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浅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浅议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食甜糯玉米在绿色、优质、营养、口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从产地环境、种子选择、播种要求、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环节,提出了江苏省苏州市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促使鲜食甜糯玉米在苏州市能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生产,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苏州市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和健康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另外,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偏“细粮”逐步转向“粗细结合”。鲜食甜糯玉米因其营养丰富,籽粒富含糖分、食物纤维、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蒸煮后粘、香、甜、软,适口性好,口味鲜美、独特,且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多吃也不会肥胖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制定江苏省苏州市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促使鲜食甜糯玉米在苏州市能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生产,从而提高其产量、品质和商品性,进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的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苏州市范围绿色食品鲜食甜糯玉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于本规程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选地

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田块进行鲜甜糯玉米种植,且要求环境条件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

4种子选择

4.1品种选择

选用经审定推广、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4.2种子质量

要求种子纯度、净度均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同时,播种前15d需进行发芽试验。

5播前整地

5.1整地作畦

大田耕翻后进行作畦,要求畦宽3m左右、畦面平整、土壤细碎。

5.2开沟

开好围沟、腰沟和畦面沟,其中,围沟宽60~70cm、深50~60cm,腰沟宽40~50cm、深40~50cm,畦面沟上沿宽25~30cm、深25~30cm,且要求沟系畅通,能灌能排,漫灌排水后或降雨停止后田间无积水。

6播种

6.1播种时间

采用乳苗移栽的(操作需满足DB32/T1568-2009的要求),于2月中旬至3月中旬播种,大田铺地膜打孔移栽(早期移栽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内进行);采用地膜直播的(操作需满足DB32/T1851-2011的要求),于3月中下旬播种;采用露地直播的,于3月底至7月底播种。

6.2播种量

按种子发芽率、种植方式、种植密度等确定播种量。采用乳苗移栽的,每667m2用种量为1.0~1.5kg;采用直播(地膜、露地)的,每667m2用种量为1.5~2.0kg。6.3种植密度每667m2种植密度宜为3500~4500株,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季节可适当调整种植密度。

6.4株行距

采用宽窄行距或等行距种植,其中,采用宽窄行距种植的,大行距为70~80cm、小行距为40cm;采用等行距种植的,平均行距为55~65cm,株距均为22~30cm。

7田间管理

7.1苗前除草

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块,宜在播种后至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

7.2查苗与补苗

提前准备好预备苗,在出苗前及时检查播种情况,若发现烂种、烂芽,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

7.3间苗与定苗采用直播种植的,需于玉米3叶期进行间苗、4~5叶期进行定苗,要求去“病、弱、杂”苗,留壮苗。

7.4中耕除草

于苗期(7~8叶前)进行中耕除草1~2次。

7.5施肥

7.5.1施肥原则。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2000的规定,要求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且施肥时应重施底肥、辅施追肥(拔节肥、穗肥)。7.5.2施肥方法。有机肥作底肥时要尽量早施,宜结合大田深翻施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化肥合计每667m2施纯氮(N)8~12kg、纯磷(P2O5)3~5kg、纯钾(K2O)4~6kg。其中,全部的磷钾肥和40%的氮肥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20%的氮肥作拔节肥在植株具7~8张展开叶时施入,40%的氮肥作穗肥在植株具13张展开叶时施入。

7.6灌溉排涝

7.6.1灌溉。播种时应浇足底水,苗期适度蹲苗,在玉米穗期、抽雄期和花粒期遇干旱需及时灌水,防止出现“卡脖旱”。鲜食甜糯玉米各生育期的适宜土壤水分指标(田间土壤持水量)分别为播种期75%左右、苗期60%~75%、拔节期65%~75%、抽穗期75%~85%、灌浆期67%~75%,低于下限指标时应及时浇水。7.6.2排涝。雨后遇涝应及时排水。

8病虫害综合防治

鲜食甜糯玉米各生育期间的病害主要有锈病、小斑病、粗缩病等;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玉米螟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采用化学防治,且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2000的规定,并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品种、使用时期、使用次数和使用浓度。

8.1农业防治

选用抗逆性强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并实行轮作;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源;合理密植,平衡施肥,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及时中耕除草,消灭病虫的繁殖地;合理安排种植时间,确保玉米幼苗感病期能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以减少粗缩病的发生。

8.2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色光板等,诱杀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采用黑光灯,于玉米螟成虫盛发期进行诱杀。

8.3化学防治

8.3.1锈病。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d再喷1次。8.3.2小叶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每667m2用45%代森铵水剂80~100g喷雾防治。8.3.3粗缩病。于灰飞虱迁飞前1周,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锐劲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d再喷1次,并要求同时对田边、沟边的杂草进行喷雾。8.3.4地下害虫用90%敌百虫1500倍液灌根防治,或用48%毒死蜱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d再喷1次。8.3.5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在玉米幼苗基部进行防治。8.3.6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8.3.7玉米螟。于玉米喇叭口期、田间受害株率10%~20%时,用15000IU/mg苏云金杆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1.5%甲维盐乳油3000倍液喷施于心叶内进行防治。

9适时采收

为提高鲜食甜糯玉米果穗的食用品质和商品性,需根据授粉后的天数、籽粒含水量确定适宜采收时期。一般在授粉后花丝颜色渐渐变深,花丝开始变焦,籽粒顶端饱满、晶莹剔透,授粉后20~25d,籽粒含水量达59%~65%时,即可进行分批采收,以在清早或傍晚采收为佳,且采收时须带苞叶。采收后24h内,果穗需上市销售或进行加工。10生产档案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记录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各环节的田间档案。

作者:赵洪祥 袁建华 陈艳萍 沈生元 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滨湖新城农服中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