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及自我调适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及自我调适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及自我调适对策

摘要:为了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针对于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自我因素等方面,并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需求,提出了一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自我调适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自我调适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及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逐渐增加。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明确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分析

纵观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自我因素等方面。

(一)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就业结构呈现出不均衡的问题,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人才市场劳资关系的转变等,均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供过于求”的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学校因素

很多高校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调节方式的指导却比较匮乏,忽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价值[1]。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加强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式的相关指导。

(三)家庭因素

很多家庭中存在着对孩子期望过高的情况,进而给大学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一些家庭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心理状态[2]。

(四)自我因素

当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对自身职业能力、技能水平的认知程度不足,期望在各类大型公司中工作,但是自身经验却比较匮乏[3]。而且大学生对自身的薪资水平要求较高,但是个人能力却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故而也形成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自我调适对策

大学生可以通过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积极调整职业意愿与职业规划以及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等方式实现自我调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

(一)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实现大学生自我调适就业压力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学生需要客观分析当前的就业环境,明确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方向及性格特点等,全面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在自我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对自身的优势、缺点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自己的关注点,实施全面的自我评价与正确认识。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互相评价的方式,增加对自身能力的了解程度。正所谓“旁观者清”。旁观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指出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大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相互评价活动。评价中需要坚持客观性、综合性的特点,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审核,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满足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的需求。

(二)积极调整职业意愿与职业规划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保持着前瞻性的思想理念,结合自身的职业能力、技术能力等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切不可盲目制定职业规划。同时,大学生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环境、市场发展特点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使自己的就业取向能够和心理定位、择业目标等相互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

(三)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需要加强对其的心理引导。当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高校需要构建心理咨询室或者开展就业指导活动等,为学生介绍就业环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同时,高校大学生还需要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比如,自我转化法、自我适度宣泄法等。自我转化法即采用迂回的方式,将自己的情绪、精力等转移到其他活动中;自我适度宣泄法则是在受到挫折,或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下,向朋友、教师等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减少心理压力。

三、结语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需要提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通过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积极调整职业意愿与职业规划及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等方式,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洪波.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12):365-366.

[2]郭玮.基于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5(21):79-82.

[3]王小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112-114.

作者:牛恒磊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