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谐社会下法律信仰的培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和谐社会下法律信仰的培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和谐社会下法律信仰的培育

一、大学生自身缺乏基本的法律观念

第一,大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较为浅显法律的知识,但对于什么是法律信仰以及怎样培养自己的法律信仰仍然是比较模糊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这就直接导致了在日常的生活其权利被侵害后却全然不知,更不用提拿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身权益。第二,大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对法律和法律的执行者的信任,存在消极的法律观念,大学生对能够实现秩序、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也表示怀疑,进而容易夸大社会不良风气对司法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思想深处藐视法律的作用,使其更为茫然的是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的这种思想直接决定着其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能否形成。第三,大学生其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法律意识、法律行为很不稳定。在校大学生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生理、心理上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反映比较强烈,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干扰。大学阶段,大学生常处于各种压力之下,精神状态也长期处于压抑之中,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释放其心理压力的手段和方法就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症状的发生,进而形成畸形的人格心理,严重的有可能步入犯罪的深渊。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威观念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在培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其法治人格精神,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权威观念。从事法律教学的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的教育理念,必须及时更新法律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度和法律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使法律权威的理念在大学生们的脑海中深深扎根。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咨询等情景式教学方法,在感观上对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使其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学习法律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将难于理解的、机械的法律条文灵活的运用到法律实践之中,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同感。

(二)改进高校法律教育教学模式1.继续深化法律信仰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将教学重点转向法治理念教育作为法律信仰教育的主干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法律实践性较强的自身特点,侧重以案说法,恰当地将实际生活中的与法律相关联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要将案例中的法学基本理论、法的价值和法的精神清晰的传授给学生,切记不能以全案例教学代替法律基本理论教学,否则,脱离理论的案例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将具体案例与法学理论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热情。在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过程中应制定系统而长远规划,尤其是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和法学选修课程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法的基本理论、法的理念和法的价值、法的体系、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的介绍和讲解,使其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进而形成完善的法律信仰教育体系,以此为大学生打下树立法律信仰坚实理论基础。2.对大学生加强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培养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同时宪法也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强化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势必也会增强大学生对其他法律法规的重视。而权利意识又是宪法意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对于权利意识是否敏感直接决定着法律信仰在其心中是否生成,相反,如果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权利意识,法律赋予国民的权利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不会转化为现实中的实际权利。以宪法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内核的社会关系是法律信仰教育中我们应积极倡导和确立的,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观念。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是另一个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法律信仰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其固有的教学模式,变单纯的教师灌输为师生互动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这样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到极致,教师还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能力对类似的法律事件进行说明和阐释。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应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讲思路,讲策略,除此还应再辅之一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在一些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的法律问题的分析上,教师完全可以采取与学生辩论、争论或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主动、更积极、更富有创造性,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提高法律信仰教育师资水平第一,加大对在职讲授法制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逐步具备专业的、系统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教师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各种法律相关技能的培训。例如,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有益的法律学术会议,会后教师要将最新的法律精神和立法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传授给其他教师和学生。第二,聘请资深的律师举办形式多样的法律讲座,向教师和学生讲解如何将法律法规与典型案例相结合,教师也能从中得出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提升教学理念。第三,加大师资队伍的优化力度。在法律信仰课程的授课安排上优先考虑长期接受法学专业教育,对法学理论有较深入研究的,且有丰富司法实践经历的教师担任法律信仰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能灵活自如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法律相关问题,突破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为具体、生动,更为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其切身的感受到法律与其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本文来自于《法制与社会》杂志。《法制与社会》杂志简介详见)

(四)建设法律信仰教育网站、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监管网络对于多数人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在校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高校应利用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这种吸引力,加强法律信仰教育网站的建设力度和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使法律信仰教育与网络能够有机地结合,以动画和三维等形式来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将课堂上的法律信仰教育延伸至网络之上,使学生课上和课下都能学习到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网上论坛、网络聊天室、网上法律讲座、咨询热线等新的途径,在网上与大学生就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和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使大学生能够立体的全方位的接受法律信仰教育,使相对比较枯燥的法律信仰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与此同时高校还应成立网络管理的专门机构,对网络传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作者:季连帅何颖单位:哈尔滨学院政法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