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和谐社会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积极推进改革才能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本文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教学环境的和谐度、考核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1]。高校思政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课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和理念贯穿到思政课教学中,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广大思政课教师做了很多努力。但课堂往往还是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抽象空洞,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调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实效。
1.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有趣的图文、影像、声音素材,实现图文并茂、视听合一的效果,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特点,在课堂讨论、问题情境设置等环节中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讲授《概论》“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这一内容时,我们考虑到如果单凭教师纯理论讲解难免会因缺乏感染力,而很难引起学生共鸣。于是笔者在教学中选取了纪实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纪实》“我国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片段,并根据教学需要将其裁剪成“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个视频片段。讲授时,先逐一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再逐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遵循了哪些原则和方针,采取了哪些步骤?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哪些步骤和方针?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法?采取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哪些?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有哪些历史经验?其意义何在?通过播放跨越时空、生动直观的视频影像资料,一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兴趣被激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学生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1.2让红色经典影片、纪录片进课堂,净化学生心灵。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我们根据教学需要,精选了一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红色经典影片、记录片,如《我们走在大路上》《伟大的抗美援朝》《复兴之路》《伟大历程》等,纳入教学计划,搬进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送上精神大餐。如,在讲授完《概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一章后,就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打铁必须自身硬》,并组织学生谈观后感,写体会。通过真实、直观的史料,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了“打铁必须自身硬”必须“硬”在信念坚定、风清气正、本领过硬、敢于担当,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了解我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决心,从而更加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了教学实效。
2以学生为本关注差异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大学生在知识结构、逻辑思维、吸纳知识能力及生存和发展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对人生、学习、生活、社会有各自不同的体验和选择趋向。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注重研究,同时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差异,把普遍教育同个性教育结合,努力使思政课的学习成为所有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政教育目标变成所有大学生自觉自主的行动,把思政工作真正做到所有大学生心里,最大限度提高广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共同理想信念,为社会和谐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情感渗透提高思政课教学环境的和谐度
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世界观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2]。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之大学生群体中逆反心理的存在和思政教学中有些关系没处理好,可能还会激发大学生的反感情绪,达不到思政教育理想的目的。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3.1通过关怀促管理,营造和谐教学环境。教学中,我们始终以学生为轴心,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理解、接纳学生,满腔热情关爱体贴和帮助学生,把课堂纪律建立在道德精神基础上,使课堂纪律与大学生应遵循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致,让学生自觉自愿接受课堂管理。
3.2通过教师介绍自身经验拉近师生间距离。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一些重大和实际问题时结合自身经历,把自己真实而深切的体会与学生分享,不但可增加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可加深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接受教师传播的理论,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3.3通过民主平等的交流讨论让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通过双向互动、平等民主的交流讨论,让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存在的困惑。在双向互动交流中,教师认真倾听、深入思考,适时引导,清楚明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有理有据地解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让学生感到教师值得信赖。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内容,更加贴切地联系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潜移默化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春风化雨影响学生的思想,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目的。
4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及内容提高思政课考核的科学性
传统的思政课考核,在内容上重理论轻能力,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方法上“千人一卷”,将试卷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客观上既束缚了教师手脚,也禁锢了学生心灵,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对传统的考核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4.1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情况的考核。教材内容是我们传授文化知识,教书育人的依据,思政课教学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对这一方面的考核,我们在试题设计和成绩评定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打破了教师包办一切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参与出题与阅卷,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赋予了考试以训练的价值,使考核不仅成为检查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的手段,而且还是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训练的形式。
4.2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传统的思政课考核忽视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我们国家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把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品德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途径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把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纳入了考核范围。对这一方面的考核,我们主要通过以教材知识为考核依据,联系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和专业实际出题,采用学生讨论发言与撰写小论文的方式进行。如,在考查学生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掌握程度时,我们专门安排了一堂2学时的讨论课。题目是“你怎样认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教师先安排全班讨论,然后分组讨论,而后各小组代表发言,课后每个学生写一篇小论文。
4.3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量化考核。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还应塑造学生心灵,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思政理论转化为行动,绝不能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从到课率、为人处世等方面将学生行为规范分为若干项,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辅导员和任课老师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让学生在考核中发现自身不足,也看到自己的长处,明确努力目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06-10-12(01).
[2]徐玉芳.新时期高校的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刍议[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2):56.
作者:仉慧卿 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