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引导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当前中国经过本世纪前十年的高速发展时期,现在进入了新的一轮调整时期.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均GDP由不足一千美元迅速突破六千美元,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民经济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的经济奇迹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天地.虽然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但是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整体形势还是好的.2010年以后,受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之中国经济面临新的调整周期,经济增速放缓,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短期内难于改观.其次,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就业形势各有千秋.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地,就业机会多,但是竞争压力大,就业岗位基本趋向饱和;中部、西北及西南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势头后劲十足,对人才的需求很大.虽然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但从长远看,是大学生学以致用、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之地.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作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大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中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经常见诸报端的沿海地区的用人荒现象,现在已经蔓延全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不曾有的.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一边是各地的劳动力短缺日趋严重.如此苦乐不均的就业态势,耐人寻味.
2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及大学教育精英化的误导,以及思想认识的局限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存有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2.1功利心理大学生在求职中的功利心理既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也有图享受爱虚荣的社会潮流的诱惑.大学生就业求职选择中追求高收入高地位,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功利心理,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求职中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对自己的职场设计缺乏长远规划,到头来个人的专长难于施展,才智难于展现,成长空间狭小,人生的追求和理想难于实现.
2.2安逸心理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庶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肩负使命,拼搏奉献.但是有些大学生存在求稳、求安逸的心理误区.不愿竞争,不敢竞争,宁可在并不适合自己的,体制内的企事业单位,四平八稳的耗费青春年华,也不愿意自己创业或者到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一展身手;宁可失业在家啃老,也不愿走出家门,到最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拼搏奉献,建功立业.
2.3从众心理古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虽然此话有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但是从中看出,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特点,有利自身成长的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环节.现在有些大学生就业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前些年,外企吃香,大家趋之若鹜,争相进入外企.现在公务员热,大家就万人争相过独木桥,报考公务员.殊不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人生就有了展示风采的舞台.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这样的择业心理要不得.
3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方法
3.1坚持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的就业教育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作为社会宝贵人才的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拥有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是人尽其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就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必须贯穿大学全过程的系统规范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高校要保证及时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之中,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一以贯之.大学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降,应试教育带来的大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弱化,使得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引导更具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者专题讲座、组织浅谈会、推荐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等,形式单一,机制僵化,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一定要注重时效性.一定结合学校的实际,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就业教育,量身定制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确保大学毕业生的人尽其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3.2培养大学生的诚实守信,务实进取精神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诚信是法制经济的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诚实守信是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道德操守.现在的大学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但是大学生依然国家和社会最优秀的人才群体,大学生的精英情节无可厚非,同时精英情节也是大学生实现理想,奉献社会的内在动力.但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教育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务实进取精神.从普通工作做起,踏实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奔向成功的顶点的.只要适合自己的专长和特点,踏实肯干,大学毕业生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学校在就业教育引导中要通过上课讲授、课下询问帮助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脚踏实地,不再好高骛远,有岗不上.
3.3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创新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人类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创新是当代大学毕业生走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大学生的质疑思辨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在教学和就业教育指导过程中,学校要逐渐改变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开放、进取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开展丰富多彩,形势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动手能力.
3.4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法律保障意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规制不健全,学生和用人单位因为就业协议产生纠纷,只能适用民法及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部门规章.大学生在试用期内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两点:第一,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最高不得超过6个月.第二,大学生在试用期内获得报酬的权利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往往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只能做无奈的选择.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掌握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3.5政府加强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3.5.1构建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政府应该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保障体系,通过法律强制性规范保障大学生在试用期内获得劳动报酬等相关就业权利;政府应该通过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赋予高校自主核定办学规模、调节学科专业招生比例、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等活动的权利,使高校的系科所、师资、招生名额等能够弹性调整,为高等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的互动发展提供空间.
3.5.2建立就业保障基金筹集和管理一是就业保障基金主要用来资助高校、院系、教师提出提升就业力的教学;二是对推行就业政策成绩显著的高校进行奖励;三是对有关就业的学术和政策研究提供支持;四是为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资助,引导校企双方建立大学生实习的双赢机制.要加强保障基金的筹集、发放、管理和运营的工作,通过信贷投资和其他方式来实现其保值增值,并通过投资种类的多样化来降低投资风险.
4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大学毕业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国梦的实现,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不仅是高校本身的一己之力,而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各方面合力方能解决好的系统工程.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是关乎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需要.
作者:李静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