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研究与策略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这就越发凸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若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势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进而波及到社会的稳定。可见,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众所周知,就业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关系密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显然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先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四个角度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后着眼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对策。
1经济学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与投入产出问题极为相似,之所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失衡。试想,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劳动力供给量大大增加,再加上劳动力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这样势必会出现劳动力数量上过剩,相应地劳动力的福利待遇就有所下降。这样一来,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会怀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而导致失业。另外就是大众化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和社会经济结构不相匹配,这样就容易出现时间或空间上的结构性失调,即结构性失业。这种现象导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一方面,现代社会新兴的技术行业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来投入工作,但事实情况是,这一行业的高技术人才却是不足和短缺的;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不能满足这一技术行业的需求,只能面临着就业难这一现实。这两方面情况是在现实中共存的。由此可见,经济学界将产业化理论引入高等教育这一领域,辩证地来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的。
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若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实际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
2.1结构性失衡。结构性失衡,是现实存在的,又是当前难以避免的。一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资源以及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久而久之,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就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发展快的地区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很大,相应地当地的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就会相对高一些、完善一些,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而那些发展较慢、条件有限的小型城市或不发达地区就会被冷落,就会出现人才紧缺的现象。二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社会发展速度加快,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大众教育却不能面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改革。三是众多高校之间无论是教学水平、硬件建设、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素质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下所培养出的人才也会存有素质和技术上的不同。
2.2政府调控力度不够。首先鉴于统招政策的实施,政府将“过度教育”引向市场,致使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出现了不协调;其次就是政府本身出台的就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关于人才就业的信息不全面,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解决就业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充分联系的问题,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及时就业。
2.3高校建设存有一定不足。高校的课程建设和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以后熟练应用于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普遍的,高校都存在重知识、重课本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本无可厚非,但一旦脱离了有效的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缺乏用武之地;另外,高校课程设置除了遵循本专业需求之外,没有让学生及时去搞社会调研,去充分了解当今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下市场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做出调整,努力突出专业课程“专”、专业教材“新”的特点,以更好地实践于现实,运用于社会。
2.4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存有很大的片面性。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体系,不能一味地崇尚高学历,尤其强调只招985、211,对普通高校的学生另眼相待。诚然,学历是考察学生的一方面,与此同时更应该去关注毕业生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此外,有的用人单位招聘时,还存有重男轻女的意识,同样条件,同样学历,却更加倾向于男学生。这些现实存在的招聘现象,势必抬高了大学生求职的门槛,同时有时也会错过优秀人才。
2.5高校毕业生自身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时还是出自自身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能正确的评估自己,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够,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怀揣雄心壮志,在对这个不满意、那个又不顺心的心理影响下,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二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只满足于完成学业,并没有很好地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又缺乏实践经验,仅凭“本本”知识,很难在岗位中立足,通常会和即得的工作失之交臂。
2.6受亲情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父母、亲戚甚至朋友都会献计献策,的确他们都是为大学生的将来考虑,但他们的思维有时候难免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这种传统观念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就业选择。这就致使许多大学生轻视工厂工作,家人托关系、找门路,帮助孩子去扣响机关单位的大门。孰不知,大学毕业生思想已经成熟,他们懂得自己的实力,内心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若家人一味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会增加他们选择就业的困惑和负担。
3大学生就业的改进对策
3.1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控。大学生就业是社会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大学生数量的多少、所学专业情况和市场需求,做好充分的了解,掌握最新、最科学的相关数据,来制定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完善就业信息,努力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建立全国通用的就业平台,以使求职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最新的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政策。与此同时也应为用人单位更多的招聘信息,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相互沟通的桥梁。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在合适的时间在各省、市召开人才招聘会,并出台相关权益保护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招聘信息的同时,保证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不受歧视,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梦。
3.2高校应当完善大学生教育评估体系。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评估体系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不能仅限于专业成绩,还应增加与就业相关的评估内容,从根本上去了解、衡量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只是在完善教育评估体系时,首先应基于当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并且相关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在顺应时展的同时要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其次,就业评估体系要在注重就业数量的同时,注重就业质量,要从就业环境、就业收入和个人满意程度方面去衡量,这样才能使考察数据更为详尽,更有说服力;再有就是高校还应根据市场情况对本校的教育体系进行修正,对一些同质的课程应做出及时地调整,适当增加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并做到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常联系,这样才能掌握一手的就业信息,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
3.3用人单位应作出革新。用人单位应对招聘观念、招聘标准和招聘程序做出及时地革新,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来制定,并且一定要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招聘到合适、优秀的人才,才能为新入职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使之更快地投入工作。
3.4高校毕业生应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最为忌讳的就是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要能正确审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抗压能力,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及时了解就业政策和方向,增强自己的合作意识,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总而言之,只有了解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这些原因的产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平台和环境。的确,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因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关乎到大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我们都应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其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早日实现职业理想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程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78~79.
[2]杜培朝,侯蔚蔚,柳菲,等.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时代教育,2012(1):30~31.
作者:东安然 单位: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