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一、拓展课程教学路径,扩大自主学习空间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关系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过程与质量。目前国内许多相关高等院校往往是“教”为中心的教师主导型教育模式,很大层面上体现着“传道、授业、解惑”灌输式痕迹,这固然蕴涵智慧的光芒与许多有益的东西,但在21世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大环境里,其弊端也愈加突显:学生沉浸于被动接受中,缺乏主动性用心、用脑积极心态;“教”与“学”系线性的单角链关系,挤压师生互动、学生思辨的动力源;易于养成“盲从、从众”性心理定势,弱化批判性思维、变异性思维的创新因子。基于此,拓展课程教学路径,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体系,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尤为重要。立足人才成长规律审视,特定个体的“知识系统”“能力结构”“综合素质”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一定时间段日积月累“自我思辨”“自我取舍”和“自我组合”,是一部传承、反思、完善、创新的集合史诗。“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依据,经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既能适应现实生活世界,也能适应可能变迁的生活世界,其最根本的意义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这一崭新的学习境况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主要定位在引领、调度、组织、评判、参与、共享之角色;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踊跃参加、激情探究、勤勉动手情形里。学生在课堂中具有主体地位,教师不必将所有知识要点都一一罗列在PPT上,更不宜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紧扣课程教学体系,围绕专业设计关联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社会热点、难点,以设问形式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由辩论,再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评析,在此,教师职责不是单纯的讲授,而是掌控教学进程、矫正思考偏差、化解心中疑惑的舵手。合理安排时间段,将问题交予学生处理,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区、深入企事业单位走访调查,把获取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归类、分析、研判、组合,可设计成纸质论文或图文并茂的PPT形式,回到课堂进行讲解,这样做不但自身的多方面知识得以充实与提升,还能够辐射到周边同学和任课教师,达到教学相长、信息共享之功效。依靠主动思考、讨论、调查、诠释所获得的知识总是难以忘怀的,有利于增强专业能力(计算能力、编程能力、写作能力、调研能力等)、方法能力(自学能力、决策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公共关系能力、责任意识等)。

二、自身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大学的灵魂,高等院校教学质量高低、出炉人才优劣,与任课教师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名师出高徒早已打上众人信服的铁律标识。综合看,国内高校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可划分三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985类高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主要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南京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代表的211类高校教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理论素养的同时,突出强化学生实地操作技能,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政策研究部门为就业导向;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代表的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贯通,具备以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一线工作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企事业单位、社区、政府职能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某种意义上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国内的开设是市场经济助推的结果,系新兴学科,与发达国家相比,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有限,师资队伍呈现如下特点:副高职称以上科班出身比重较小,相当部分是半路出家从其它专业转化而来;近年来大量引进的博士、硕士年龄偏低、职称偏低、缺乏社会历练,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有待提高;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及年富力强的学术骨干数量匮乏,“引擎”效力不足;年龄机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技能全面的学术结构尚未铺开,许多高校对本专业一些急需课程(如社会保险精算、信息工程等),严重缺乏师资。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既便是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也绝非单纯的“书斋”空间所致,直面市场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深入厂矿社区收获社情民情,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这些都离不开现实经济社会生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师资及科研人员应该具有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财政学、公共政策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背景,并适应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逐步打造实力雄厚、理论功底与实务操作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显得十分迫切而必需。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可将高校自身培养与外部引进有机结合起来。

1.培养专职教师多头并进。

高等院校选拔、培养专职教师应多管齐下,一是立足于老带新、传帮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并注重学术后备人选的遴选、任用与激励;二是可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学府、研究机构进修充电;三是借助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这些“事务平台”,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挂职锻炼、实践历练;四是可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外高校、研究机构或知名企业“取经”研修。

2.引进兼职教师不拘一格。

高等院校物色、聘用兼职教师应侧重于实力考量,精英藏民间,经年累月摸爬滚打中,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民间团体里,总会产生出一批又一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他(她)们实务操作精湛,处理问题得心应手,是助推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绝好社会资源。可有计划、有步骤地聘用相对数量的职场实力派担纲兼职教师,以专题讲座、实务操作示范、实地观摩流程解说、实习基地导师等形式弥补师资队伍之弱项。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植未来职业素养

劳资关系与社会保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打上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应用性烙印。因此,实践教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显得十分重要。高等院校欲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将理论课转变成实践性明显的能力导向课程势在必行,不能再重复只教不练的假把式。“教”常常是专业学习的起点,以基本原理讲授、知识点把握来启迪人的智慧,仅仅停留在分析问题的层面上;“练”是专业设计的“操作式”进程,以学中干、干中学来增进对具体事务的体验性,已步入解决问题之境地;“教”与“练”有机结合,互为贯通,素质教育方能落到实处。

1.划分课程模块,边学边练。

专业主干课,如《社会保障学》,可将内容分成社会保障概述、失业保障、养老保障、社会救助机制、医疗保障、残疾人保障、妇女儿童保障、老年人保障等模块,模块理论讲授与课程体验同步进行,有计划带领学生到相关机构、组织(人社局、养老院、福利院、社会救助站、妇联、残联、康复中心等)以志愿者、义工、实习生身份,体味相关法律法规精髓,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2.注重实验室建设,促使知识内化。

根据课程体系总体规划,建立涵盖社保基金流程、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等相关操作软件,进行仿真任务模拟演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项目情境中,运用业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予以操作,借助特定的问题境况,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提升专业技能。

毕业实习是高等院校必备教程,鉴于大学生就业难及就业紧迫性而显得急促、短暂。高校可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互惠互利、相互合作的长效机制,师生共同承担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政策研究、中长期规划课题,学生可扮作实地调查、数据计算、学术讨论、资料组合等角色,于参与中体验政府制定政策的适应性、可检验性与可修定性,感受企业劳资冲突的实质,锤炼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寒暑假或每学期专门辟出时间段统筹安排学生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乡(镇)、村以及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担任全职岗位,将吸纳的书本上专业知识、实验室模拟操作的领悟与具体的、实际的岗位要求相对接,构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成长通道,培植未来职业素养。

作者:孙富安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