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高校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高校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地方高校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探索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的人才资源,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国家昌盛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准确引导好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在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期深入探讨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以便有效地进行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是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构建多元化的就业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期;就业价值观;职业规划

引言

由于高校的扩招,目前社会上有庞大的毕业生队伍,除了中专生,高中生外就是大学毕业生了,而今天的大学生毕业生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行业,而不再像早年的大学生是精英化教育,分配入“铁饭碗”了。这么多的毕业生同时涌入社会,这必然会引发一个就业困难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中国经历了金融危机和2010年的通货膨胀,让大学生们似乎求职路更艰难。因为很多企业因此倒闭,失业率增高,政府与此同时又提倡精简机构人员,事业单位改革,下岗分流,公司制改革。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如此之大,在这种形势下,政府以及高校如何转变观念,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和研究工作,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重要事情。但值得一说的是,就业困难不是高等学历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是我国的目前就业对接不合理,大学生就业观念未能正确转型的时期,因为按照欧美的学历比例统计,我国具有大学教育学历的人口只有百分之五,是非常低的,甚至低于菲律宾和泰国。更不用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了,所以目前的就业困难,并不是对大学生需要的饱和。人才是国家建设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更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年轻有朝气,有精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所以,当前的传统就业模式早已经不符合现实需要,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就是要转变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力求多途径多元化构建就业体系,即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转型,探索出适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新模式,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价值观概述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指在大学期间,对未来职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倾向性态度,这个态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个人追求和评价。价值观对大学生未来人生路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当前社会人才多,竞争激烈,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走好人生路。这关系着个人的未来,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二、地方高校转型期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当今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还是比较务实和理性的,但是与此同时,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就业问题:

(一)不愿意下基层,社会责任感差

由于功利化和务实化的就业价值观现状,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明显的受到经济利益影响,人生价值观发生倾斜,换个说法就是服务社会的意识较差,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干脏活累活,甚至会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有贵贱之分而忽视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需要,只有少数人愿意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去,即使国家这几年有很多政策鼓励,比如特岗,大学生村官,在选择的时候,大学生们还是会选择地域好一点的地方,待遇高一些的,而不是从当地需要而积极去为人民服务。在进行利益权衡时更倾向于考虑个人价值,这种就业价值观明显缺乏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家乡一栋房”这句话正反映了大学毕业生们挤破头都要留在发达城市,当蚁族,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实现理想和抱负。而基层和农村又缺乏人才,当有的基层单位需要高层次人才时,往往高薪也不一定能引进人才。

(二)缺乏人生职业生涯规划

虽然高校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告诉大学生们就业如何严峻,需要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但往往部分人听过后就每天随波逐流,没有真正很好的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没有付诸实施。因为从没有细想未来想做什么,自己这四年要如何做,短期和长期目标如何实现,没有对自己性格和能力进行准确分析,进而逐步修改就业目标实现过程。具调查,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大学生把就业标准仅仅是当做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人建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个人成长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只考虑眼前福利,薪酬水平,因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和职业的发展前景、个人性格等综合因素不考虑,则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为人处世欠缺,诚信意识差

现在有部分大学生跳槽率极高,有的才毕业两年就换了几个单位,这种“骑驴找马”的态度正反映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就业价值观不正确,就业思想不稳定。还有的大学生在就业应聘材料中弄虚作假,例如:把自己写成学生会主席,得过诸多奖项,修改考试成绩等,就业单位一旦查实,就明显说明这个毕业生诚信极差了。这些都是大学生们在形成价值价值观时需要转变的,因为这样不仅影响的是个人,更是学校的名誉和师弟师妹的未来就业。

(四)自视过高,精英意识过于浓厚

部分大学生比自己抬得过高,认为在社会群体中学历比较高,内心有很高的职业理想,但当遇到现实时,却发现现实很骨感。一些单位想要他们时,他们嫌单位不好,当自己想考进某福利较好的单位时,单位又需要更优秀的人才。由于这些因素,往往选来选取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毕业一两年都没有就业的有一大批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思到现实的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程度,今天的高等教育已经由昔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们已经早就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而且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就是高修养高素质的人。

三、地方高校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个人自我调整

政府、社会和高校都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观树立问题,积极帮助他们形成科学就业观,当然首要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外因和内因要共同作用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为此,大学生们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不怕下基层,不怕去艰苦的地方工作,要有敢于做,敢于奉献的精神,虽然发达地区能给毕业生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毕竟岗位数量是有限的,而在农村和西部落后地方对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学生们可以为他们服务,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服务。所以无论是国家,社会的人民的需要还是自身的发展需要,都应该到基层去,磨练自己,壮大自己。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要都挤到大城市,不需要只看专业和城市,应该变成通才,不仅有专业知识,也要能做其他工作。先就业再择业是最应该深刻认识的观点。当代大学生刚毕业时,因为一下子涌入社会的毕业人数非常多,在这个时候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这份工作对于人生来说是增长工作经验和积累人脉的第一步,当有了基础后,才有条件去跟公司谈成长,这是一个个人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还有,现在是商业社会,创业出英雄的例子不乏,大学生们正是青春年少,精力和能力正足之时,要勇于创业,善于发现商机,把我机遇,挑战自己。其次,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长,积极主动采取行动,做好专业规划和个人发展计划。当然这需要逐步落实,要对自我进行准确分析评价,还要清楚分析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可盲目跟风。接着在具体的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每一步怎样实现都写明,职业目标需要什么素质,自己怎么逐步实现。在专业知识扎实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不可闭门造车,因为单位在招聘时,需要一进单位就能用,用就好用的人才,这就需要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还需较强的动手能力。总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在四年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还需根据当时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一定认真实施。再次,要做事先学会做人。这说的是要有诚信的职业道德意识,“人无信不立”,大学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要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尊重和成功。现在招聘单位在看人时,首先看的是人品,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做的首先是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可乱跳槽,泄露单位商业机密,随意毁约等不道德的做法不可行。

(二)高校要做好全方位引导

高校承担着全方位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机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要任务。转型期高校更要注重通过做讲座,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就业价值观形成作为重要一章节讲解,把就业价值观通过课程,通过实践慢慢渗透到他们思想中。比如可以带他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学生到成功企业家的公司参观,请往届校友回校做就业教育讲座,带学生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并就业观教育氛围。在每年开学新生教育和毕业动员工作,都要进行就业观的指导。因为刚入学的新生对一切都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适应校园生活,如何学习,毕业生也是一样,马上就入社会了,很是焦虑,很害怕未来如何适应工作,所以有必要多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有一些学生出现极端情绪,还必须做一对一进行就业心理咨询,由此不断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转变就业观偏差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使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的就业观念。

(三)国家要做好就业扶持政策

国家是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决策者,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还需要国家通过政策上的扶持,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比如通过人事改革,公开公平招聘制度,创业基金的支持,就业技术的培训支持等,帮助大学生扫除就业路上的诸多障碍,从而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国家对用人单位方面也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不能有职业、性别、年龄的歧视,有的用人单位也要改变不合理的用人观,不能只要211或985高校毕业的学生,有的单位不可以片面强调学历,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杨小劲.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2]邢立娜,白映晖.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环境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作者:张勉 靳闯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