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毕业的数量逐年增加,使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备受全社会关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剖析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紧迫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政策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生力量,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我国各个高校也对各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方面做了很大的转变和调整,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可以自主对未来进行规划、选择职业。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因受各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因此,如何在适应当前我国的国情的基础上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1.政府制定的就业政策不到位
根据国家的政策,我国各高校都在实施新生的扩招政策,再加上很多地方的高校发展了许多下属院校和分校,致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统计,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年年都处于增加的态势。2016年,毕业人数已达到765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了15万。而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高校大学生的人数却在逐年递减,造成原本想去这些单位谋职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因此,很多大学生就业时就直接选择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也要面临一些问题。因为民营企业在选拔和录用人才时,不注重学历,更多的是关注应聘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重视所用的人员能否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根本不会考虑录用没有实践能力的人。
2.高校教学模式老套
目前,虽然有许多高校已用开设实训课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效果不明显,有的只是搞搞形式,仍有很多高校只注重学习理论,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还有部分高校的管理不到位,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重视学习,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不仅没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学习和锻炼对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高校教学传统、老套的模式已严重不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无法满足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
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政府要想办法创造和开设更多创业、就业平台,解决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和调控工作,比如大力宣传西部志愿者计划,让高校毕业生了解和熟悉计划的内容以及相关的优惠待遇和政策,以缓解或降低“北上广深”以及东南部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从而达到最佳的人才配置;最后,政府对人才市场也要实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并要拓展招聘信息的通道和渠道,注意及时公布招聘信息。
2.改变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
现在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市场,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高校人才培训模式不够合理、先进,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高校一定要注意结合我国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可以去高校招聘自己的需要人才。高校也可以和相关的企事业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机制,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后,定期到相关的单位见习、实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可以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有关教育部门能够大力支持,就更有利于推动高校人才培训和输出计划的良好运行,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变。
3.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一个全面的规划、严重缺乏自主意识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在大三、大四时才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时就为时已晚,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非常盲目、被动,处于劣势。另外,还有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求期望值太高,而自身又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累积经验的阶段,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备的定位,并树立和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虚心向前辈学习,并不断更新知识、丰富技能。只有累积到足够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以后,才能对工作和岗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结语
目前,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遵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或者创业机会,一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程俊峰,李博仲,俞凯.当代中国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
[2]库小贝.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
作者:耿学刚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