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个性化管理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个性化管理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个性化管理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考

摘要:个性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第三个层次,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助于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与有效性,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落脚点,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个性发展

中国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700多万高校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稳定、满意度高,关乎着个人价值的实现、家庭的幸福、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在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面临多重压力,但是高校招生规模没有降低,我国进入达到大众教育的阶段,因此高校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任务十分艰巨。目前高校保证人才培养出口畅通,实行了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但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除了精细化管理外,个性化管理的要求提上日程,通过建立个性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了解每一位学生,满足不同类别学生,每位学生的需要,实行一对一指导,个性化指导,进一步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与实效性。

一、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个性化管理”的思想

个性化管理的相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一般化、教条化的管理。个性化管理就是要针对管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和不同特点,在管理的过程、目标、结果的等各阶段中,采取不同的工作手段、工作方法与激励措施。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个性化管理”的思想,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具体实际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性格和特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科学的认识,对自身的就业期望有科学的定位,避免自身在职业发展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其就业的成功率、就业质量与满意度。其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与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而引发的矛盾。每年的就业岗位是有,但是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原因,造成的选择的就业困难。因此追溯到问题根源,便可针对原因,找寻解决方法。个性化就业指导便是其中一种方法。个性化就业指导强调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个人价值追求,结合学生实际、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助于推进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多元化。

二、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基本原则

1.就业服务意识贯穿始终。

高校要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首先将就业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并且贯穿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始终。树立就业服务意识,才能使得就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重过程,把眼光放得长远,而非只围绕“就业率”这个指挥棒;才能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科学性与个性化,注重每位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指导;才能使得就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增强自身指导能力,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才能提高就业质量。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要进行个性化就业工作指导,就必须有系统的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应该成为指导实践、指导工作的理论。只有系统的理论做指导才能使得高校就业工作在实施中避免产生“应急指导”、分类指导不到位、“安置指导”、“程序指导”等现象,提升专业化指导程度。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进而进一步丰富理论,形成专家化的指导队伍。

3.尊重个性差异与发挥主体性相结合。

学生在大学的重要人生阶段,要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在大学这个自由的学府,保证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的目标就是重视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是这个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除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还得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授之以渔”。只有尊重学生主体性,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变被动于主动,进而积极地实现自我。

4.线上就业指导与线下就业指导相结合。

网络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每个人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与网络的今天,高校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就必须运用新媒体,坚持线上就业指导与线下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除了建立就业指导中心,也应建设网站、微信平台、微博、QQ等就业指导网络平台。

5.全程化与系统化相结合。

全程化指导是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毕业生,还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贯串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不同的阶段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指导要求个性化指导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要通过“一对一”职业咨询、开设职业必修(选修)指导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科学运用职业测量工作等进行个性化科学的指导。两者相结合,才能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自我。

三、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1.树立服务意识与培养专家化就业指导队伍是前提。

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专家化就业指导队伍,需要一支拥有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需要一支专业素质硬、思想觉悟高的就业指导队伍。首先,壮大就业指导队伍,建立专兼结合的队伍。选拔优秀教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学教师、职业生涯课教师、管理行政人员都可以充实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也可以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管理人员、投资人、人力资源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就业指导导师,为学生进行价值取向、职业生涯规划、协调能力、社交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再次,建立就业指导培训规章制度,加强对就业指导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对他们职业能力加强考核。

2.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关键。

虽然目前高校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但是他们缺乏的是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就要将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学生开发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高校可以分年级、分专业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化学生为主体,做到每个人都有角色,都有任务,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灵活;举办个性化专题讲座并设立讲座学分制,通过问卷的形式充分掌握学生在每个时间段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授课;邀请各类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专家对他们进行模拟面试、求职技巧培训和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因材施教。

3.分年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是核心。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就必须针对不同年级的发展任务。大一学生,重点关注是完成从一名高中毕业生到一名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重点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树立职业意识,正确客观认识自我,完成大学四年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大一时期的磨合,已经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课程也由大一时期的基础课程转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重点引导其储备实现职业目标的各种“软实力”和“硬实力”。大四的学生,面临毕业后的多重选择,除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对一”进行求职指导、面试技能指导、简历指导设计,重点关注困难学生外,还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用人要求,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还要注重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就业心理调适工作。

4.注重素质教育是保障。

在这过程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而不是“一视同仁”。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要在指导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心理特。首先要运用专业测量工具,通过心理测试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气质、性格、能力、知识、优劣势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我。就业指导师还要关注大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服务。另外,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讲座、沙龙,开展职业模拟情景等,帮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职业的形势。除此之外,指导师要对每一位学生建立就业信息档案,学校要建立就业图书专门陈列室,便于学生自主的查询职业信息。辅导员在班级设立职业规划班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需求在班级中形成职业互助小组。

5.运用互联网+是的动力。

目前高校大学生是90后,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喜好利用微信、微博、QQ、人人网等新媒体手段获取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要求我们建立好网络平台,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一对一”咨询,查询个人档案,网上视频辅导,网上面试,网上就业信息与互动,网络求职,网上问卷与测试进一步了解自己,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和个性化的服务才能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专业、个人价值的有效结合,通过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得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全面客观了解自身;使得每位学生拥有强有力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与就业技能;使得每位学生怀有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达到人职匹配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佳佳.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推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20(5):125-127.

作者:王倩 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