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业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业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业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湖北师范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就业指导“专业化”湖北师范学院注重就业创业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现有高级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职业指导师40人,大多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课程。通过培训、集中备课等形式提升就业创业指导人员教学水平,打造专业化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学校以职业意识提前培养来推进学生就业择业观的建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帮扶,完善管理机制,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实现就业创业指导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指导体系建设。学校一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年级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一年级明确职业目标,二年级目标经营与管理,三年级职前技能培训,四年级实习就业的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院紧紧依托职业发展协会和创业协会和各学院学生组织中设立的就业指导部,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如企业家进校园、大学生创业知识竞赛、创业沙龙、求职经验交流、考研交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争霸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教育SYB培训课程项目和KAB创业培训项目等活动,有效推进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转化为实际就业力。

(二)就业市场开拓“全员化”就业市场建设是直接推进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原有就业工作校院两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校园两级领导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确立了就业工作在年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实施“有重点对待”,对于特殊群体毕业生(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家庭贫困、残疾毕业生),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向用人单位直接推荐、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了院系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落实就业状况月报制度、就业统计核查制度和就业统计联动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了全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的工作积极性,健全机制,使就业工作“四化”进程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在就业市场拓展方面,学校把“两访两创”、“创先争优”等活动与就业市场建设结合起来,要求机关部门、教学院系全员参与,充分挖掘全体教职工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招聘会。在师范就业市场,学校加强编制应考能力的培训,在非师范就业市场,学校积极与政府合作、与人才市场合作、与校友合作开发有形就业市场和网络市场。招聘会形势丰富多样,有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的大型综合招聘会(500家单位以上),周五双选会(将每周前来联系招聘的用人单位集中在每周五集体面向学生招聘,单位数目不等),企业专场招聘会,以及院系组织的专场招聘会。

(三)重点基层项目“精细化”就业服务体系学校作为省属师范院校,紧紧围绕湖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的特色定位,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加快内涵发展,强化办学特色,积极融入并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对于重点基层项目,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重点基层就业项目,精心组织,重点引导、组织过程中注重程序规范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广泛宣传,多层动员,确定院系计划分解制、机关部门结对联系院系制、报名应考包保责任制、综合考核制和报名进展日报制等工作机制。为推进工作落实,学校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工作并解读政策。通过短信、传单、QQ群、户外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营造宣传氛围,各院系也组织动员会引导学生。学校还组织专家举办各类考试备考指导讲座,开放现有教学资源如微格试讲室、职业咨询室,辅导学生顺利通过招考笔试和面试。

(四)创业领域形成“多级动态孵化”模式目前,学校在探索适合发展的特色创业模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多级动态孵化创业模式,即创业团队经过在院系、学校和市区政府三级动态过程进入社会市场,团队在各级独立孵化成长,通过严格竞争与选拔机制,以运营优劣进行评估,逐级发展。通过多级动态孵化,一批优秀的团队从院系走进了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又从学校走向了社会。学校还积极利用地方政府、企业共建大学生船业基地,分别与黄石港区政府、黄石市团市委共同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各1个,入驻团队同时享受政府给予的各种创业优惠政策和奖金扶持。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系统规划、重点突出,实行“五个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即将创业教育与全员育人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协同推进创业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校园文化开展创业意识培养,以创业基础课程开展知识普及,以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开展系统知识补充,以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实战技能训练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限制太多,高校自主办学权有限,高校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难度重重,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不匹配。

(二)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区别于80后毕业生就业。90后毕业生因成长价值观的影响,较80后毕业生直接追求经济独立,更多90后毕业生选择自我价值实现,岗位薪酬要求退而求其次,择业选择周期延长成为普遍现象,要加强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化。

(三)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热情较高,但低年级培养锻炼不够,国家政策在今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只针对毕业生毕业年度,如果能够辐射低年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扶持,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帮助更大,亟待政府职能部门予以扶持。

(四)学校与地方人才培养对接研究停留在政策执行上,缺乏方法创新研究机制。毕业生就业见习与地方见习基地对接不够,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与实际就业脱离,期盼有关部门能够加强高新就业实习、见习岗位的开发与对接,有利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对接,促进人才培训与使用的良性循环。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的建议和思考

(一)以黄石市两所高校湖北师范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为试点,加大高校创业培训扶持制度,开展“全员化”创业培训,拓宽创业扶持界限,创立高校创业扶持创新机制,介绍引进黄石创业先进典型来校讲座交流,鼓励引导毕业生留黄创业,为黄石全国创业型城市地位多做贡献。

(二)加强就业、实习、见习岗位与高校对接新模式,推进产学研与就业的相互促进,遴选高校就业创业教师进入实体企业,人社部门将高校创业就业师资培训纳入人才培训计划,分层分批培训专业化就业创业指导讲师,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实战水平。

(三)将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纳入黄石市人社就业市场开拓新体系,积极开展地市人才市场与高校就业市场对接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引导更多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开拓与维护工作,组织在校大学生分层分批进入企业实习学习锻炼,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推进毕业生职场适应能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到广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学校要不断的提高大学生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以就业市场建设与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对现有工作项目的整合力度,构建包括意识培养、观念转变、素质拓展、技能提高、实践锻炼等环节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体系。

作者:刘琼芳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