成了对对象化客体的改造,将人的自由本质置放其中,在自由的无限延展中,形成丰富的物质实体。可以看到,在人类历史早期,先民已开始打造与磨制石器、骨项链等物件,而随着技艺的成熟和对材料的多元拓展,出现了诸如陶器、漆器、青铜器、玉器、瓷器、织染、年画、版画等工艺样貌,形成了中国传统工艺的丰富艺术样貌。无形的精神母体指涉工艺物质形态背后的文化与精神指向。在物质实践过程中,人类在审美与精神的内在驱动下,实现了物质向精神的延展,形成了物质实存背后的心理经验与文化认知系统。英国艺术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曾叙述道:“民间工艺的存续是与文化的追忆、认同息息相关。”[2]在人类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其逐步完成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分离,形成主观世界关于美的萌芽。在自然之物的人化过程中,人们将自我的精神与观念寄寓其中,在另外一个层面,人们可以将工艺美术的发展理解为一种文明的演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将当下的思索与审美意图融入材料的制作,完成了对审美知觉与精神意象的物化,形成了关于工艺品物质实体的观念文本。从上述的分析中,笔者认为,工艺美术的价值在于人类对于客观存在的技艺性改造,从而形成完整的工艺美术技艺系统。此外,其价值还在于对文化与精神的陈述,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正如南朝山水画家宗炳“以形媚道”的观点,通过对表征形态的审视上升到对形而上的思索。因此,在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中,教师应紧扣工艺美术的双重性价值,给予学生技艺与精神的滋养,不仅让学生熟知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技艺,而且要基于工艺美术物质实存为学生构造其精神意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无形的精神母体会出现多样的指向与沉积,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认知有所不同,只有关注当下的观念与精神,才能不断地使工艺美术品背后无形的精神母体更为丰富,让学生更加贴近工艺美术之美,领略其内在的魅力。

二、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中的当代重叙

在当下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人们需要以当代性的视角重叙工艺美术的价值,使其具有“当代性”的指向与思索。工艺美术的价值在于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将“当代性”融入既有的工艺美术双重价值系统,使其在往日的面貌中重新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是教育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学者邱志杰曾指出,传统工艺要坚持走活化的道路,做最新的东西,而不是复刻古代的书籍。在作品《齐物》中,邱志杰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竹编工艺,呈现了庄子《齐物论》中事物的相连性和共通关系,表现了物与物、非物之间的无界限意图。如庄子所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3]在物的随性演绎中,民间竹编工艺的趣味再现于眼前,大众在观展时对当代安吉竹编手艺人竹编过程中流露出的幸福感和手工的温热感也能有较为深切的体会。“当代性”的介入让竹编工艺的创作更为自由、新颖。邱志杰将当下的感知赋予这一传统工艺,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学生在田野调查时的当代反思,注重活动社会性的延展,而不是单纯地将记录存为图文资料,否则传统工艺将依旧在传统的原地打转,难以真正地鲜活起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2014年“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中,提出了“再生产”这一概念,强调应将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看待。而“再生产”概念中的“再”强调将当下的文化审美创意融入工艺美术,为传统艺术的“当代性”转化注入新的血液,将以往单纯的工艺美术保护与继承转变为创造性的存续,让工艺美术回归当代人们的生活,不断汲取当下人们的审美特性,从而使工艺美术的形态特征更为丰富、文化内涵更为多样。因此,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对工艺美术本体的当代重叙,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认知传统工艺美术,以时代性为导向,融入当下人类的审美需求,因为有需要的生产才能推动工艺美术的新型发展。教师需要在动态视角的环境中,充分考虑当下的社会文化特性,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同耕,深度思索工艺美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市场需求,革新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工艺美术人才培养返本开新的面貌。

三、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性路径探索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有着其内在的新的发展要求。因此,高校在工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造中,应与时代的发展潮流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讨论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性路径。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梳理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史,构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感知与解读,将文化的记忆扎根于历史的脉络[4]。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国内传统工艺文化和技艺形成较为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得到传统精神文化的滋养。在拟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教师需要构建学生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文档意识”,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有效地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与图文式的记述,形成区域传统工艺美术资料库。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件工艺品都有着或短暂、或长久的“生命”之义,记载着彼时、彼地文明的存在,而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之上,创新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性与本源性,从而完成对于过去的超越,探索新的发展方向。除了课堂教学,高校和教师还应构建工作坊或工作室制度,从而使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机制更为多样。部分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完成对于相关技艺的深度研习,创作的延续性较差,难以形成深度且持续的学习。设置各类工作坊与工作室,将形成对于主体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学生对于工艺美术相关历史、工艺品造型规律、工艺品材质特性、工艺品制作工序等相关知识的研究。同时,师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形成更为有效、及时的对话关系,教师可以更为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创作理念与创作动向,灵活地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其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王受之曾指出,现代美术教育应关注企业的重要性,由于企业对于市场与消费主体的敏感度,其产品设计研发和市场的互为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在当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中,有关人员需要加强教学与产业的融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一方面,邀请相关企业讲师进入校园,为学生分析当下工艺美术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与消费者的特点,以企业与市场的视角调整相关概念方案,使学生对于当下市场形成敏锐的意识,从而将自我创作与当下消费者的审美需要相结合,为学生创作与学习构建更为明确的方向感;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实习实践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企业系统中工艺美术品研发与制作的流程,深度认知工艺美术研发创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教学真正与企业、市场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文章通过对工艺美术本源性的全面认知、课堂与工作室联合培养机制的搭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及人才输送等多维性路径的探索,为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与当代构筑联通的桥梁,使“当代性”更为全面地融入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高校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只有适应当下的时代语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才能探索出全新的人才培养路径,满足时展的需要。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参考文献:

[1]《美学原理》编写组.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6.

[2]陈岸瑛.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85.

[3]崔宜明.从鹏扶摇到蝶蹁跹:《逍遥游》《齐物论》通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67.

[4]冯亚琳.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作者:赵娟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