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要:

就业问题不光是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存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安康。随着就业局势的不断严峻以及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强,使得大学生产生了种种不良情绪。文章分析了大学生面对就业时的心理素质现状、问题、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就业心理;原因分析;对策

0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作为一群有着极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在未能达到自我的梦想追求时所面对的心理压力与矛盾会很大。特别是当前,竞争不断加强,但选择却越来越少,这类状况致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发生了种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于是,有效处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维持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1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表现

笔者针对目前的状况,在校园里开展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问题20个,包括个人情况、就业看法、就业渠道、就业方向、就业影响以及就业心理6大方面的内容。分析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状况大都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归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求职就业就是在各种矛盾之中进行艰难的选择,诸多担忧导致了很多消极心理因素,最突出的消极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1.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个人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的潜意识情感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体现为对自我实力偏低的评估,它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特别是贫困大学生中。在数百万大学生走入职场时,会发现一个岗位有上百个甚至上千个人在竞争。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会因为自己不是名校或自身能力不如其他人而全盘否定自我。这些同学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就业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从而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机遇的丧失。

1.2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是一种与自卑心理相对应的心理状态,在名牌大学中尤为突出。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从名校毕业,应该比别人高人一等,这些人自我感觉优秀,自我估计偏高,自认为理所应当享用高工资、高待遇、高地位。比如某高校经济专业本科生张某认为:“我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没有我专业对口的,我只愿到财政局或者大企业去工作,那些决定聘用我的小企业我不想去”。这种对自我有着极高的评价产生了极端的自负心理。且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月薪期望是3000以上,过高的期望和现实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在众多的企业选择中错过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成为了择业难的一员。

1.3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在求职择业中具体表现为很被动,很容易依赖别人。几乎一半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表明:我有自己的父母替我着想,我不用费心费力,只要听从他们的安排就好了。于是就过分地或者完全地依赖于自己的老师、朋友、亲人等。即使有工作选择,他们也不主动,缺乏独立决策的能力。这种情况在90后的独生子女身上尤为突出,他们从小受到长辈们的宠爱,因此一开始就缺乏独立性,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放弃锻炼自己的机会。

1.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自身容易受到其他人群的活动影响,而因此在自我行为上表现出相符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实力和条件定位模糊,对自身所学专业缺少深刻认识,易受到社会趋势以及观念的感化,都想到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政府机关、国有大企业去工作。有着从众心理的人大多喜欢盲目追随他人的意愿,人云亦云,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依赖性强,且又好高婺源。没有明确的规划,只贪图短期利益和别人的目光,当面对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时,又心慌意乱,最终导致悲观失望。

2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的原因

毕业生就业机制的转变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加强,给广大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但同时他们也承受了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产生了面对就业时的心理问题。

2.1社会因素

市场供求的不平衡、就业市场信息的不充分、就业法律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招聘单位性别歧视以及学历歧视等,所有这些都会侵害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的权利,毫无疑问,这对有特殊情况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会有沉重的心理打击。

2.2学校因素

自从各大高校扩招以来,学校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盲目开设很多热门专业来招生,但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就业心理的失衡;其次,学校忽视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时的迷茫。

2.3自身因素

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难的首要缘由是期望和现实之间落差太大,占25.4%;其次是大学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占21.0%;再次是对职场和工作讯息了解不充分,占18.9%,以及缺少有效的职业发展提议,占13.8%。(1)由此可发现,大学生本身的少许原因是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的本质原因。由于当代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小在温室中成长,一切琐事都由父母操心操办,就这导致他们缺乏抗压的能力,在碰到求职困难时而焦虑不安,从而产生自卑和依赖父母的心态。(2)大学生本身存在着错误的就业观。很多大学生对小企业不感兴趣,片面追求大城市以及有声望的单位,不顾自身的实际条件,眼高手低,过于在乎眼前的利益,当预期和实际情况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3)大学生自身缺少清晰明了的未来规划。据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于自己适合什么没有进行认真理性的思考,而是毕业后紧随大流,四处投简历以趁虚而入,导致自己处于盲目与被动的状态。

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决途径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择业以及今后的成长,采取有效的对策能够使大学生以最好的心理状况去迎接就业。

3.1社会就业指导方面

政府应调整市场供求不平衡,完善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逐步消除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提高就业信息的透明度,为大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

3.2学校就业指导方面

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使他们进行自我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有着恐惧、自卑等消极就业心理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教导。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举办一些招聘会,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就业讲座,通过各式各样的就业指导训练同学们的求职技巧,使他们可以应付不同的外界压力,增加了就业的成功率。

3.3学生自身的应对措施

3.3.1客观评价自我,认清优势

大学生本身也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完善自我,弄清自己擅长什么,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深入剖析自己的人格和性格特征,对自身应有一个全面的定位。人无完人,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才能进步。对于优点,要充分利用,善于发扬;对于缺点,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改进与完善。只有对自我有着正确的认知并有相应规划的人,才能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3.2学会心理调适,放松心情

一个拥有良好心态、乐观向上的人才不会轻易被打倒。大学生作为一批无社会经验的新人,面对择业被拒等一系列挫折后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从而导致了心理方面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大学期间,应当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抵抗压力的本领。挫折是正常的,但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应不断暗示自己是可以的,一步一个脚印,不怕失败,应用信心百倍、精神饱满的状态去学习与工作。

3.3.3增强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自身本领的增强必然会为自己取得更多的机会,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就业时的重要筹码,在校期间不仅要提高学习成绩,还应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理当积极参与相关就业工作的社会实践,增长自身的见识,提高自身的实力。还应不断关注社会动态和时代的需求,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不断调整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大学生本身和其他方面的缘故,当今大学生的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在面临就业受挫的负面情绪时,大学生应用正确的心态应对挫折,不自暴自弃。同时我们也希望学校和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危机,实现大学生的理想抱负。

[参考文献]

[1]李箐.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及途径探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5-87.

[2]吴春岩.大学生就业心理表象和成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9):17-18.

[3]林宏.“屌丝”心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4(1):122-128.

[4]徐小柏.就业难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人才,2013(6):101-102.

[5]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4):34-38.

[6]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80-81.

[7]王晓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3):57-58.

[8]江滨,王兴国,高原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111-115.

[9]吴新中.大众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75-77.

[10]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EB/OL].(2016-5-19)[2017-7-10].

作者:尹晓娇 冀丹娜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