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表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重点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的途径,旨在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就业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
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竞争力弱的大学生出现了“无业可就”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之形成。[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是指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无法顺利完成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个人能力、择业定位、经济基础、生活阅历、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状态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压力管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水平,对高校就业工作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3]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正常就业群体相比有着典型的特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一)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典型特征是就业能力不强,自我努力程度不够。他们往往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社会经验、职业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面对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通常自信心不足、准备不充分、情绪上悲观失望。
(二)社会生活参与度低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就业,导致他们对与就业无关的事物漠不关心。校园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缩小人际交往的范围,减少人际交往的机会,逐渐封闭自我。学校、社会以及文化生活难以对他们的就业形成积极有利的影响,也难以改变他们社会生活参与度低的现状。
(三)心理敏感脆弱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大于正常学生群体,心理上也更敏感脆弱。特别是在周围同学找到满意工作时,面对周边同学和自己之间的反差,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剥夺感,以及自卑、焦虑、自责等消极情绪。
(四)转变角色不到位
大学生曾经在人们眼中被认为是“天之骄子”,有部分大学生仍然没有走出这样的误区,自以为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并没有将自己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联系起来,形势认识不清,缺少危机感。还有部分大学生,没能及时将学习和就业之间的不同进行合理转换,思想准备不足,面对就业一时难以适应,从而沦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员。
(五)幸福感降低
在生活中,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消极情绪远远大于积极情绪。在求职过程中,就业困难群体有时还会受到就业歧视,导致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大。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会影响个体在情感方面的认知,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4]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六)群体数量日益增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以及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人数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教育统计,201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高校扩招虽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大学教育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自2003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短短几年内数量大增。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仍然有增无减。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从学校面向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时,寻找到一份让自己和家人都较满意的工作是他们最大的难题,压力自然不言而喻。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压力管理,我们必须准确查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就业困境。
(一)个人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之所以就业困难,大部分因素是因为他们创新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期望值过高、职业规划意识差、社会锻炼少、自我认识不够、适应能力差等。总之,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就业准备的不充分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充满未知及不确定性,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二)会因素
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却并未与之增长。“僧多粥少”的就业现象,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找到工作的难度更大,就业压力必然增加。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来源之一,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逐渐掌握了选择人才的主动权,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有些企业往往为了节约成本,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忽视岗位需求,盲目追求高学历,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5]
(三)高校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制度的完善,高校不断增设新专业。高校开设新专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专业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实践缺乏、就业探索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同时,高校有些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没有与时俱进,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造成就业难题。高校还缺少有效、合理、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徒于应付,并未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然对就业充满未知和疑惑,必然产生就业压力。[5]
(四)家庭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于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他们通常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做各类兼职以解决经济问题,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学习和就业准备。在就业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资源本来就比较少,又受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就业上容易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和父母的期盼,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压力管理的有效途径[6]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过度的压力则会让他们焦虑、情绪低落、丧失斗志。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身心健康,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创建,必须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和自我调适,降低压力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一)学会职业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源自没有清晰的就业规划。学会职业规划、合理设定职业目标、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时间管理等相关的课程以及书籍,强化自我规划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参加与就业相关的活动。大学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开始自我探索和职业认识,平时可以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学二、三年级时,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知识竞赛、文体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对大四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习、模拟招聘、技能培养来消除或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择业时,应全面客观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如果提供的岗位适合自己,就应抓住机会,尽快就业,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困扰。
(二)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构建学校、学院、学生在内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疏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压力,定期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心理排查,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缓解压力,培养自信心。若发现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一些性格内心、注重个人隐私、持续遭受重大压力的学生,应该重点关注,提供一对一疏导及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疏导,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压力和挫折。同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应学习他人有效处理压力的能力,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设,控制压力源
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还需从源头抓起。首先,积极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畅通就业渠道,减少外界环境带来的就业压力。其次,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融入集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消除或缓解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再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习经验交流、增加专业实践,减少就业困难群体因专业学习不自信而产生的就业压力。
(四)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提高压力管理实效
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应该五位一体,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高校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开展心理压力疏导,做好思想引导,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家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及时回应子女的求助,用爱和宽容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政府、社会应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面,完善用人机制,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应积极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就业训练、就业帮扶,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技能。通过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压力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帮助[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5):53-55.
[2]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3]王悦,金怡,陈玲玲.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及SAP实效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1):1234-1238.
[4]戎渊.减缓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J].法制与社会,2012,(8):225-226.
[5]徐礼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36-38.
[6]赵波,陆晓花.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策略研究[J].理论探索,2010,(7):36-40.
作者:张莹 刘瑾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