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促进粮食生产新发展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劳动力及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随着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1]。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2%,而农村人口只占48%。而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将减少1000万。2011年,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达到了1300万人,其中59.8%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家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请工难、请工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双抢季节表现尤为突出。此外,耕地及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呈逐年减少趋势。人均耕地面积仅540m2,不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60%,以目前省耕地面积年均减少2.3万hm2的速度估算,预计至2020年人均耕地将低于534m2的警戒线。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
尽管国家一再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但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粮食的效益仍然偏低,2005至2011年双季稻单位面积(667m2)种植效益比棉花、烤烟、西瓜的种植效益分别低25.8%、26.5%、17.2%,种植黄瓜、辣椒和莲藕的效益分别是种植双季稻收入的3.1、2.5倍和3.9倍。尽管粮价上涨,种粮效益有所提高,但与务工收入相比,种粮收入仍然低下。2011年,平均种粮效益为950.4元/667m2,农民种667m2双季稻,平均要14个工日,日种粮工资水平约为67.9元。而在农村务工一天最低可收入80元,高的可达100~120元,在城市从事建筑、装修等技术性工种的,一天可收入120~140元,有的甚至更多,种粮收入明显低于务工收入。
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普及难
由于农村缺劳力,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传统的精耕细作被粗放耕作所取代,投工投劳减少,耕作管理越来越粗放。种粮的农民文化程度低,不懂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尚在起步阶段,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不优、实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粮食生产对水土等条件依赖性强,农田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现代粮食生产需要。机耕道路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推进。3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对策粮食生产发展要实现稳定面积、稳定双季稻、改善品质、防灾减灾、节本增效、均衡增产、规模经营,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新的对策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创新方略方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粮食生产的方略是“一主两翼”,“一主”是稳定发展水稻,确保播种面积410万hm2以上,双季稻面积稳定在290万hm2以上。“两翼”是扩种玉米和薯类(甘薯、马铃薯)种植。玉米生产大有可为,发展玉米生产能有效缓解饲料粮大量调入,促进粮食结构优化。可扩种到55万hm2,增加10万hm2以上,总产达到35亿kg,增产16亿kg是完全可能的。薯类生产空间很大,特别是马铃薯生产,面积能够增加一倍,达到20万hm2。马铃薯粮菜兼用,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磷钙矿物质、维生素,可作主食,也可作为蔬菜等辅助食品。其生育期短、增产潜力大,耐储,是冬春粮食作物,也是南方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甘薯可恢复到50万hm2,比2012年增加35万hm2。在发展方法上实现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组织化。手段上要突破全程机械化。重点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终实现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目标。
创新复种增产模式,科技提升生产水平
有效利用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积极稳妥发展双季稻生产,提高稻田生产力。优化双季品种科学搭配,示范推广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优质早稻+超级杂交晚稻、超级杂交早稻+优质晚稻、玉米旱地分厢间作套种、马铃薯+双季稻(或中稻)等五套高产种植增产模式,努力挖掘产量潜力。成建制整体推进“高产创建”,加大高产创建力度,发挥示范带动效果。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
组装集成栽培模式,推行生产标准化
精耕细作是粮食生产的优势,要对传统实用高产栽培集成组装进行技术规范,进一步发挥其增产效果。在技术路线上,要按照粮食高产稳产要求,严格规范水稻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和收获期,避免盲目、随意改变上述“四期”,对传统高产栽培中的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湿润灌溉、适时收割等技术,按不同作物、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制度、不同品种制定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生产标准化。
推广内涵式发展模式,实现“五良”配套
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增产潜力大,其核心是要做到“五良”配套。一是以良种为龙头,引导农民选用抗性好的高产优良品种,扩大杂交种的种植比例;二是以良田为基础,建设标准良田,科学培肥地力,着力解决重金属含量超标及农药残留等问题;三是以良法为手段,集中推广科学育秧(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技术;四是以良制为纽带,在耕作制度上要根据不同地域的温光资源,对粮食作物熟制进行合理布局,恢复发展推广双季稻;五是以良机为突破口,要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机收和机械植保,实现全程机械化。3.5推进轻简避灾稳产模式,实现节本增效要解决粮食生产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益低的问题,努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益,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劳动效率偏低的栽培技术模式。推广轻简栽培,要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机插秧等节地、节膜、节肥等技术;推广水稻间歇灌溉节水技术,推广旱地间作套种技术,天水田改制技术;推广水肥耦合技术;推广轻简适用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要积极引导发展规模经营,培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探索专业化服务新模式,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大户,进行订单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开展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强行政推动、示范带动,开展高产创建大协作,整合资金和项目,促进规模生产与经营。加速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培育种粮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速经营方式转变,大力培育病虫统防统治等技术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4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在栽培模式优化、抗逆因子防控、资源安全高效利用等3个环节上,提升常规技术,创新关键技术,集成组装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轻简栽培均衡增产技术、抗逆稳产技术,促进湖南粮食稳产高产持续发展。
水稻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推广良种,科学搭配超级杂交稻小面积单产已突破900kg/667m2,在大面积上杂交水稻的一般单产也比同等条件下常规稻的产量高50~100kg/667m2。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在40%左右。因此,要加大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的品种。就品种而言,高产是永恒的目标,是粮食安全的保证;优质是满足需求多样化,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多抗是产量的前提,没有抗性就没有产量;广适性是品种生产力的体现。一季稻区在确保安全成熟的前提下应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双季稻区则应选择日产量高、秧龄安全弹性大、适于机插的品种。双季稻品种搭配要以确保晚稻安全齐穗为前提,既不浪费温光资源,又要确保安全成熟,实行双季稻满负荷品种搭配,这样可以在不增加农民劳动强度的条件下实现依靠高科技附加增产粮食。湘北地区早晚稻品种搭配应以中熟配中熟为主,适当搭配中配迟;湘中地区以中配迟为主,适当搭配迟配迟。湘南地区应以迟配迟为主。高产与优质始终是矛盾的,但优质要兼顾高产。在优质稻开发上要分类指导,杂交稻选择高产优质品种(米质2、3级)。常规稻选择高档优质品种(米质特、1级),以确保开发效益和产量的同步提高。
合理密植,增苗增穗无论杂交稻、常规稻,还是早、中、晚稻,普遍插植过稀,有效穗不足,严重影响单产。要采取穗粒兼顾的技术路线,即大穗型品种攻多穗,多穗型品种攻大穗。在大面积生产上,有效穗普遍偏少,常规稻偏少3万~5万穗/667m2,杂交稻偏少2万~3万穗/667m2。在技术措施上实行增种增蔸增苗增穗。增种“:多用半斤种,增产一担谷”。大田用种量杂交稻增加0.10~0.25kg/667m2,常规稻增加0.5~1.0kg/667m2;用种量达到杂交早稻2.5kg/667m2、常规早稻5kg/667m2,杂交晚稻1.5kg/667m2、常规晚稻3.5kg/667m2,杂交中稻1.5kg/667m2。增蔸:增蔸0.2万~0.5万蔸/667m2,常规稻12cm×24cm或9cm×24cm,杂交稻12cm×24cm或15cm×21cm,大穗型超级稻15cm×24cm或双龙出海(宽窄行15cm×21/27cm)。增苗:基本苗常规稻增加3万~4万株/667m2,杂交稻增加2万~3万株/667m2。增穗:构成产量的单位面积(667m2)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4项经济指标中,对产量影响大的是穗数和结实率,而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因此,增穗是增产的关键。增1万穗/667m2即杂交稻增产40kg/667m2,常规稻增产25kg/667m2左右。杂交稻穗数,大穗型品种超过17万穗/667m2,多穗型品种超过20万穗/667m2;中稻、一季稻在18万穗/667m2以上,双季早、晚稻在20万穗/667m2以上;常规稻穗数,早稻在28万穗/667m2以上,晚稻在25万穗/667m2以上。
肥水耦合,节氮节水肥料是水稻的粮食。一些高产丘块,过量施用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地上地下水。节肥的着眼点应放在按需施肥、平衡施肥、配方施肥,以减少肥料浪费[2]。化肥物美价廉,起效快。低碳不应首先消弱化肥使用量,有机农业实际上是无机当家,无论化肥还是有机肥都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成为无机养分,才能被植物吸收,大分子的有机物是不能直接吸收的。科学施肥就是要以产定肥,按需施肥,以土定氮,测土配方,大力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次性施肥技术、节氮抗倒技术,实现水肥耦合。每100kg稻谷需施N1.8~2.2kg,施N高于2.3kg也会减产,且不经济。N、P、K的比例为1∶0.5∶1,大田施肥总量为N10~12kg/667m2,P2O55~6kg/667m2,K2O10~12kg/667m2。施足基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N肥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20%做穗肥;P肥全部做基肥;K肥基、蘖肥各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专用复配肥料在犁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土壤,但在砂壤土中不宜采用。搞好田间水肥管理,防止淹水深灌、串灌、漫灌,协调生长发育,达到健根防倒的效果,要推广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湿润旺根壮杆重穗,增粒增重增产,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
综合防控病虫,绿色稻米生产水稻主要抓好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绿色防控,及时预测预报,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稻米生产重点推广“蜂—蛙—灯”生产模式:赤眼蜂防控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通过人工方法在室内大量繁殖赤眼蜂,在虫害发生前期将赤眼蜂放到稻田中,以补充稻田中赤眼蜂数量的不足,促使害虫在大量发生之前得到抑制;蛙类防控稻田中多数害虫,人工繁殖一定数量的变态蛙,在秧苗移栽后3~5d将变态蛙均匀地释放到田间,适当给稻田中的蛙补充饲料,并注意稻田生境的调控,构建稻蛙共作系统;用益害分离型扇吸式诱虫灯防控害虫,利用水稻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等生物学特性诱杀成虫,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的数量,降低田间卵量和虫口密度,利用电风扇扇吸原理,气流主动吸收昆虫,利于保护益虫。这些举措对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等害虫的诱捕力比频振式杀虫灯高3~4倍;作物生境调控害虫,通过优化稻田和非作物生境的景观来调节害虫与天敌的相互关系,达到控制稻田害虫的目的,利用田埂等种植豆类、玉米等建立绿色通道,为蜘蛛等害虫天敌的生存发展提供条件。
科学推进水稻机插,有效融合农机农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在于机械插秧。水稻机插面积不到20万hm2,全程机械化仅5%左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型不合理,缺蔸率高(10%以上)、每蔸苗数粗细不均(30%以上)、普遍插深(6cm以上占70%多)、双季晚稻适宜品种少。育秧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插质量和插后生长发育,早稻要选择大棚或工厂化育秧,提高秧苗质量,适龄(小于25d)机插。无论早、中、晚稻行距均不能超过24cm,现有的机型有两个问题,一是行距30cm,过宽,基本苗不足,严重影响产量;二是只能插小苗,不能插大苗,严重制约双季晚稻机插的发展。要改进机型,调窄行距,增加基本蔸、基本苗。提高插秧质量,控制机插植伤,控制机插深度,提高整田质量和把握沉淀时间,是防止深插、缺蔸的有效措施。因此,农机与农艺要相融合,插秧机械与水稻生产特点要相互适应。改进现有机型,改良育秧方法,制定机插规范,加强机手培训,筛选适于机插的双季晚稻品种。
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天水田”改制扩种玉米天水田及易旱稻田改种玉米,能提高保收率,产量比早稻高10%以上,用工少2~3个/667m2,种子、肥料少支出约100元/667m2,值得及易旱地区推广。
旱地间作套种玉米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或甘薯,辣椒地、棉花地、蔬菜地均可间作套种玉米,实行多熟种植,能有效提高复种指数。
推广玉米增产增效技术推广良种,满足多样化需求。城郊地区种植甜玉米、糯玉米、水果玉米,满足鲜食玉米的需求。湘西湘南地区选择高产紧凑型中熟偏早品种,避免季节性干旱影响。要普遍增加种植密度。提高施肥水平,施足底肥、轻施苗肥、巧施杆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高寒山区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薯类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推广应用马铃薯脱毒技术。马铃薯易感染多种病毒,导致薯块变小、畸形、种薯退化等。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结合病毒检测,进行马铃薯脱毒,进而生产脱毒马铃薯用于生产,可有效防止种薯退化,大幅度提高产量。
推广应用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在水稻收获后,稻田不需翻耕犁耙,直接开沟作垄,将薯种摆放在土面上,并用稻草全程覆盖,配合适当的施肥与管理措施,直至收获,是一项轻型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能促使马铃薯提早上市,获得增产增收的效果。4.3.2甘薯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甘薯要获得优质高产,要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是深耕、起垄、育苗栽插、合理密植,种植密度2500~4000株/667m2;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除草、松土、培土,抓好象鼻虫、黑玫王病等病虫防治。
本文作者:青先国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